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273节
既能给各小队补充人力,又能提高知识储备,万一招个专业大佬进来就发大了。
于是各小队、同好会一见到明显的新人打扮,就像一群饥渴的饿狼扑过来。
“诶诶诶,打住!”突破手把手一挥,接着揽过土豆泥的肩头,一副宣誓主权的威风模样,“这兄弟是我徒弟,你们别来烦他!徒弟你说是吧?”
“嗯嗯,我已经加入公会了。”
土豆泥出言附和,毕竟师父是卖她激活码的“恩人”,跟着熟人混,总比在陌生人那坐冷板凳强。
“淦!又被人抢先了!”
招新的兄弟悻悻离去,但瞧见新玩家出现,又会一窝蜂扑过去,好似一群急着抢新闻头条的忙碌记者。
眼见竞争者离开,突破手继续领着徒弟前行。
待走出相对拥挤的“闹市区”,突破手递出一根望远镜供土豆泥欣赏真实的历史画卷。
远处的百姓与玩家相互配合着修建新的房屋,一片片村落沿着官道拔地而起。
用木栅栏圈起来的临时兵营间隔连绵十余里,每一个兵营有着数百至上千新兵不等。
透过栅栏的缝隙,土豆泥能看见数十名玩家带领着NPC进行着军事训练,甚至能听见模糊的呐喊声。
叉!插!刺!扎!
而不同兵营的训练风格也不同,有的是干脆利落的喊杀声,有的是大喊风!风!风,恍若横扫天下的老秦人再临。
师父解释说,这些是不同公会出身的练兵教官。
虽然大伙打仗是在几个统一的战团下接受指挥,但在非战时都是以“同好会”、“公会”之类的小队开展任务。
尽管文化风格不一样,但都是按照引导人结合时代编练的步兵操典在练。
更远的大地奔跑着数千骑兵,一会结成骑墙阵型发起冲锋,一会分散成小队相继劈砍沿途的稻草人与木靶。
“光看视频觉得很酷,身临其境感受数千骑兵冲起来,竟然这么震撼!”土豆泥一脸的崇拜与敬畏。
“谁说不是呢,那是引导人最近新编的直属骑队,无论是待遇还是战马都用的最好的。”
“这片广阔的大地都是我们自由发挥的舞台么?”土豆泥双眸闪烁着光。
“没错只要你攒下足够的勋位,日后打到海外去就有机会拿下一块属于你的封地,你在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土豆泥不禁开始畅享未来,想象一片安静祥和的庄园,雇工们为她干活换取报酬,而她也亲自参加劳动,在午后的遮阳伞下,喝着下午茶,欣赏着自己庄园的领地,牛羊在草地缓缓移动,乐师奏响的音乐在耳边回荡……
忽然一发绿色信号烟雾冉冉升空,紧接着是几发升空炸响的信号箭。
“哇呀,你运气真好。”突破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大舞台,“刚进入游戏就赶上庆功大会。”
第259章 人心
活着的生者应该嘉奖升官,死去的勇士也该一同参与“庆祝”。
『土豆泥』跟着师父融入移动的人群。
在持械兵士的维护下,人群的秩序井然,没有前往不远处的大舞台,反而径自走向辽阳城的数里郊外。
那里竖起一块方形石碑,碑文写着辽东沦陷的时间,无数大明军民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顺利收复沦陷地。
死者的尸首逐一掩埋,同一个小队的死者紧挨在一起,半嵌地底的墓碑写上他们的名字。
有些死者出身辽东,其家人早已被鞑子杀绝,有些死者仅剩下战友当家人送葬,还有的家人与战友也都死光,就连他们的名字都是“狗蛋”、“二娃子”这样的外号、贱名。
也许历史上他们已经被尘土所淹没,但从今日起,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墓碑上,跟随那块方正的石碑一起与国同休。
十余门同一口径的小炮被推到墓地旁,炮口对准遥远的北方。
没有哀乐,没有铜锣,仅有一些闻者落泪的啜泣声。
尽管『土豆泥』知道这是一款游戏,也不免被极强的哀伤氛围扯进去,深深感到一股悲伤环住双臂。
她想到那些为国战死的烈士,忍不住张嘴发出呜咽声音,却发现自己被噤声了,甚至就连身体动作都没法大幅度变动。
悲伤的情绪散尽,土豆泥忽然意识到自己进入了身体硬直的“过场动画”状态。
难怪她听不见其他玩家的声音。
还好自己穿着还算得体,其他玩家就糗大了——
有的人大冬天就穿几件裸露的短衣,好似要参加冬泳比赛。有的人一身兽皮,活脱脱的维京人“入侵”,还有的人穿着木头制作的宽大“战甲”,让人以为是某锤世界乱入。
你们这群沙雕玩家,能不能在过场动画的时候穿得像个人?好好的送葬氛围都被你们给“败坏”了。
“闭上眼睛,让我们为牺牲的勇士默哀……”
一位声音嘹亮的老哥透过传声筒大声说道,所有士兵与百姓相互传递话语,接着闭眼低头,在心中回想自己与家人经历的过往。
直到默哀时间结束,一阵阵富有气势的军号吹响,指挥炮手的军官劈下如矛笔直的胳膊,“为死去的勇士献上礼炮!”
十余门火炮一起发出炮响,轰隆一声犹如晴天炸雷。
“装弹!”火炮军官的吼声一如既往的响亮。
炮手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每一门炮的装填手都像事先预设程序的机器人,一板一眼,整齐划一。
“开火!”
第二轮礼炮发射,轰隆的响声向四周传开……
数轮礼炮过后,一辆辆辎重大车被牵引过来,士兵们从车上卸下一袋袋粮食送到遗属手中。
尽管这份抚恤待遇没有按照黑旗营标准来算,但还是给遗属们逐一分发十五石粮食。
由于辽东刚刚收复不久尚不稳固,还有大量边境堡垒尚未夺回。生产与商业秩序一片混乱,所以分发的抚恤金更多偏向粮食实物,而非银钱货币。
若是内地士兵战死的,黑旗营也会代劳,把抚恤送回他家里。
若是实在没有亲属的,会想办法给他过继一位孤儿,延续他的香火。
而那些得知家人战死的遗属并未伤心太久,辽东的奴隶生涯早已夺走他们的情绪波动。
与其溺死在悲伤的泥沼,他们更愿意收下粮食,一步一个脚印迎接明天。
在近前送葬的玩家、士兵一片寂静,遗属们忙碌领取粮食回家,但是更外围的围观百姓却觉得非常稀奇。
他们觉得葬礼如此隆重,死的肯定是一些将官,亦或是那些大帅们的心腹亲兵。
“听说不是,都是些穷汉子、小卒子。”
“小卒子也这般隆重?以往死个丘八,上面能发二两银子的抚恤都算青天大老爷了。”
“我一个屯堡同乡的亲戚就是当兵吃粮的,说是杀鞑子的时候战死了,也算是为复辽献了一分力了。”
“死了家人还有二十石粮食拿,又是奏乐又是点炮的这般气派。大伙日后看见这石碑都会记得他的名字,真是没白活一场。”
“是啊,我原先是直隶人,村里的大户死了送葬,就雇了些乞丐撑场面,哪有这些悍卒给你吹拉弹唱的气派——瞧瞧人家的精兵,啧啧,跟一棵棵树一样站的笔直,真神气,走起来路跟钢棒砸地似的砰砰响。”
“真的只死了一些小卒子?”
“千真万确!你瞧那些领了粮食的遗属,哪个不是破衣服的穷苦人?”
“还真是啊。真闹不懂这帮将爷,一人二十石,这死了不少人,不知道发出去几万石了。自己留着几万石花天酒地多好啊。”
“不过是收买人心罢了。”一位破落的老书生点出。
“收买人心又如何?说明人家看得起咱,愿意收买。实打实的粮食发下来,总是活了几千户人家,总比以前官府一毛不拔,不稀罕收买你心要好。”
外围的百姓小声争吵着,葬礼结束的军民则收队向着城外大舞台移动。
死人的功劳被永远铭记,而活人们的功绩也需要认可。
天空的蓝天白云隐藏到幕后,明亮的繁星随后登场。
舞台周边十余堆篝火逐一引燃,照得城外舞台亮如白昼。
台下一排排长桌摆放酒菜,被选中的上万明军、玩家列席其中。
每一位累积高功的勇士,都会分发相应的银钱奖励。
若是留在辽东的兵丁就多发实物,若是要跟着李牧返回关内的,就多发银钱。
看着手中、脚边堆放的奖励,无论辽兵,辅兵,还是其他序列的明军不禁热泪盈眶。
过去努力就有回报只是一句空话,全靠上官有没有良心,一旦碰到个贪腐坏老爷,该赏的功劳那是半点都没有。
在今天,李大帅亲自监督放赏,任何人皆可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
什么叫久旱逢甘霖,这就是了。
有功之人才会得到一枚银质的纪念勋章,由李牧亲自给他们戴上。
在数十精锐的簇拥下,李牧昂首挺胸走向舞台,军号与战鼓声交错奏响。
台下的玩家包括『土豆泥』投去注视的目光,台上等候颁奖的士兵们则看着李牧。
许多玩家与士兵都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常胜将军李牧。
李牧长的比一般士兵要高大,穿着一身亮眼的甲具,胸口挂着几枚金色、银色的勋章,仿佛天生贵胄。
他脸上挂着宽容的表情,向着台下的观众挥手,旋即向着台上的士兵点头。
将士们都被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攫住了心。
这可是带领他们打败鞑子主力的李将军啊!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