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63节
“倒也是,明朝的官方账册历经两百多年,结果记录人口没多少变化,田亩总数还下降了,你说这种数据说出去都没人信。”
“也就只有胥吏自己编写的‘底册’有用了。那些被收税的富人全都要气死,说是赶走了乞活贼,却来了个小扒皮。”
“哈哈哈,那普通人怎么想?”
“普通人平时也是按时交税,现在没了吃拿卡要,反倒压力小了,不少人都感激李老爷给他们带来朗朗晴天呢。”
“唉,别人都在蒸蒸日上,我却在原地踏步。要是这一战还拿不到排名奖,我估计要组团北上杀鞑子了。”黄子龙随便挑了块空地坐下,打开竹筒灌一口清水,“听说鞑子眼下的战斗力很强,我想去感受一下强度锻炼自己。”
“哈?”吕小布一脸惊愕,“清兵才刚杀进来吧,等他们抢到山东估计都几个月后了。你要跟伐清队伍一步步走过去?”
“你傻不傻。看过地图没,黄河淮河密密麻麻的支流,我们只要吃着糕点唱着歌,坐船几天就到地方了。再说这只是计划,哥几个拉了一个北伐志愿群,已经凑齐三百人。”
“那算我一个。”
“可别,你这老六净在这偷懒,把你带上了不是拖后腿么?”黄子龙起身准备继续做事。
“别呀!我刚刚那是干活前的小憩,现在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吕小布一把抢过黄子龙的活计干起来,时不时还捧着竹篓、箱子,冲着黄子龙嘿嘿傻笑,像是在说别小看我,我也能大干特干。
“不错不错。”黄子龙接过折扇对着吕小布扇风,两人像是家主与仆人更换位置,只听黄子龙卖力地喊道,“加油,加油,吕老爷真是好把式,简直狂甩我一条街。”
墙头诸多玩家的嬉闹声传到城门口,亲自押送粮食与弹药的李过恰好听在耳里。
乞活军的老兵们还是那么豁达随性,哪怕是干累活的时候也能苦中作乐,他却始终做不到这点。
李过听说了“大帅刺巡抚”的英雄事迹,这给乞活军招兵、修堡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
可刺杀巡抚大臣也会激怒文臣武将,招来更多官兵围剿,到时候若有五六万官军南下,一座小小的县城真能挡住官军兵锋么?
李过很想知道乞活军面对强敌,却坦然自若、随性豁达的底气何在?
他们为何从不展现畏惧心理,就好像他们天生就是要来战死沙场的。
连前些日子新加入的一支三百人义军,也能跟乞活军老兵一样,浑身散发着不怕死的气质,仿佛乞活军存在某种秘术,能使彻底投靠的嫡系亲信获得至高无上的勇气,令他们孤身直面万人也不惧。
李过心说,为何乞活军不给自己也来一发“秘术”,只因自己是外围义军,没有彻底卖身投靠么?
他转念一想,若是叔叔不在了,他的确可以跟着乞活军杀到天下大定,但是他最近在信阳城中发现闯王留下的交流暗号——呼唤友军前往指点地点会合。
他很纠结,也很迷茫。
一边是他的骨肉亲叔,一边是他由衷钦佩的乞活军,究竟选择谁让他这些日痛苦不已。
他所能做的便是放弃思考未来,一门心思打跑官军再说。
怀揣着复杂的情绪踏进县城,李过忽然看见城内街道,比他上一次押送粮草多了一些路标公示板,尤其是一面墙段上画着令人耳目一新的画——
两个长发的男女青年并肩站立,他们背后是广袤无垠的农田与水利工程,头顶的朝阳散发着富有张力的色彩。
俩人容光焕发,精神十足,平视右侧像是在看诗和远方。
油画的上面还有一行粗体的俗体字:穷苦人是我们的后盾!
尽管画面没有多余描述,但李过依旧能透过简单的画面和几个字,看到一种乞活军特有的豁达态度。
他向前再行数十步,又看见一条悬在两间客栈之间的横幅,上书几个粗体的大字:朱明和满清都是软脚虾!
诸如此类单纯的标语,亦或是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几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团结贫苦小民,严惩土豪劣绅”,“我们要用双手把荒地变成良田”……
这些新奇的宣传画与标语要么刷在屋墙上,要么是在街巷路口竖一块木牌,这精神生动的画面让李过眼前一亮。
作为一名大老粗出身,李过虽然识得几个字,但也知道这种以图画为主的宣传效果很好,就算是不识字的百姓也能感受到一股精气神。
就在他暗暗称赞乞活军又给他露了一手绝活之际,忽然听见不远处干活的民夫指着天上喊叫起来。
李过循着百姓目光看去,竟发现令他一生难忘的画面。
第78章 乞活军科技震撼人心
城防堡垒的一角升起一个巨大的椭球物,椭球表面绘画着富有张力的宣传图。
而那椭球物下面吊着编织紧密的竹篮,竹篮中隐隐预约晃动着什么东西,像是人。
四根粗壮的麻绳连接着地面铁环,向上不断延伸捆住漂浮的椭球物,仿佛锁住了一只欲展翅高飞的大鹏。
“那是什么!”
地面干活的民夫都傻了,好比是恐怖漫画里看到人头气球一般惊骇,竭力发出看见鬼神的惊慌尖叫。
有人瘫坐在地上屎尿皆流,有人跪在地上乞求神佛勿怪,也有胆子大的放下手中的活计,奔向“飞天神物”的位置。
如果只是巨大的风筝在天,百姓们不会害怕,但是这“风筝”上挂着人、人在天上飞!
李过不由得惊呼这天底下竟有人能飞。
这就是乞活军真正的底牌秘术吗!
人类用牲畜车辆征服广阔陆地,用木船征服河流与海洋,唯独没人征服一望无际的天空。
可是今天,这个无人涉足的领域被打破了。乞活军的老兵就站在浮空的竹篮里面,冲着地上的民夫挥手示意。
他们就像下凡的天神,带着慈爱与怜悯的情绪,俯瞰地面渺小的凡人。
看着身披札甲的乞活军老兵渐行渐近,李过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好奇,“这究竟是何物,为何能带人飞天?”
“噢,这玩意,就是个观测气球而已,像这个高度的气球能望远四五十里。”乞活军老兵的语气平淡,仿佛这是件十分廉价的小玩具。
“四五十里?”李过完全不怀疑老兵话语的真实性。
寻常官军带着火炮辎重能日行三十里已经不错,日行五十里那是绝对精锐。
一个“飞天神物”可以看穿敌人的兵力、动向、行军轨迹。
岂不是敌人没到,我军便能根据敌情部署作战,仗还没打就大胜三分了?
关键这还不是李过发问的重点,重点是这玩意是如何实现的?
普通的风流可以吹飞大风筝,平日里吹到人身上也就拨动几根发丝,而这竹篮上可是实实在在站着两个壮汉啊。
像是存在一股只能乞活军操纵的“奇风”把人送上天。
他的念头还未转化成疑惑问出来,便听见民夫们再次传出一阵惊呼声,原来是又有几个巨大的椭球物飞天。
不过这回“大球”没有麻绳连接地面,犹如断线的风筝缓缓飘走,竹篮中的乞活军老兵也被带向远方。
李过心中没来由产生一阵惊慌,“这数十丈的高度若是不慎掉落下来,岂不是尸骨无存?那上面人如何下来?”
“嗯,这有一套技巧在里面,我也不好解释,你就当他们想什么时候下来就什么时候下来吧。”
“那他们要去哪?”李过满脑子都是问题,很想一次性找到所有疑惑的答案。
“谁知道呢,说不定就这么飘到京师去。”
“飘去京师?”李过双眼瞪大,不禁感叹此物远离地面数十丈,说不定真能跨过京师的高墙,飞到皇城去。
这要是一个竹篮里多站几个人,然后放出数十个这般的“球形风筝”,岂不是可以直扑皇帝小儿的寝宫。
厉害,想想都觉得惊险刺激!
“此物究竟如何飞天,恳请兄台教我。”李过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
“这很简单,只要学会科学,人人都能飞天拥抱天空。”
“柯穴?来自柯穴洞府的世外高人么?”李过狐疑地歪了歪头,“乞活军是否有不曾露面的高人,可否为在下引荐一番?”
“你这说的什么跟什么啊。科学,也就是自然科学,是认识并利用自然力量的学问,只要学会了数理化,鸟枪火炮,修墙铸堡,乃至这观测气球,都能轻轻松松掌握。”
“啊?”
李过每个字都听得懂,但是串联在一起就像听天书一般,什么“孜然柯穴”,什么“叔礼花”,完全搞不明白。
只知道学会了这门学问,就能造铳造炮,甚至是飞到天上。
李过顿时恍然大悟,难怪他总觉得乞活军有什么秘术。
原来乞活军老兵是受高人传授“柯学”技艺,所以行事作风才异于常人,优于常人。
若是自己学会此等“秘术”,日后回到闯王麾下也能大有一番作为。
他当即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语气郑重得像是拜师,“恳请兄弟传我柯学秘术,学成之日定当以命相报。”
“诶诶,别介啊。”那乞活军老兵连忙将他扶起,“我是文科生,理科水准比小学生还渣,平时学知识都是看短视频,前脚看完后脚就忘了——你要是想学,日后咱们会办进阶班,眼下只有扫盲班,你要是不识字,可以去扫盲班学学认字。”
“在下倒也认得几个字,不知道乞活军何时才能创办那什么,柯学?”
“这我就不知道了,说不定打进北京坐了江山,柯学班就开课了。”
此言一出,李过当即心头一震,乞活军果然心怀大志,连杀进北京改朝换代这种事,也说的像今天午餐吃什么一样轻松写意。
眼下明明还没解除官军即将前来围剿的危机!
李过心说,对方或许早已看出自己并无彻底融入乞活军之心,所以今日谈到“柯学”秘术才会这般拐弯抹角,遮遮掩掩。
李过转念一想,倒也理解对方的做法。
毕竟这种学会就能做大做强的秘术,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就能学习的,自然是嫡系亲信才能接触。
唉,真是天意弄人。
就在李过纠结迷茫之际,身边的乞活军老兵忽然有了动静,“观测气球的兄弟看见敌兵踪迹了,就在数十里开外。”
“啊?”李过瞧了一眼那被挂住的“球形风筝”,也没看见有什么讯号啊。
“快快快!全体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官军主力距离此地已经不到两天的脚程了!”
另一名乞活军老兵飞速跑来,眼见李过这个熟面孔,赶紧说道,“你不是选在后方部队机动作战吗?”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