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301节

  多尔衮顿觉自己回家了,可接下来这些哥哥与战马的脸庞恍若融化的蜡水一般掉落,露出惊骇恐怖的烂肉与白骨。

  “纳命来!”他们发出瘆人的吼叫,一句句清晰的汉语犹如万箭穿透多尔衮胸腔,鬼怪的模样一如他当初斩首过的奴隶,一张张苍白的死人脸仿佛浮现在眼前。

  “啊啊啊啊!滚开!滚开!”

  多尔衮吓得连忙后退,却一不小心坐在地上,这些满身怨气的汉民鬼魂逐渐缠遍他全身,啃咬他的身躯,拉扯他的灵魂。

  多尔衮瞬间觉得全身燃气熊熊烈火,强烈的痛苦促使他发泄般叫吼,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咚咚咚,俘虏的双脚纷至沓来,紧接着就连战马的铁蹄也在他身上碾过。

  堂堂大清王爷,就这般死在百人践踏之下。

  持续两个时辰的“雪地马拉松比赛”终究没能产生任何胜利者。

  一万余八旗俘虏死在追杀者的兵刃之下,死在昔日战友的脚踏之下,死在朝鲜这片寒风呼啸的硬土下,乃至死于肺部充血的窒息死亡。

  至此,背嵬军通往汉阳的道路再无障碍。

  他们挟大胜之威,领着包衣、朝鲜人俘虏一同南下,而另一支由少量玩家与大量义兵组成的部队,则继续向东追击溃兵的残卒。

  ……

  睿亲王大获全胜集结七万兵马,却在一时疏忽间被人一举击垮的消息,很快传到汉阳王都。

  济尔哈朗听闻消息登时高呼大事不妙,而那些一心投靠鞑虏的朝奸贵族也开始惶恐不安起来。

  要是大明天兵攻入王都,他们这些“亲虏派”必定遭到全面清算!

第280章 是谁送你来到我身边

  于是这群朝奸赶紧去找郑亲王商议后路,谁料济尔哈朗也有些慌乱。

  他实在搞不明白,敌弱我强的局面下,多尔衮是如何把优势全部败坏的?

  敌军贸然分兵南下,被多尔衮抓住机会狠吃大半,勉强还剩两万兵卒而已吧。多尔衮吸纳各路降卒,已有七万余战力。

  七万打两万,简直是爸爸打儿子,怎么会输,怎么能输?

  济尔哈朗咒骂了多尔衮好一会,才凭借多年征战与参政的经验恢复镇定。

  眼下他手里只剩五千清兵,打是不可能打的,唯有寻找出路逃走才是。

  尽管又要体验“辽南大转移”的辛劳,他也不得不博一条生路。

  他与朝奸难得达成高度一致,双方商谈一番决定明面上死守汉阳,实则挑选时机逃跑。

  他一面宣布汉阳戒严,大肆搜捕散播谣言者,当着大众的面就地处决——

  济尔哈朗声称多尔衮虽有小败,但已重振旗鼓,在平山一带阻击明军,他大清八旗仍有一战之力,诸位心怀大清的“忠臣”莫要信谣传谣。

  一面派人出城收容败退回来的溃卒,尽可能壮大自身的兵力。

  打定主意跟着清兵逃往辽北之后,朝奸再无任何道德负担,开始疯狂搜刮钱粮物资,一部分献给大清王爷,一部分则自己笑纳,就连给逃命准备的骡车都弄了十几辆。

  然而就在一个天刚蒙蒙亮的清晨,济尔哈朗忽然下令全军放弃汉阳,向朝鲜东北部转移,打算绕道辽北回到科尔沁草原。

  大量兵马抢路出城,留在城内的朝奸却慌了神——郑亲王出发居然没有通知他们!

  朝奸们来不及纠结“意外”,也没时间打包大车小车的财物,只能匆匆携带些许细软,骑上乘马追赶清兵的队伍。

  要知道一个两班家族的人丁兴旺,数十个朝奸家族便相当于一支军队,济尔哈朗哪能允许逃难路上多出无数张嘴?

  就算这些人可以充当“口粮”,那也会拖慢全军北逃的速度。

  于是济尔哈朗下了严令,所有朝奸一律不许随行上路,但凡有人敢凑上来,就用拳脚把他们赶走。

  虽说一刀宰了省时省力,但得留下活着的朝奸给清兵拖延时间——毕竟朝鲜人捉住宣泄愤怒的对象,便没时间追击清兵。

  李承早与数十名两班贵族骑着最好的乘马奔向清兵队伍,很快便瞧见郑亲王的身影。

  他们一齐询问王爷为何不告而走,郑亲王却不屑与他废话,冲着旁边的亲卫摆了摆手,登时便有数十骑冲着两班放箭。

  只听箭矢呼啸而来射人射马,无数倒霉蛋被战马甩飞老远,李承早也跌落战马翻滚十余步。

  他摇摇头甩飞满脸的雪尘,旋即勉强爬起来凑近清兵队伍,奔走的脚下扬起带水泥花。

  他请求王爷带他们一起走,声称自己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大清不能对他们用完即弃啊!

  然而清兵步卒只觉得他聒噪不已,狠狠挥出一拳打他脸上。加持大力的拳头打得他原地旋转半圈后倒地。

  其他朝奸也分别遭遇“清兵铁拳”,有些人甚至被清兵一刀捅穿肚腹,倒在地上彻底与白雪融为一体。

  这下全完了,李承早躺在雪地里,绝望地看着渐渐由蓝转红的天空。新一天的太阳照常升起,他全家的命运却要在此终结。

  被人渣抛弃的不甘与强烈求生欲望互相交织,他憎恨卑劣无耻的鞑虏,憎恨破坏他荣华富贵的背嵬军,更憎恨借来明军的世子李淏。

  一股思绪在脑中闪过,李承早忽然意识到一条狭窄,但明晰的求生之路。

  他赶紧收拾收拾返回汉阳,此时城内秩序几乎崩坏,流氓恶霸打家劫舍,乡吏兵痞肆意勒索百姓,甚至光天化日之下欺凌百姓妻女。

  李承早只好先带着家人东躲西藏,等待局势明朗再谋求生路。

  好在清兵彻底退出之后,那些不愿投靠鞑虏的“在京两班”很快出手稳住局面。

  老国王毕竟是靠政变上台的君主,一经掌控首都便迅速调整王廷人事,把禁军与御营军狠狠抓在手里,旋即派人组织一支“劳军”小队去接应天兵。

  按理来说,他应当从重从严肃清“亲虏派”官员,一雪先前被傀儡的耻辱。

  王的想法却很简单,一切以稳定为主——

  数年前朝鲜被黄台吉征服以来,滋生大量亲虏派官员,今年鞑虏更是直接下场控制朝鲜。

  尽管鞑虏施加的影响力短暂,但扶持的亲虏派众多,牵扯的利益太过庞杂。

  若是他在眼下纷乱时节再兴大狱,难保那些亲虏派不会狗急跳墙。

  要知道禁军跟御营军先前可是受亲虏派掌控,肯定存在不少潜在的“涉虏”人员,他可不会在大胜前夕再生事端。

  他并不急着雪耻,更没有所谓彰显国法的念头,稳定压倒一切、保住李氏基业才是他这位国王的唯一诉求。

  凡是违背此条的,一律皆可放弃,哪怕是儿女都能像扔掉破抹布一样丢掉。

  他完全可以等待天兵入住汉阳,助他稳住朝鲜八道局势,再好好收拾这批亲虏派奸人也不迟。

  就在此时,一位官员求见国王殿下。

  国王一听到李承早的名字,便知道此人是亲虏派的核心成员。

  此人难道不知亲虏派已是喊打喊杀的过街老鼠,不老老实实逃走,怎么还敢求见自己?

  对方不怕死?

  至于此人如何把求见信息递来御前来的,国王不用思考便知道,肯定是金银开路。

  王甚至开始好奇,是什么支撑李承早花费重金,不顾生死,也要求见自己一面?

  “准!”

  国王一声令下,李承早便被引到国王跟前。后者恭恭敬敬跪伏在地,一见到国王便开门见山指出,“臣下斗胆谏言,殿下将有大祸临头!”

  “你冒着斩首的风险爬到孤的跟前,就为了说这一番胡话?”

  “臣下并非胡言,实是祸乱将至,臣不忍殿下遭此劫难。”

  “哼。天兵入朝助我驱逐鞑虏,一如当年天兵驱逐倭寇,再造我李朝江山,哪有劫难?”国王面露不悦,摆了摆手,示意内侍将此人拖下去。

  眼见自己故弄玄虚玩脱,被内侍拉扯胳膊的李承早赶紧表明主题——劫难的根源来自世子邸下。

  “世子?”国王眉头紧皱,满腹疑惑地询问,“世子请来天兵悍卒,救我朝鲜于水火之中,何来劫难?”

  李承早抬头瞥了一眼,将国王脸上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当即开始自己的表演。

  他表示世子当初许下报酬请来天兵相助,实乃人尽皆知之事。不过天兵毕竟是大明之兵,朝鲜出点血也能把他们打发回去。

  可世子呢?

  世子自从获得殿下授权的兵马大权,权力与威势与日俱增,俨然能与殿下分朝抗礼,身边聚集的文臣武将数不胜数。

  即使世子在平壤棒打两班,闹得北方士林一片哗然,但毕竟是按照国法行事,处事公正,也由此聚集一批平民、奴婢出身的义兵。

  此时世子身边聚集的朝鲜兵马应该不下三万了吧?

  而国王殿下亲掌的禁军、御营、京畿正军加起来也才一两万。

  若是有朝一日天兵离去,世子意图提前更近一步呢,到那时国王殿下应当如何自处,当个傀儡太上王被圈禁一生么?

  李承早的话语犹如当头棒喝,砸得国王眼前发黑。

  尽管国王不愿意相信此等“妖言”,可是内心深处的权力野兽却在低声咆哮,他说的是对的。

  为何君主与继承人的关系一向颇为尴尬,便是因为害怕继承人不够优秀,担不起江山的重任,又畏惧继承人太过优秀,将自己架空圈禁。

  杨广害兄弑父,李世民杀兄囚父,乃至大明藩王起兵造反推翻君主,废君复辟大肆杀伐。

  朝鲜开国君主就被儿子架空推翻。就连如今的朝鲜国王也是推翻王叔上的位,岂能不知宫廷政变之祸。

  无数权力动物为了“争当皇帝”四个字,区区父子、兄弟、夫妻之类的人伦何足挂齿。

  猜忌之心犹如一颗妖花的种子在心底种下,国王越是想忘掉这个话题,那个权力怪物却止不住叫他深入思考。

  他靠两班的支持政变上台,将自己的叔叔光海君流放江华岛,随即转移至济州岛,把对方狗一样移来移去。

  难道自己也想被儿子架空圈禁,如同一只猪狗一般吃吃喝喝混日子到死么?

  国王李倧环顾四周,这里的宫殿与御座都是他所独有,可要是被世子夺取王位,他还能自由自在地享用权力么?

首节 上一节 301/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