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15节
“是!”长孙无忌稍微松了一口气。
“好了,说正事吧。”李世民的脸色凝重起来,然后说道:“这一仗过后,薛延陀式微,几年之内不会对大唐构成威胁,现在就需要为调动各族兵力征伐高句丽做准备。”
大唐出兵高句丽,所需要调动的,不仅仅是大唐内部的士卒,吐谷浑,党项,突厥,契丹,仆骨,回纥,靺鞨,还有薛延陀的兵力。
大唐出兵十万,那么其他各族起码都要出兵五千到一万,尤其是突厥骑兵,可能还要更多。
所以各族兵力抽调,如何抽调,这些都是需要谨慎处理的事情。
“臣知道了。”长孙无忌点点头,他回去会先做一个预案,然后提交皇帝。
“另外,就是河北道的那些事情了。”皇帝起身,摆摆手说道:“你回去吧,无忌,处理外面的事情,朕也需要回宫,处理宫里的事情。”
“喏!”
……
洛阳,魏王府。
书房
李泰看着手里的书信,“砰”的一声按在了桌案上,低着头,他的眼中闪过一抹血丝。
随即,李泰抬起头,呼吸沉重的看向眼前的柴令武,说道:“表兄,太子的腿,经过孙真人诊断,可以完全复原。”
“哦!”柴令武平静的看向李泰,摇摇头,说道:“殿下,镇静,太子的事情,伤势能够痊愈是好事,这是应该恭贺的事情。”
李泰惊讶的看着柴令武,他不敢相信,这种话是柴令武说出来的。
柴令武轻轻笑笑,说道:“臣曾经看过太医令谢季卿拿到的医案,太子的腿,即便是重新治疗,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康复……所以我们应该提醒太子殿下,小心别再出意外。”
李泰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第123章 举告太子谋反,如何
东宫,承恩门。
李承乾从承恩门下走出,看着十几个进入东宫的陌生内侍和侍女,他皱眉看向李安俨,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将萧美人和崔才人打入了冷宫。”李安俨对着李承乾拱手,说道:“两位嫔妃身边的宫人,一半送到了东宫,一半送到魏王府。”
“这是父皇的意思?”李承乾的眉头狠狠的皱了起来,目光看向那些人,神色凝重。
“内侍张监亲自送过来的。”李安俨看了一眼宫门方向,随即轻轻摇头道:“殿下,此事已定。”
“好吧。”李承乾沉重的呼吸压了回去,说道:“控制一下,这些人,不要让他们随意接近郡主。”
“喏!”李安俨拱手,不过他的心里有些奇怪,为什么太子不提太子妃和太子良悌,还有两个皇孙呢。
李承乾突然笑了,然后说道:“安俨,你猜青雀能不能看透这里面的玄机?”
“魏王或许不行,但柴公子应该可以。”李安俨面色凝重的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这一年以来,魏王府对外的秘事,都是柴公子在做的。”
柴令武,柴绍的儿子,柴哲威的弟弟。
柴令武虽然远不如柴哲威,但也着实不差。
“不用管。”李承乾看向李安俨,平静说道:“将我们在宫外的人藏好,平时联系的时候小心一些,我们的人被父皇发现了不算什么,但是被青雀他们发现了,那是要出事情的。”
“是!”李安俨认真点头。
太子监国的这大半年时间,李承乾和李安俨重新在长安构建了自己的隐秘情报网络。
尤其是在薛延陀从北面杀过来的时候,内外人力调动频繁,李承乾和李安俨做的手脚,一般人根本就察觉不到。
“另外,他们既然是从宫里出来的,那么就去查一查吧。”李承乾眼神一冷,轻轻冷哼道:“查一查萧美人和崔才人平常都和外面的什么人有联系,那些不起眼的,但是他们到了,萧美人和崔才人却又非常高兴的那些人。”
“臣明白了。”李安俨用力的点头。
萧美人和崔才人,与宫外必然有联系,但是这样的联系不少,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能让他们真正开心,还需要避开人的视线的,当然只有一种人,做隐私生意的人。
如今只需要逆着这条线调查,那么藏在背后的那些人,就被更进一步的曝光出来。
……
腊月十九,魏王回京。
坐在书房里,听着外面王妃在指着打扫一切的声音,李泰忍不住的笑了笑。
就在这个时候,柴令武才从外面走出,对着李泰拱手道:“见过殿下。”
“表兄坐。”李泰收回目光,然后看向柴令武道:“东宫最近如何?”
“自从陛下回朝之后,太子就安静许多,听说很多时候,都是在陪着安康郡主一起玩耍,甚至就连政事都荒废许多。”柴令武神色郑重的拱手。
“嗯?”李泰看着柴令武凝重的模样,皱眉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柴令武点点头,说道:“安康郡主是陛下唯一的孙女,陛下刚刚见面,就赐封郡主,可见所爱之重……尤其城阳公主和高阳公主刚出嫁,宫里剩下的公主已经不多,得陛下喜爱的就更少了。对太子,陛下可能爱屋及乌。”
李泰的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
“这是其一。”柴令武继续认真分析,说道:“其二,东宫所有财用历来都是有数的,太子的很多事情,都能够通过财用来推断出来,但是安康公主被赐封食邑八百户,都是实封,上好的良田,每年起码能有上千贯,这些钱被太子随意支配,会怎样做,很不好说。”
“一千贯,钱不多的。”李泰勉强的笑笑,但是他的拳头却已经死死的攥紧。
其实他们都知道,不管是东宫还是魏王府,都并不缺钱,他们缺的是那种可以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随意使用的现钱。
这部分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安康公主才三个月大,这笔钱太子随意支用,也不会有人过问的。
一千贯钱,以东宫的力量放大出来,不知道能做多少事情。
“其三。”柴令武微微低头,说道:“如今陛下回到长安,太子重归东宫,照料女儿,之前监国之权全部放弃,果决坦然,没有丝毫留恋,这种态度,怕是陛下会很喜欢。”
柴令武每说一句,李泰的脸色就阴沉一分,到最后,脸沉的跟黑水似的。
许久之后,他才抬头道:“之前说的那件事情如何?”
“太子的病情,详情知道的人很少,东宫那边有人稍微细问两句,都被盯上,太医院那边,自从谢季卿死了之后,孙真人就不理其他人了。”柴令武忍不住的摇摇头。
谢季卿之死,虽然能够看的出来是东宫在背后做局,但动手的全都是魏王府的人,还被抓了现行,孙思邈那边魏王府已经得罪死了。
“那也得想办法。”李泰盯着柴令武,说道:“虽然时间还有很多,但机会却很少。”
“臣明白。”柴令武认真的点头。
李泰稍微松了口气,说道:“皇兄这半年所做所行,父皇赞赏颇多,若是持续下去,怕是对本王极为不利。”
“臣倒是有个想法。”柴令武略微沉吟,说道:“殿下可还记得李德謇?”
“他不是因功升任夏州长史了吗?”李泰皱眉看向柴令武。
“他奔袭阴山以北三百里,恰好碰上绕路而逃的薛延陀真珠可汗的长子大度设,然后直接斩了他的首级。”稍微停顿,柴令武看向李泰,说道:“臣听说,薛延陀真珠可汗的使者已经入了长城,几天后就能抵达长安。”
“什么意思?”李泰看向柴令武,皱眉说道:“你想要用薛延陀来压迫父皇?”
“当然不是。”柴令武笑笑,说道:“薛延陀若是再来,军中的儿郎们,哪里还会嫌军功不够,臣是在想其他……殿下可还记得卫国公当年被弹劾之事?”
“高甑生,谋反?”李泰顿时就想到了高甑生弹劾李靖有谋反之心一事。
如果今日弹劾李德謇谋反,而李德謇又是东宫的属官,而且还是李靖的长子。
这不,一顶谋反的帽子立刻就能够扣到太子的头上。
想到这里,李泰的呼吸顿时就沉重了起来。
“殿下说到哪里去了。”柴令武摇摇头,说道:“举告谋反这种手段,不能轻易用,一旦用出来,最好一次就致人死命,不然容易反噬到自己……殿下看当年的高甑生,举告卫国公谋反不成,最后反而是他自己被流放不见踪影。”
李泰轻轻点头,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太子谋反几个字,他就有些心痒。
柴令武看了李泰一眼,心中再度摇头。
谋反这种手段,哪怕是诬告,也是能够对东宫造成影响的。
如是来上两三次,那么东宫就算是不被废,也必然会声名狼藉。
但这种手段一旦用出来,那立刻就是鱼死网破,以太子的敏锐,立刻就会明白,魏王府是要让彻底让他死。
双方之间最直接剧烈的冲突就会爆发。
这种事情的最后结果,不管是东宫败,还是魏王死,两者都不会好。
而且很容易让第三方逮了便宜。
或者可能是晋王,也可能是吴王。
最重要的是皇帝,皇帝现在可不想看到两个儿子走到鱼死网破的地步。
就算是要做什么,也需要找个皇帝不在的时候,明年东巡,或者就是东征辽东。
举告太子谋反,逼太子谋反,然后魏王又能抽身出来。
柴令武轻轻低头,然后又抬头说道:“臣说的,是当年卫国公伐突厥,被弹劾纵兵劫掠的事情?”
“纵兵劫掠?”李泰有些不明白。
“此事臣还在想,还是等有了结果再告诉殿下吧。”稍微停顿,柴令武认真说道:“这些事情,和魏王府没有任何关系,殿下抓紧时间做好《后汉书》编修的结尾。”
“好!”李泰认真的点头。
《后汉书》的编修已经到了尾声,顺利的完结,对李泰来讲,才是最重要的。
……
柴令武骑在马上,晃晃悠悠的行在长安大街上,突然,一道熟悉的身影在长街上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