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 第123节
拿出这样的阵容说明高句丽人这次并不是像以往一般,准备劫掠汉地一通就算了,显然是不攻下西盖马城不罢休。
如此一来玄莬郡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很快又有两路烽火信报被送至太守府。
“启禀府君,高县城告急!”只见障塞尉司沐神色焦急的入内道:“扶余人出步骑万余,入寇玄莬,攻上殷台县。”
此言一出,大堂内的众人顿时心中一沉。
然而还未等魏哲开口,便又见一令兵匆匆入内禀报了一个坏消息。
辽东鲜卑大人素利将三千骑入寇玄莬,攻高显城。
此言一出,饶是戏志才都忍不住面色凝重。
大堂内诸多辽东郡吏,有些人甚至震惊的豁然起身,张口便道:“府君,玄莬郡必难幸存,眼下当严守郡界才是。”
此言一出,一时间顿时引得不少郡吏纷纷附和。
甚至还有郡吏面色惊惶的开口道:“不如重金贿之,或可免动干戈。”
很显然,他口中的免动干戈指得是辽东郡,并不包括玄莬郡。
而这条“议和”之论一出,大堂内的众人仿佛找到了良方一般。
一时间赞同此议的郡吏不在少数,甚至都有人提出一些具体内容了。
毕竟这些郡吏基本上都是辽东郡人,此刻自然只想着让辽东郡独善其身。
不得不说,高男武这厮当真不是那些三韩人能比的。
也难怪这些年高句丽在他的手中,不断的发展壮大,侵吞汉地。
别的不说,这次鲜卑人与扶余人的入寇如果和高句丽没有关系,魏哲敢把脑袋砍下来当球踢。
不过说实在的,高男武这招确实阴狠。
他要是打辽东郡还好,魏哲倒是一点都不带怕的。
可这次高男武显然就是冲着灭玄莬郡来的,这个角度就很绝了。
毕竟玄莬郡的实力远不如辽东郡,甚至连辽东属国都不如。
说动扶余人和鲜卑人攻打玄莬郡的可能性,显然要比打辽东郡大多了。
再说了玄莬郡六县的户籍上虽然只四万五千多人。
但如果算是豪强隐匿的人口,玄莬郡最起码有十万人左右。
这么大的一块肉也足够这三家分了。
甚至魏哲怀疑高男武那厮恐怕也付出了不少代价方才说动了鲜卑扶余。
若是魏哲当真坐视不管,这次玄莬郡百分之百要被除名。
届时恐怕玄莬郡要成为大汉历史上被覆灭最多的一个郡了。
然而魏哲此刻却又不能不救玄莬郡。
抛开辽东汉人的大局不谈,侯城魏氏眼下可是还在玄莬境内呢。
即便抛开侯城魏氏不说,那也还有一份乡土之情在这里。
若是他坐视乡土被胡虏蛮夷攻陷,那魏哲好不容易攒下的名望估计就要丧失一大半了,日后也别想继续在辽东混了。
大堂内其实不少聪明人都想到了这一点。
故此当看见魏哲面色越来越难看之后,田曹掾李信当即出列道:“府君,不如派人暂且将老大人接到襄平安置如何?也免得被那些胡虏惊扰了。”
此言一出,一干鼓动议和的郡吏这才回过神来,顿时吓的一身冷汗。
要知道在当下不孝乃是大罪。
但他们方才的言论却是有陷太守于不孝的嫌疑。
于是后怕之下,此辈顿时连连附议,甚至有人毛遂自荐想去接人。
不过魏哲从头到尾却是一言不发,只是面无表情的让众人散去了。
然而回到后堂之后,魏哲面上却怒气尽显。
当着戏志才的面,魏哲甚至毫不掩饰的怒斥道:
“满堂皆是如此尸位素餐之辈,这天下又岂能治理的好!”
随即他便立刻对亲兵下令,召不夜侯府众人前来议事。
见此情形,戏志才倒是没有太过奇怪,反而在一旁宽慰道:“明公又何必与这群庸人计较!以邻为壑的事情自古以来便屡见不鲜,此辈这么想也能理解!”
待国渊赶到之后闻言亦是如此看法。
当下以郡为国,辽东郡的本土势力不想冒险拯救玄莬郡再正常不过了。
这次玄莬郡的情况实在太过危急了,一个不小心恐怕辽东郡也要陷进去。
不过侯府众掾属与辽东本土并无瓜葛,此刻倒是能冷静处之。
在听完戏志才说完情况之下,国渊、孙邵、氏仪等人也忍不住眉头紧皱。
要知道这里面即便是兵力最少的高显城那路,也足足有三千辽东鲜卑。
以鲜卑人的战力,这种规模的入寇在往年都是大事了。
如今三路并进,玄莬郡的局势显然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时刻。
不过魏哲却还是一脸坚定道:“玄莬郡必须救!”
他这么说倒不是为了侯城魏氏,也不是为了乡党之情,而是从辽东大局出发。
因为眼下随着高男武此招一出,玄莬郡已然成为了辽东之地的一个关键节点。
若是失去了玄莬郡,辽东郡便失去了战略纵深。
最关键的是,辽东汉人扩张的势头将会就此打断。
以往辽东诸胡畏惧魏哲的赫赫战功对辽东敬而远之,但这次魏哲如果坐视不管,那便再无威慑力。
毕竟一个连乡土都不敢救的辽东太守,对于塞外胡虏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畏惧的。
汉夷双方博弈至此,谁输了便大势已去。
有些仗输多少次都没关系,但有些仗输一次就会无法挽回……
第114章 虎子无犬父
相比于目光短浅的辽东郡吏们,侯府诸掾属显然就要理智多了。
当魏哲做出决定之后众人很快便集思广益起来。
只见戏志才眉头微皱的首先开口道:“敌虽分三路而来,但亦有轻重缓急之分。眼下局势当属西盖马最为危急,次为上殷台,再则为高显城。”
汉时高显县其实就是后世的辽东铁岭市位置,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低山丘陵,西部为辽河平原,地势平坦。
辽东鲜卑人战力虽强,但三千骑尚且不足以破城。不过如果任由素利所部在玄莬境内肆意掳掠,裹挟汉民,后果就不好说了。
可即便如此,辽东鲜卑这路也已经是危险最低的了。
而见戏志才这么说,对面的国渊顿时有了想法。
“听闻辽东属国长史阎子昂熟谙鲜卑之事,君侯可令太史都尉出塞击胡,以此君为向导,当能解高显之危。”
此言一出,一旁的孙邵当即附和道:“此言甚是,东部鲜卑内乱已久,彼此早就厮杀不休,素利、弥加、阙机虽都自称东部鲜卑大人,然皆是虚有其名罢了,君侯或可命阎柔挑拨弥加、阙机两部出兵攻其本部,如此素利必退。”
魏哲闻言顿时忍不住微微颔首。
换做是别人或许会迷路失期,但有了阎柔这个草原活地图就不同了。
况且辽东属国出塞击胡正好可以绕过辽泽,看似绕了圈子,但实际上却能大大减少路上的时间。
一念至此,魏哲果断手书一封,随即便令亲兵火速传令。
不过接下来在打扶余人与高句丽人的问题上,众人却又产生了分歧。
只见氏仪眼神认真道:“高句丽人显然有备而来,况且对方还有两万大军,若是先救上殷台,则西盖马城必破。届时若高句丽人裹挟城中汉民至上殷台,与扶余人前后夹攻,大军恐有全军覆没之忧。”
然而孙邵却不同意他的看法,只见他当即反驳道:“正因高句丽人有备而来,敌军人多势众,方才更该先救上殷台。子羽可曾想过,若是高句丽大军转攻为守又该如何?”
不待氏仪回答,孙邵便一脸严肃道:“届时我军不能速胜,西盖马纵然保全也不过平安一时。一旦大军被高句丽人拖住,待扶余人破城之后南下与高句丽人前后夹击,我军必十死无生。”
不得不说,孙邵考虑的确实周全。
毕竟扶余步骑不过万余人,相比高句丽大军而言确实要好打一点。
然而氏仪说的也不无道理。
正因入寇的高句丽大军最强才应该先救西盖马,否则晚了就来不及了。
一时间魏哲那叫一个头疼。
他算是明白为什么袁绍有那么多谋士,但还总是选择错误答案了。
原来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答案都有道理,区别只在于谁是最优解罢了。
于是在思量再三之后,魏哲终于做出了决断。
只见他面色坚毅道:“令赤骨部、乞塔部即刻赶赴上殷台待命,待我大军赶到,共灭扶余。”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