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 第117节
说罢国渊还从袖中掏出一卷书籍献到魏哲面前。
“吾师听闻君侯专治《礼经》,故令卑职献上此物,还望君侯笑纳。”
魏哲打开只是略微一扫,便忍不住感慨道:“郑公厚爱,某实在愧不敢当呐!”
魏哲面前的书籍和郡学中的《三礼注》相比,显然要更精深一些。
简单来说,郡学中的就是记名弟子版,而魏哲手中的则是入室高足版本。
虽不是传承衣钵,但依旧十分珍贵。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若是大汉不亡,这种经义足以当做传家宝了。
就如传承《孟氏易》的汝南袁氏一样,说不定日后玄莬魏氏就成了传承《郑氏礼》的辽东士族了。
不过国渊却没有一点收回去的意思,反而坚持表示是老师的意思。
毕竟古文经学的支持者越多,他们才越有可能干翻今文经学。
魏哲见状这才收下,不过还是令人准备一份回礼。
且不说辽东郡这边魏哲如何春风得意。
另一边高句丽人最近可过得不怎么好。
……
与此同时,高句丽国内城。
“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
王宫大殿之上,只见高句丽王高男武面色通红的怒吼道。
相比于之前,如今的高男武显然要苍老许多。
而看着他这幅勃然大怒的模样,宫殿中的一班高句丽权贵也不奇怪。
实际上自从乐浪那次大败之后,高男武就格外暴躁易怒。
不过这次倒也怪不得高男武,甚至不少权贵都纷纷附和道:“大王,汉人越来越猖獗了,必须出兵讨伐,否则咱们大高句丽威严何在?”
“此言甚是,末将愿为先锋,还请大王发兵!”
没办法,当初他们不同意高男武回击是因为无利可图。
但如今魏哲的五路捉生军都直接骑脸输出了,这些高句丽权贵自然不能忍。
毕竟大王丢了面子没什么,但他们损失了人丁牛马那就不同了。
大王的和自己的,他们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见群情激奋,本来想劝解两句的左相于素想了想还是保持沉默。
见此情形,大殿上方的高男武顿时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是这样,他瞬间感觉失去的力量又都回来了!
于是在满殿权贵的鼓动下,高男武当即意气风发的下令道:
“拔野耳,骨笃儿!”
“末将在!”
“命你等率各率五千大军,即刻赶赴纥升骨城,清剿入寇汉贼。”
显然,高男武并不像他表现的那么信心满满。
这次面对着魏哲的主动侵犯,高男武并没有选择立刻入寇汉地予以回击,而是保守的想着把人赶出去就行。
如此心态,倒是和以往辽东诸郡的太守差不多。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辽东之地已然攻守异位了!
然而高句丽显然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
一万大军坐镇纥升骨城的结果就是,徒劳无功。
无论是鲜卑人还是乌桓人都来去如风,压根不会与高句丽大军硬碰硬。
至于乐浪那边的秽貊义从与三韩猎手就更简单了,整个就好似老鼠一般。
五路捉生军算下来,反而是魏慕华的海贼船最好捕捉踪迹。
然而面对横行在鸭绿江上的汉人巨舟,高句丽军也只能望而兴叹。
没有水军的他们,甚至连对付水军的经验都没有。
一来二去,高句丽南境仿佛烂泥潭般,直接将高句丽人陷进去了。
甚至局势要比高句丽人出兵前还要糟糕。
毕竟五路捉生军只是骚扰而已,但一万高句丽大军到来之后反而增加了地方的压力,导致很多高句丽聚落上贡的物资越来越多。
渐渐的甚至有不少不堪压榨的高句丽山民开始私下逃亡,主动投奔起汉人来……
第107章 兵临城下
中平四年,夏六月,丙午日。
暴雨之中,只见一群胡骑呼啸而过,。
直到来到一处谷口,随着一位高鼻深目、虬髯黄发的大汉高举马鞭,身后的胡骑当即默契的停下,没有丝毫骚乱,胡人以马为足的基本功算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那虬髯黄发的大汉望之虽然不过三四十岁,但却是满脸风霜。
只见他先是站在谷口嗅了嗅空中气味,而后方才轻轻点了点头,其身后的胡骑见状顿时面露喜色。
于是片刻之后,便见这群胡骑冲入山谷之中肆意狂欢起来。
没错,这些便是在小辽水上游游牧的乌桓部落。
赤骨部虽然仅有八百余落,但赤骨离这厮却是一个老狐狸。
劫掠高句丽也就罢了,每次还都化整为零,常常是十几支队伍一齐出动,虚虚实实的把戏倒是玩得挺好,每次基本上就没有空手而归过。
当然,这种方式虽然安全,但也不是没有坏处。
由于每支队伍的人手都不多,所以太强的高句丽聚落他也拿不下。
几个月下来除了扰的小辽水周边高句丽聚落风声鹤唳,收获实际不算多。
不过即便如此,这样的日子赤骨离也已经颇为满足了。
毕竟相比于大汉而言,高句丽毫无疑问是个软柿子。
最关键的是,如果真遇到麻烦了他还可以往汉人边塞跑。
有了魏哲给他撑腰,赤骨离现在俨然是一副奉旨抢劫的模样。
相比之下,魏慕华那波海贼就要嚣张多了。
因为这厮竟然真的摸到了国内城外!
……
翌日,高句丽王都国内城。
汹涌的马訾水上,只见魏慕华好似根钉子一样稳稳的站在甲板上。
即便岸边有乌泱泱一片高句丽士卒正对他弯弓射箭,怒目而视,可魏慕华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不屑的撇了撇嘴。
不过是过来转一圈而已,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嘛?
好吧,魏慕华承认他确实有点小遗憾。
因为以往他听说国内城是高句丽王都,却没想到竟然是“一都双城”。
简单来说就是国内城有两座,一个是山城,一个是平原城池。
正常情况下高句丽王和权贵们都会待在平原上的城池之中。
毕竟这里空间更大,生活条件相对更为舒适。
然而遇到危急时刻,这群人就会紧急转移到山上的陪都之中。
两座城池相互依附,共为都城。
不过这就让魏慕华有些麻爪了,毕竟那座山城看起来就不好打。
至少他手下的这群海贼,基本上不可能拿下的,完全没办法投机取巧。
当然,这也怪不得魏慕华疏忽。
毕竟他可能是数百年来,第一个兵临高句丽王城的汉人将领了。
念及此处,魏慕华心里总算好受一点。
不过见岸上的一个高句丽将领还在骂骂咧咧,魏慕华顿时冷冷一笑。
“取大黄弩来!”
作为一个资深海贼,他手上有些大黄弩自然再合理不过。
于是随着魏慕华的扣动弩机,岸边的高句丽将领顿时应声而倒。
不仅如此,直接连人带马一齐被射死了。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