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275节

第260章 又到了白色相簿的季节

  天刚蒙蒙亮,他就换上一身便服,迅速前往章大帅所处的兵营——

  『章献忠』身为背嵬军主帅,不住在安全的衙门里,反而时常跟一些说不上名字的小卒子混在简陋兵营。

  尽管与兵卒同吃同住有助于提高军兵士气,但在收复辽东之后,遍地弥漫着“功高盖主”氛围的当口,大帅一人安危关乎上万兵士的前途,也该惜身谨慎一些才是。

  当年袁崇焕带着亲兵直扑皮岛,拔出宝剑说出一通罪行,就给毛文龙杀了。

  毛文龙一死,东江镇副将们登时群龙无首,短短两年就在内斗、反乱中几乎消亡。

  陈景和不想看到背嵬军也落得内斗、自毁的下场,说不准鞑子余党会因此卷土重来。

  黑旗营战兵接管了城防巡逻,一队队巡逻士兵不断从身边掠过。

  在这种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巡逻的岗哨也只是撤销了一小部分。

  奇怪的是巡逻队的头目都认识他。

  按理说这种小军官不该知道他是谁,瞧他一身便服,只该当他是匠人,或者士兵家属才对。

  陈景和深知这些战兵并非精锐。

  久经战阵的宿将都能感知到若有若无的差别——

  真正的黑旗营精锐随时散发一种“放荡不羁”的轻松感,什么事都能手拿把掐,对生死大事也不放在眼里。

  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出戏剧,轻松自然,哪怕死了,也只是节目效果,并不会真的死去。

  看来是李都督使了某种法子。

  比如给每一位“旁系”中上层军官都画了画像,使得黑旗营将士熟记,以便精准掌握每一位“不稳定因素”的行踪。

  真不愧是李都督。

  二十岁出头恍若有十年军事经验一般,外松内紧,叫人不由得叹服。

  感叹李都督手腕老辣,陈景和迅速赶到章大帅所在的兵营。

  大帅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早早起床,开始每日必须的晨练活动——

  背嵬军将士们的晨练活动以“小队”为单元,少则数十人,多则二三百人。

  有的整齐划一打着太极拳,或是耍着太极剑,口中念念有词。

  有的开始维护自己的“战甲”与衣服,古今中外的套装皆有,有许多陈景和一辈子没见过的东西。

  有的围坐一圈喝着早茶分享近期的各地见闻。

  满口皆是词汇破碎、词音朦胧的句子,说话说一半就停住,接着跟上完全没逻辑的后半句,又像是在说陈景和完全听不懂的方言,比如粤语、吴语、湘语……

  陈景和基本在北方活动,根本不知道南方各地方言的区别。

  他也很奇怪,背嵬军大多数是辽东籍兵丁,怎么还有那般多南方人,连朝鲜人,东瀛人,泰西夷人,“未来人”,“科幻人”也有。

  也难怪少数人的语言和服装稀奇古怪。

  不过这种“大杂烩”的情况在军中并不奇怪,以前刘挺老将军就喜欢收集各路兵卒——苗兵,鞑子兵,日本兵,朝鲜兵……

  不如说这是背嵬军的特色,不得不品尝。

  由于他是背嵬军老熟人,说话又好听,于是很快被玩家带到『章献忠』所在的营房。

  陈景和一进门就看见章献忠,安陆山,黄朝,赵匡莽,何鲁司,阿巴顿……等等大帅副帅们围绕着一个方桌站成一圈。

  眼见闯进门的同属“腐蚀派”的武将,他们也就毫不避讳,继续摆放兵棋。

  方桌上摆放一幅地图,那地图西起京师,中连山海关,一直延伸到辽东朝鲜,许多兵棋都摆放在辽北,辽东,朝鲜之地。

  陈景和只是瞥了一眼便猜测到,大帅们是不是要对盘踞朝鲜的鞑子动手了?

  不过这个念头很快甩出脑子,他一见到章献忠便单膝跪下去,开门见山道,“还请大帅屏退左右。”

  “无妨,都是自家兄弟。”

  章献忠轻松写意地摆摆手,其他副帅也都挂着意味深长的笑。

  陈景和一咬牙说道,“吾知诸位将帅心怀大志,早有‘建功立业’之心,但今日收复辽东已是功高盖主,又有愚忠朝廷的猛将李牧在旁监视。

  朝廷赏罚不明,昏庸无道。对忠臣苛责,对奸恶妥协,已是天下皆知的事。

  若是朝廷忌惮大帅兵权,效仿当年袁崇焕杀毛文龙之故事、擒杀大帅,我背嵬军必将四分五裂被朝廷挨个收拾,到时候兄弟又要颠沛流离,被朝廷用完即弃。

  吾死心塌地投靠背嵬军,早已将家中妻儿托送到旅顺交给背嵬军手中,将士们的性命早已系于大帅一身!

  恳请大帅为您个人安危计,为背嵬军将士计,为辽东将士的荣辱计,小心提防朝廷早做谋算。

  李将军是朝廷死忠,终究是个隐患,不如赠其大量金银珠宝劝其离开辽东,他麾下士卒皆是关内士卒,久离乡土想必已有思乡之情。

  只要强军离去,辽东就是我背嵬军私镇,大帅便可试探朝廷。

  无论选择侵吞朝鲜,还是夺取辽西皆可坦然决之。待夺取辽东全境,经营一年半载筹集粮草军械,整个天下都将成为诸位大帅的私有之物!”

  “照你这么说,办一场酒宴做掉李将军本人,吞并黑旗营所部,才是最快最有利的法子。”『安陆山』出言试探。

  陈景和闻言抬头瞧了那人一眼,旋即如同挨骂的衰小孩一般缓缓低下头。

  “以末将所见,李牧其人百战百胜,眼下又立复辽、救驾大功,人望、军心、民心系于一身,冒然加害之,只会招来天下人唾骂。

  我深知背嵬军兵强马壮,将士悍勇,但亦要坐在大义上,叫天下人敬服才是,否则人心不服,天下难定。”

  陈景和没有继续说下去,毕竟不杀李牧有两层思路。

  于公,有他所说的大义名分,亦有李牧军事部署外松内紧的原因。

  设宴伏杀的概率不大,甚至可能被李牧提前探知。

  要知道李牧黑旗营有两万余战辅兵,又间接控制着保定、南直、山东兵马,真要闹僵打起来,背嵬军再凶猛也不一定打得过。

  况且李牧眼下的声望与背嵬军不相上下,很难说底层军民会帮谁。

  于私,李牧虽然是愚忠朝廷的大忠臣,但毕竟为人行的正,叫人实在不忍心加害。

  如若可以,他宁愿在战场上堂堂正正打败黑旗营,也不想在暗地里将其害死。

  当然,陈景和也知道这是一厢情愿。

  黑旗营与背嵬军都是刀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精锐老兵,若不弄死潜在敌人的主帅,双方内战拼杀起来,那便是地动山摇、山崩地裂,会死更多无辜的人。

  一人与数百万人的性命,孰轻孰重呢?

  旁听许久的『章献忠』忽然开腔,“你知道还有谁的家属已送到旅顺?”

  陈景和微微一愣,没想到大帅不问“鸿门宴”,也不谈辽东布局,竟问出这么一句?

  陈景和转念一想就恍然大悟。

  家眷是将官们的软肋,若是这边举旗反明,那边的家属就被朝廷拿为人质,背嵬军士气势必受到影响。

  而底层士卒们穷得叮当响,几乎没人成家。

  反倒是打回辽东屡立战功,又有赏罚分明的上官监督发赏,手头积攒不少钱粮物资,不少将士在最近一段时间成家立业,把家安在了辽东故乡。

  这是大帅在关心将官们的安危!

  只要家人都偷偷跑回辽东,将士们便再无后顾之忧,大帅此言难道暗示已经下定要反的决心了吗!

  陈景和顿觉一股豪情填满胸腹,双手兴奋地颤抖,“大多记得。”

  他在心中追加一句,不少将官是他与其他“腐蚀派”暗中“拉拢”过,并成功的。

  “那就把武将的名单写下来。”

  『章献忠』话刚说完,何鲁司便转身前往内屋取来纸笔。

  随后章大帅又补充一句,还在辽阳的,都在哪个兵营,哪片坊区居住,也都要一一写出来。

  “明白。”

  陈景和顿觉有些疑惑,若是大帅想召集“忠臣”人马前来议事即可,没必要写名单……

  哦对了!

  眼下城防、巡逻皆在黑旗营掌控之中,就算是军事会议的名义,也是李牧这位大佬才有资格组织。

  大帅要是暗中串联“反明志士”,很可能被大忠臣抓到把柄,将他们一网打尽。

  所以才要写名单逐一去联络,以免失密。

  古代不知多少密谋皆因失密而惨败。

  陈景和浑浊的思绪瞬间变得清朗,难怪别人能当大帅呢,统管全局的战略思维就是比他想的周到。

  他顿觉文思泉涌,疯狂写下自己所知道的相关信息。

  当他一口气写完大量信息后,诸位大帅副帅立刻拿上稿纸瞄了一眼,似乎觉得难以背诵下来,便将稿纸塞进怀中、衣袖。

  “我们出去办点事,你在这不要走动。若是有人来召你,你就老老实实跟着走……”

  留下这样一句话后,十余位大帅副帅们走出营门。

  当所有人的背影消失在眼前,陈景和才回过味来。

  有必要这么急去联络名单上的兄弟吗,而且大帅副帅们一起行动,也太过招摇了吧?

  尽管太阳渐渐升起,街面上的巡逻逐渐减少,但十几位背嵬军高层一齐行动,要是不小心暴露踪迹可就全完了。

首节 上一节 275/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