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53节

  剩下的,该怎么查,会查到哪里,就都是百骑司的事情了。

  不要小看百骑司,皇帝通过他们究竟掌握了多少,李承乾也没有把握。

  所以,他才要撤出来。

  百骑司只有自己调查出来的东西,皇帝才会相信。

  若是因为他的过度介入,让皇帝怀疑百骑司调查出来的关于柴令武的情报有假,那李承乾做了这么多,就都白做了。

  柴令武能从这件事中脱身几分,就看他自己的运气了。

  不过他终究是柴绍和平阳公主的儿子,一棒子打死他很难,所以只能一步步的将他往绝望的路上逼。

  柴令武,李泰。

  一步步的都踏上绝望之路。

  李承乾思绪幽幽的飘了起来。

  ……

  “若是能从柴令武的身上牵连到苏干,那么今夜,妾身便可以找姑母来谈谈旖娘的事了。”

  苏淑彻底的松了口气,然后抬头看向李承乾,:“姑母好像也有意在拉近和东宫的关系,那日妾身不过是提了一句,让旖娘来东宫住几天,避避外面的风雨,姑母竟然就直接答应了。”

  苏旖如今住进了宜夏宫,李象,李厥和安康公主如今住在里面。

  苏旖在东宫散心的同时,也顺带照顾他们仨。

  如今的东宫,太子良悌郑霜儿住在宜秋宫,太子良悌魏薇住在宜冬宫。

  苏淑身为太子妃,住在宜春宫。

  “脚踩两只船罢了。”李承乾抬起头,看向上方,平静的说道:“大唐的宗室,不管是亲王郡王,还是公主郡主,看到机会的时候,都攀附的很快,而看到危机的时候,同样也躲的很快,毕竟玄武门的例子已经摆在了那里。”

  玄武门事变,虽然史书上死的只有李建成和李元吉,但在史书没有记载的角落里,不知道多少宗室死无葬身之地。

  “殿下,你说姑母会不会已经察觉是东宫在做手脚?”苏淑突然间又担忧了起来。

  “现在知道怕了。”李承乾低头,捏了捏苏淑的鼻子,然后才摇头说道:“不用担心,就算姑母发现了,也不会多说什么,而且你做的也很巧妙。”

  “嗯!”苏淑在李承乾的怀里往上靠了靠,然后才略微有些得意的说道:“妾身不过是请几个小姐妹在家里,在他们那些纨绔的兄长,或者夫君面前念叨上几句罢了。”

  “男人啊,总是避免不了攀比之心。”李承乾感慨的笑笑,苏淑不过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尽可能去做,最后没想到,竟然有了出乎意外的结果。

  “嗯!”苏淑柔柔的应了一声。

  “父皇曾经隐晦的提过,只要孤和青雀的争斗,在合理的范围内,父皇就不会在意。”李承乾看向苏淑,轻声说道:“爱妃的动作,恰好就在合理范围之内,没有人死,也没人受伤,父皇不会管的,父皇不管,姑母也就不用在意了。”

  “反正他们一开始就对我们不好。”苏淑说着,脸上带出了一丝怨恨。

  她嫁给了太子,嫡亲的伯父却帮着魏王来夺位。

  他难道就没有想到,一旦太子被废,苏淑,还有她的儿子女儿,就都会堕入尘埃。

  既然他不体恤伯侄之情,那么也就别怪苏淑进行算计了。

  李承乾笑笑,他是后来才知道苏淑的计划的,恰好和自己一些手段相吻合,这才相互配合。

  “你想要让苏旖嫁入东宫,恐怕不容易,毕竟东宫太子良悌只有两个位置,如今都已经被占据,旖娘若是嫁入东宫,便也只有四品的太子良媛,姑母或许会用来虚以委蛇,但真正的答应并不容易。”李承乾低头开始沉吟起来。

  太子妃是超品。

  太子良悌是正三品,两人。

  太子良媛是正四品,六人,地位低的多。

  “但也总好过嫁给韦氏子。”苏淑并不是很在意,她对于这件事情有足够的把握。

  韦氏子虽然是酒后胡言,但说实话,未必就没有几分心中真实所想。

  有了那句话摆在那里,苏旖不管是嫁入哪家人家,她的处境都不可能好过。

  只有东宫,有最疼爱她的堂姐。

  “话是这么说,但还是需要多做些准备,孤这里有一招杀手锏,便送于爱妃。”李承乾在苏淑惊讶的目光从床榻起身,然后走到了一旁的桌前,从上面取出一册《括地志》,然后又走了回来。

  “这是伯父送给福昌儿做百日礼的。”苏淑从床榻上坐了起来,有些不解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在旁边坐下,然后打开《括地志》,指着上面李泰和苏勖的名字,说道:“这本典籍,是姑丈的毕生心血,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却要让青雀的名字在他之上,但是若是……”

  李承乾伸手,直接将李泰的名字给遮住。

  整本书只剩下苏勖的名字。

  ……

  苏淑难以置信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笑笑,说道:“孤原本是打算用来和姑丈言说的时候,劝解他的,但现在看来,还是找姑母的好,姑母或许不会那么在意苏旖,在意苏干,但她一定会在意姑丈的。”

  苏勖说到底,还是李泰的魏王司马,到了关键时刻,他究竟会选择帮李泰,还是袖手旁观,这很不好说。

  李承乾说服他的把握并不大,但这一手若是用在南昌公主身上,却一定有奇效。

  “是的,有了姑母心向我们,那么说不定伯父,还有魏王府的一切动静,就都在我们的掌握当中了。”苏淑抬头,看向李承乾,沉吟道:“不过如此一来,旖娘嫁入东宫,就不那么着急了。”

  “不。”李承乾打断苏淑,摆手道:“魏王府的动静,不在青雀身上,而是柴令武身上,姑丈在上呈《括地志》之后,就会调离魏王府,日后魏王府的事情,他知道的不会太多的,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彻底切断青雀和姑丈的关系,这样,魏王府的那些文人,也会离心离德的。”

  编修《括地志》的文人,虽然是在魏王府麾下,但实际上,他们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用《括地志》来增加名声。

  更准确的讲,他们是冲着苏勖来的。

  若是李泰能成为下任太子,甚至继位,自然更好。

  若是不能,他们也会飞快地切断和李泰的一切关系。

  “一旦伯父离开,他们也会离开的。”苏淑点点头,说道:“若是旖娘嫁入东宫,他们也会心向东宫,而魏王能用的人手会越来越少。”

  “这是阳谋!”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将苏淑搂在了怀里。

  实际上,李承乾还有一句话没说。

  从杜楚客,房遗爱,到柴令武,到苏勖,李承乾都在一步步的剥离李泰身边的力量,最后一步步的将他往绝望的边缘推。

  到了那个时候,李泰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他会孤注一掷的选择搏一把。

  而在他的面前,已经有一个搏一把彻底成功的人。

  这个人,就是当今的皇帝。

  ……

  通训门下,步辇缓缓的通过。

  自从新年正旦,李承乾从通训门至甘露殿侯驾,跟着皇帝一起上朝之后,他每一次上朝都被允许从通训门而过。

  今日也是一样。

  李承乾神色逐渐的收敛。

  他摸了摸自己放在袖子里的奏本,眼神冷厉起来。

  柴令武,这个至始至终都在为青雀谋划的人。

  今日,他们要好好的交交手了。

第157章 启奏陛下,臣弹劾太子

  两仪殿中,朝中所有五品以上官员,全部持笏躬身。

  内侍省典仪高呼的声音从东厢房门口传来:“陛下驾到!”

  李世民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头戴黑色翼善冠,平静的走入殿中。

  他的身后跟着李承乾。

  只有李承乾,没有李泰,也没有李治。

  这种局面已经好几次了,群臣也已经习惯。

  皇帝在御榻之上坐下,李承乾站在丹陛三阶之上,然后躬身垂首。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群臣齐齐持笏躬身,参见皇帝。

  “众卿平身吧。”李世民坐在御榻之上,不是很在意的抬手。

  “多谢陛下!”

  ……

  皇帝坐在御榻上,目光扫过神色平静的李承乾,然后看向群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杨师道,终究缺了魏征。

  李世民轻轻抬手,内侍省典仪立刻上前道:“有本启禀,无本退朝。”

  “启奏陛下!”长孙无忌率先走了出来,举着一本奏章拱手道:“陛下,科举之事,吏部已经已经准备妥当,诸考题列册,请陛下于列挑选。”

  科举初试,为吏部试。

  诸考题由吏部所出,吏部将考题统一写入一本奏本当中,最后由皇帝挑选那一题作为科考的用题。

  奏本当中的科考题目,林林种种有数百道之多。

  皇帝当然不可能一道道的看完。

  实际上吏部也是将其中的一些题目整合,成为一份份考卷。

首节 上一节 153/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