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汉官

汉官 第65节

  闻听此言,柳毅一想还真是。

  见他随身携带着行囊,柳毅当即眼前一亮道:“不知足下姓名?足下这幅打扮,难道是准备投奔魏府君吗?”

  闻听此言,此人当即哈哈一笑回礼道:“正是如此。”

  说罢他便自我介绍了一番,原来姓张名敞,字宏渊,辽阳县人。

  与柳毅不同,此人颇有家资,乃是辽阳县地方大侠。

  只不过随着年岁渐长他终究不满足于在市井厮混。

  故此在听说魏哲的壮举之后,毅然决定变卖家资投奔魏哲。

  与之同行的还有三位大汉,俱是仰慕魏哲的声名故此同行。

  待了解完几人想法后,柳毅亦是忍不住为之振奋,当即激动道:“如此大事岂能独享!同去同去,诸位稍待,某去去就来!”

  说罢只见柳毅竟直接将木车一扔,扛起那黑熊便健步如飞跑远了。

  见此情形,路人无不咋舌。

  毕竟这黑熊怎么看都有数百斤重,在这人手中竟然好似无物。

  张敞见之亦是忍不住侧目,倒是真就地等待起来。

  片刻之后,只见柳毅手中没有黑熊,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柄大斧与长弓。

  见此情形,几名大汉顿时大笑。

  一时既然也不顾旁人目光,便径直骑马离开房县,直奔乐浪而去。

  实际上像这样的事情在辽东之地最近是屡见不鲜。

  甚至连辽西郡都有听说魏哲的名声,不远千里赶来投效。

  毕竟以往辽东无甚英雄豪杰,他们才不得不背井离乡。

  如今本土终于出了一个魏哲,这些人自然更愿意投靠乡党了。

  可以说大汉朝的乡土意识体现在方方面面!

  ……

  “令支韩氏?”

  翌日,郡府官邸。

  看着手中的拜帖,魏哲顿时不由微微挑眉。

  一旁的元骏见状,当即问道:“明公,可是此人有所不妥?”

  正当元骏想着要不要将此人赶走的时候,魏哲却摆了摆手道:“非也,只是想起了一位故人!”

  说罢魏哲便吩咐左右,将此人引了进来。

  只见此人身长八尺,威风凛凛,望之确非常人。

  不过当看见魏哲时,此人却一脸敬仰的恭敬拜道:“令支韩忠,拜见府君!”

  闻听此言,魏哲当即示意亲兵将其扶起,而后好奇道:“韩义公是你什么人?”

  此言一出,倒是韩忠有些诧异了。

  “府君竟然也认识我族叔?”

  “自然认识。”魏哲闻言当即轻笑道:“昔日黄巾之乱,我与韩义公俱效力于皇甫将军麾下,算是军中同袍吧!”

  韩忠闻言心中顿时一阵可惜,只叹族叔眼拙。

  明明有如此英雄在眼前,他却非要追随什么孙文台,实在眼拙!

  而听完韩忠的解释后,魏哲大概也弄清了他和韩当的关系。

  说起来令支韩氏也算是一县豪强,虽不如令支公孙氏家世显赫,可多少也是有点家底的,至少比当初的侯城魏氏强多了,否则韩当也没资格郡吏。

  不过和韩当不同,韩忠乃是旁系,并无什么资源供养。

  故此在听说了魏哲的壮举后,这才毅然前来投奔。

  对此魏哲自然是欢迎的。

  经过一番考校之后,魏哲发现韩忠膂力过人,长于弓箭,擅于步战。

  虽然不通儒家经典,但识文断字,甚至看过些许兵法典籍。

  于是思量片刻之后,魏哲当即将其收为亲兵。

  闻听此言,韩忠也不失望,反而面露喜色的下去了,真要去郡兵里当个伍长、什长他还不乐意呢。

  而待韩忠离开之后,元骏当即笑着道:“恭喜明公,又得一虎士矣!”

  “哈哈哈~同喜同喜!”

  魏哲闻言倒是一点都不掩饰自己的开心。

  说句老实话,相比于那些大族子弟,魏哲还真的更喜欢地方小豪强。

  一来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牵扯,更敢于搏命,不吝于搏命。

  为了家族的上升,他们有时候甚至要比大族子弟还靠谱。

  另一点则是因为他们确实好用。

  用时下的标准来说,他们算是优质的良家子。

  毕竟也只有地方豪强才能培养出这些识文断字、弓马娴熟的武夫。

  当初汉武帝就喜欢用这批人,甚至将他们视为大汉朝的顶级兵源。

  前汉的北军、南军,绝大部分便是在六郡良家子的基础上组建的。

  倒不是瞧不起普通百姓,实在是素质确实存在一定差距。

  倘若是黔首小农,别说识人断字了,恐怕连弓都买不起,更别说弓马娴熟了。

  这般想着,魏哲当即找来亲兵统领钟扈吩咐道:“这个月每日一操,骑战、步战俱练!你多留心韩忠、柳毅、张敞等人,看看成色如何!”

  钟扈闻言顿时明白自家郎君的心思,当即沉稳的点了点头。

第52章 政治手段

  话说魏哲赴任乐浪太守之后,虽然引得一批辽东豪杰投奔,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大汉其他地方的勇武之士并未有什么投靠的心思。

  故此太守府前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便又恢复了平静。

  相比之下,反倒是乐浪郡的内政更让魏哲头疼。

  别看乐浪郡有二十多万人,可等魏哲坐上太守的位置后才发现能动用的资源竟然不比以往多多少。

  乐浪九县之中,除去带方县之外,剩余的朝鲜,邯城,浿水,占蝉,遂城,增地,驷望,屯有八县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是一屁股烂账。

  仗着有单单大岭挡住东夷,这群人似乎并没有多少危机意识。

  各县兵册基本上都是样子货,也就县寺还留了几个顶门面。

  对了,戏志才本想辞去带方令一职,继续追随魏哲左右。

  即便不知多少白身士子都对一个县令之位趋之若鹜,但他依旧不在乎。

  在戏志才看来,魏哲的谋士之责比任何官职都重要。

  然而魏哲却劝住了他,让戏志才暂且委屈一段时期。

  毕竟带方县实在太重要了,说是他的根基之地也不为过。

  无论是魏哲在带方县的屯田安排,还是带方县能沟通秽貊、三韩的地理位置,都让魏哲不得不将此地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可如果戏志才辞官了,那么还不知道朝堂会派什么人来。

  见魏哲这么一说,戏志才也只能暂且留在带方。

  不过带方县与朝鲜城距离不算太远,彼此书信沟通倒是没妨碍。

  倒是元骏这个乐浪长史,最近不得不忙碌起来。

  毕竟带方豪强出身的他,实在是替魏哲出面招待郡内豪强的不二人选。

  魏哲让他出面也是让乐浪郡的一干豪强放心,免得他们想东想西。

  因为相比于收拾这群豪强,魏哲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处理。

  ……

  ……

  翌日,郡兵大营。

  看着校场中操练的将士,只见魏哲面带笑意,貌似十分满意。

  待台下将士操练完毕之后,魏哲当即颔首赞道:“不想公孙都尉如此精通练兵之法,不知是家传还是师学?”

  闻听此言,一旁的中年将领顿时忍不住面露笑意。

  “不敢当府君夸奖,卑职也不过是些许读过几本兵书罢了!”

  此人便是乐浪郡尉公孙昭。

首节 上一节 65/1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