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换了身世,跟祖龙争天下 第461节
和昔日同僚,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各为其主,只是稍微寒暄了一番。
没多时,消息传到了魏增耳中。
“王上,信陵君代表赵国前来。”
“他还说了,你要是抓他的话,就是要和大赵开战。”
禁军将领小心的说道。
魏增听完,眼中满是冷意。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斩了信陵君。”
“你们过去,随便安排他们住下。”
“明日早朝之时,再将他们带到朝堂。”
“寡人倒是要看看,他们有何目的!”
魏增大手一挥,随口说道。
现在的他,还真的无法动信陵君分毫,否则,就是公开和赵国作对。
无奈,他也只能先看看了,他们此番有何举动。
禁军将领连忙退下,去安排去了。
魏增身旁,须谈走上前来。
“王上,你大可不必担忧。”
“信陵君代表大赵到此,或许是来谈合纵一事。”
“这对我们而言是好事,而非坏事。”
听完,魏增的表情放松了许多。
“恩,真如须卿所说的话,寡人啊倒是能安心。”
“就怕赵国落井下石,乘着我们抗秦之际,对我们倒打一耙。”
魏增担忧的说道。
“王上,这些担忧都是多余的。”
“赵国也在抗秦,又怎会对我们出兵。”
“他们巴不得和我们结盟,多一个盟友,少一个敌人。”
“况且,臣还听闻,燕国再度出兵攻打赵国边疆。”
“现在的赵国,自身都难保,又怎敢招惹我们大魏?”
须谈的话,让魏增彻底放心下来。
“如此最好不过,赵国若是真来合纵,倒也是件好事。”
“有他们的加入,我们的胜算,无疑更大了一分。”.
第三百三十二章那么,就不能归还给赵国(支持下订阅)
傍晚十分,赵玄用过晚膳,又溜达了一圈消食。
此刻,他回到大殿,继续批阅奏折。
这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就像读书做作业一样。
一天也不能落下,不然就是荒废朝事。
也难怪,许多君王都会成为昏君。
管理一个庞大的国度,的确十分劳累,要是没有笔墨和纸张,只会更加艰难。
赵玄没有抱怨,而是继续批阅。
没多久,耳边有一阵脚步声传来。
老宦官小心的走了过来,躬~身看向赵玄。
“王上,荀况先生求见。”
听到这,赵玄微-微停顿了一下。
“让他过来吧。”
之前交代荀况的事情,或许,这已经要办妥了。
没多久,荀况缓缓走了过来。
“草民见过王上!”
荀况恭敬的行了一礼。
“荀先生,无需多礼。”
“多谢王上!”
“草民按照王上的要求,已经筛选出了一批人选。”
“还有周青周大人协助,这份名单上的人,可以为教书先生。”
荀况没有废话,直接说起正事来。
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他到现在都还忘不了。
而荀况也十分期待,赵国的飞速崛起。
“有劳荀先生了。”
“关于学堂一事,寡人已经派人修建。”
“需要数月时间,就能修建起来。”
“届时各地的孩子,不用花钱,就可以去学堂。”
关于教育文化一事,赵玄没想过收费。
这个战乱的年代,许多家庭的温饱,都成问题。
若是让其花钱,送孩子到学堂,许多人家都不乐意。
留孩子在家中,还能充当劳力,也正是如此,有文化的人少之又少。
“王上考虑得周到,不收钱的话,应该会有很多人响应的。”
“不过,关于王上所说的德智体美劳,不知如何教导?”
荀况小心的问起。
赵玄提出的教育体系,让他眼前一亮。
听到这,赵玄只是拿出一本,装订好的书籍出来。
他抽空的时候,写下了一些计划。
如何培养品德,如何学文化,如何劳逸结合,大致说清楚了。
如此新颖的观念,看得荀况惊讶不已。
“王上,你这一套策略,真高明。”
“不光只是念书,琴棋书画,可谓样样都包含。”
“这样一来,孩子们也有许多选择的余地,不至于那么枯燥。”
荀况不是守旧之人。
他自然也清楚,念书十分枯燥。
若有了其余的爱好,便能缓解枯燥,也让人更有学识,更加全面。
不久后,赵国年轻一辈,大多都会变成有才能之人。
那时候,赵国想不强大都难了!!
“荀先生,等寡人空闲了,会制定一套更全面的模式。”
“最迟到明年,就能全面开展。”
“到了那时候,各地的学堂都建起来。”
听到这,荀况连忙点头。
“王上,若是有帮得上忙的地方,随时唤草民来。
对于赵玄的计划,荀况十分憧憬。
不久后的将来,赵国绝对能超过齐国,并能打败儒学,独树一帜!
随后,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荀况起身告辞了。
赵玄将剩余的奏折批阅完,也去歇息了。
关于文化的教育,很快就彻底开展。
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也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赵国的将来会如何,就看此次革新的成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上一篇:让你入赘76号,你都升主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