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44节

  殿中群臣微微一愣,但他们瞬间他们就明白了,皇帝召柴哲威前赴幽州行宫面圣,那岂不是说皇帝还要在幽州好多天。

  “是!”岑文本拱手,道:“陛下在幽州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准备,另外,齐州的事情也需要处理妥当,陛下才会回京。”

  “好吧!”李承乾点点头。

  在齐州,在刘德威和李勣还没有率兵到达齐州之前,李佑已经失去了对齐州的控制,之后,齐州兵曹杜行敏直接率人包围了齐王府,抓住了李佑。

  齐州之乱大局已定,剩下的就是清剿残匪,彻底平定地方了。

  皇帝更多的心思,是放在了幽州,营州,甚至是辽东高丽方面。

  长安李泰的动乱,并没有影响皇帝征伐高句丽的脚步。

  甚至于连他的心情都没有影响多少。

  毕竟不管是谋逆,还是巫蛊事,全部都被李承乾给全部按了下去,整个长安依旧在有条不紊的为着皇帝东巡做准备。

  一切,一切都不一样了。

  前世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皇帝东征的脚步被整整延迟了一年。

  当年,的确有李承乾的事情,导致天下一时混乱,但更多的,还是因为皇帝新立的太子李治,不够威服天下人心。

  那个时候,他等了一年,才敢放心北伐。

  但是如今一切都不同了。

  李承乾没有被废,朝野的一切还是按照既定的方向继续运转。

  李泰虽然谋反,但说到底,他不过是次子罢了。

  甚至于看皇帝直接任魏王长史刘孝孙为相州刺史,就知道,刘孝孙这个魏王长史,一直以来都是皇帝的人。

  李承乾心中已然彻底的平静了下来。

  如果不出意外,皇帝会在今年十一月出兵,前往营州,然后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直接进兵高句丽,这便是皇帝的打算。

  也就是说,皇帝现在在幽州不回,那么他回到洛阳,恐怕得到六月了,到了长安也就是七月了。

  皇帝今年,最多只会在长安再待三个月,剩下,长安就全是他李承乾的了。

  李承乾抬头,目光温和的问道:“岑相这一回回长安,是留下,还是……”

  “三日之后,臣会启程前往幽州。”岑文本点头拱手。

  “嗯!”李承乾点点头,问道:“父皇在幽州身体还好吧……”

  “陛下身体康健……”

  ……

  武德殿殿中,李承乾目光平静的看向殿外。

  两侧张玄素,马周,来恒,萧钧等人,各自跽坐。

  收回心神,李承乾问道:“岑相现在在哪儿?”

  “回殿下!”长孙祥从左侧后站出,拱手道:“岑相刚刚去了侯府,对侯知仪宣旨,陛下虽然除了陈国公的国公,但还是授了侯知仪为淮阳伯。”

  “这是他那日反正的功劳。”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如此一来,孤也算是没有负他,父皇也算是对得起陈国公这几十年为大唐东征西讨的功劳了。”

  张玄素,马周,来恒,萧钧等人同时点头。

  李承乾平静的笑笑,其实他心中清楚,皇帝为的,从来就不是侯君集,而是对这个军中将领。

  授了侯知仪一个淮阳伯,能够收拢因为侯君集、张亮等人因此而散乱的军心,足够划算。

  “好了,事情已定,这些事情便不必商讨了。”李承乾摆摆手,然后说道:“如今房相回任尚书左仆射,舅翁回任尚书右仆射,朝中政事会立刻重新步入稳定,诸卿要继续用心政事,如今已经入夏,农田浇水异常重要,还有工部的军械打造……”

  房玄龄任尚书左仆射,高士廉回任尚书右仆射,朝中局面重新稳定,李承乾这个监国太子自然也要发挥他的作用。

  甚至现在这个时候,正是李承乾这个太子发挥作用的最关键时刻。

  李泰已经倒下,李治还没有被扶起,皇帝又不在长安,正是李承乾加深长安人心的最佳时刻。

  他是太子,是大唐唯一的太子。

  李泰谋反更加深刻的让人们认知到这一点。

  如今正是李承乾积极处理朝政,展现自己贤明的最佳时刻。

  整个东宫都要为此积极的动作起来。

  就在李承乾刚刚布置完毕时,太子通事舍人高真行站在殿外,拱手道:“殿下,房相请见!”

  “哦!”李承乾抬头,诧异的看了高真行一眼,随即看向众人道:“诸卿都去忙吧。”

  “喏!”众人起身,然后齐齐拱手,这才转身离开。

  “去请房相。”李承乾微微抬头,看着高真行出门,他心中有些不解,房玄龄来做什么?

  ……

  一身紫袍的房玄龄走入殿中,看着站在主榻前的李承乾拱手道:“臣房玄龄,参见太子殿下。”

  “房相平身,房相请坐!”李承乾点头,然后问道:“房相此来?”

  “岑相已经去过申国公府,又去了侯府,巴陵公主府和平阳公主府,刚刚又去了将作监,大理寺,现在应该是在千牛狱,过会儿岑相应该会去见魏王。”稍微停顿,房玄龄看向李承乾,道:“殿下,如今虽诸事平定,但那日之事臣还有些疑虑。”

  “有何疑虑,房相但讲无妨!”李承乾有些诧异的看向房玄龄。

  “是侯君集的事。”房玄龄面色凝重,沉吟着说道:“殿下,臣对侯君集也算有所了解,那日之事,虽是殿下算无遗策,将魏王和侯君集,张亮的所有一切都尽可能算计,但臣还是觉得有些不对。”

  “何处不对?”

  “以臣对侯君集的了解,他之行事,必定留有后手,但是那日之下,他的后手不过是一个可笑的手弩。”房玄龄看向李承乾的蟒袍,低头道:“臣看,恐怕那弩弓,连殿下身上的藤甲都射不穿吗?”

  李承乾平静了下来,他现在每日出门,身上都穿着藤甲,一方面是因为腿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安全考虑。

  那日在朱雀门上更是如此。

  要知道万军之中,一支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长箭就会要了他的命。

  李承乾缓缓点头,说道:“房相所言有理。”

  回到侯君集身上,李承乾也觉得有些不对,侯君集前前后后也不过是动用了三千士卒而已。

  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这三千人不过刚够他拿下东宫,然而一旦有什么地方不顺利,就比如值守延喜门的李安俨。

  延喜门可就在东宫之侧,侯君集要对东宫动手,即便是他以巫蛊之事胁迫,李大亮他们都不会对东宫动手的。

  再加上李安俨的左监门卫,这样侯君集的人手就不够了。

  “可惜侯君集已经死了,这些事情,想要清查也难了。”房玄龄不由得轻叹一声。

  “青雀,还有张亮,他们也不知晓吗?”李承乾忍不住的问道。

  房玄龄微微摇头,说道:“张亮是必然不知,但魏王,如今魏王说什么,恐怕也会被别人当做妄语。”

  妄语?

  李承乾心里一动,难道房玄龄今日来,是为了房遗爱的事情。

  “对了,殿下。”房玄龄抬头,说道:“殿下,臣还有一事不解,江南张氏,他们和张亮同为留后后人,魏王又借助他们的手,将巫蛊送进了东宫,那么张家对于魏王谋逆之事真的一无所知吗?”

  李承乾突然笑了,他算是彻底看清楚房玄龄来这里的目的了。

  他在担心皇帝疑心房遗爱,疑心他。

第239章 晋王妃的人选,王皇后和武则天

  武德殿中,李承乾的神色严肃了起来。

  这一次李泰谋逆,房遗爱虽然被杜荷堵在了子午关,但他终究是只差一步,就能够返回长安。

  那个时候,一切就不一样了。

  自然,皇帝现在不会怎么在意,但谁知道皇帝的心里是不是已经埋下了种子。

  不用谁知道,李承乾肯定,李世民虽然确认房玄龄不会背叛他,但对于这种事,他的心中已经开始戒备了。

  不然高士廉也不会重任尚书右仆射。

  前世的时候也是这样。

  就是在提防他。

  而在后期李治登基之后,房遗爱更是因为谋逆被诛,关键还有高阳公主。

  现在的高阳可还没有遇到辩机呢?

  房玄龄多谋,多谋自然多疑。

  他已经想到了皇帝开始对他心中有了怀疑,所以才来拉李承乾下水。

  因为在李泰谋逆的这件事情当中,李承乾也不干净,他有明知李泰在行巫蛊事,李泰在谋逆,但却刻意纵容的嫌疑。

  ……

  看着房玄龄,李承乾平静的开口道:“房相,张家的事情,大理寺询问,他们是怎么说的?”

  “张家说他们一概不知。”房玄龄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说道:“他们说,是魏王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将那巫蛊送入到东宫之中的。”

  “那么青雀怎么说?”李承乾微微抬头。

  “魏王没有开口。”房玄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李泰如今似乎一心的在扮演疯癫,对再度拉李承乾下水似乎已经不感兴趣。

首节 上一节 244/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