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257节

  给钱的就安排土地肥沃的卫城,没给钱走路子的,就安排到贫瘠地区苦守。

  至于最大的功臣背嵬军,肯定能吃下一块大肥肉,只不过不能叫他全吃咯。

  要是背嵬军“大度一点”,让出一部分肥肉给一干老爷共同分润,那日后大家镇守辽东也能相安无事。

  可要是背嵬军“不识抬举”,借圣眷吃独食,那就别管他们在背地里使绊子、穿小鞋。

  毕竟背嵬军几乎靠一部挫败奴酋主力,又北上收复辽东,已算是功高盖主,非常危险。

  他们只要在陛下面前建言几句。

  比如背嵬军主帅治军有方,不如调往畿北镇守宣大防范北虏。

  如此也能切断背嵬军与辽人的联系,以免武人做大割据辽东,既加强京畿的防备,也保全背嵬军的名声,以免背嵬军主帅被“黄袍加身”。

  一向多疑的陛下会同意的。

  一旦辽东籍出身的背嵬军远离“家乡”,也就成了无水浮萍任由文官拿捏,而辽东之地也就成了他们共享的肥肉。

  可是就在文官们规划辽东未来格局时,在四周警戒的探马忽然返回警告,北面忽然出现大量敌军骑兵。

  洪承畴惊疑地看向北面,敌兵先锋很快出现在视野尽头。

  鞑子不是被背嵬军打败了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西路军的侧翼!

第249章 抛开事实不谈(二合一大章)

  难道是奴酋联络草原蒙古诸部落给他们使绊子,拖延两路伐清大军的会合速度,以便各个击破?

  还是在沈阳城下溃散的鞑子,打算来这碰碰运气?

  在数万骑兵面前,以步兵为主的部队不能轻言一个“撤”字,那会导致争相夺路搅乱自己的阵型,最后被骑兵屠杀——

  先前松锦大战有人抢跑导致的失败,仍然印在洪承畴脑海里。

  率先抢跑的王朴已被朝廷处斩,他此番万万不能重蹈覆辙。

  洪承畴来不及过问皇帝的意愿,立即下令全军进入战斗状态,旋即派出三百骑术好手分别前往辽西、辽南、沈阳请援。

  不管此战胜负如何,求援这招后手都是必做的。

  洪承畴命令所有辎重大车摆在外围组成大阵。战辅兵动员起来挖掘防护壕沟,布置防御体系。

  不管敌人是蒙古部落,还是鞑子残兵,都不会有太强的战斗力,只是一群有组织的“马匪”。

  只要西路军坚守数日打消敌兵的锐气,一定能化险为夷。

  如往常一般醒来的朱由检只觉得纳闷,怎么今日行军的出发时这般晚?

  饶是他不太懂军事,也知道最近几日的行军路程越来越短,这要什么时候才能得见李卿、章卿两位得力干将。

  他扛上数十斤的战甲刚踏出屋舍,便看见一员武将匆匆赶来。

  那人面色凝重,步伐焦灼,骑着战马一路飞奔而来,瞧见皇帝的华丽战甲便迅速勒停战马,在百步外翻身下来,径自小跑到朱由检面前跪下。

  朱由检上下打量这位小将,认识此人叫吴三桂,宁远团练总兵,是祖大寿的外甥。

  此人先前松锦大战也带兵溃逃,不过为他美言的诸公太多,又有祖大寿这个后台,只是挂了个“戴罪立功”的罪过。

  吴三桂带来一个糟糕的消息:他们与北虏骑兵遭遇,眼下不得不在杜家屯仓促应战,还请陛下移驾军机大屋坐镇,安定文武人心。

  “敌兵来袭?”

  朱由检如愿消除行军的枯燥乏味。

  可是遭遇敌兵的兴奋仅仅维持一瞬,他又再度想念枯燥却安全的行军生活,仗还没开始打,他就体会到战斗凶险。

  还没等他做好心理准备,更严峻的噩耗接踵而至。

  原来敌兵不是北虏部落,而是奴酋黄台吉御驾亲征带来的主力!

  奴酋亲自来了!

  “啊?”

  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在头顶炸响,炸得朱由检当场呆滞,其他文臣太监也都吵成什么一锅粥。

  满屋的文武高官没人敢说一个撤字,不是他们高风亮节,而是奴酋来势汹汹,早已派遣高机动性骑兵困住四面。

  就在他们齐聚召开军事会议之际,鞑子已经开始在四周布置阵地、战壕,最迟明日就会发动进攻。

  众人焦虑、急躁,浑身的汗水一轮轮向外沁出。

  大明皇帝与满清皇帝对决,是一场国运之战的豪赌,谁输了谁一蹶不振,可是大明阵营的文臣武将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别说他们仅有六万大军,就算有十万兵马也不敢与奴酋正面对决啊。

  朱由检与大臣脑中都闪过相同的画面——大明土木堡惨败,堂堂一国之君被敌国俘获。

  朱由检开始胡思乱想,满脑子都是自己被鞑子掳去,被羞辱,被奴役,像条狗一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若是皇帝被俘,太子年幼,还有哪位于少保敢站出来保全江山社稷。

  眼下可不是正统年间随随便便调遣一二十万勤王军的大明。

  朱由检此次御驾亲征,“裹挟”了不少练饷加训的九边精锐,连原本参加松锦的败卒也被拉上。

  如果此战打输,为数不多听天子调遣的九边精锐尽丧,不仅天子的权威彻底丧失,还会被奴酋挟“龙”入寇。

  整个燕云之地,乃至整个北方都会像赵宋一般沦丧敌手。

  他相信李卿、章卿,一南一北,足以力挽狂澜挡住鞑子南下的兵锋,保住大明半壁江山。

  可他朱由检一定会成为历史的罪人,给老朱家的脸丢尽!

  一位文官不禁要质疑,“背嵬军不是报称收复盖州、海州、辽阳、沈阳,怎么会放任鞑子绕路辽西!”

  “背嵬军连报数次大捷,累积阵斩首级不下六万,奴酋如何还有余力倾巢而出,奴酋连辽东都不要了?”

  这时另一位官员恍然大悟,抬起胳膊连点空气数下,“一定是背嵬军谎报军情!他们根本没打过多少奴酋,一直在盖州、海州徘徊,甚至连沈阳都没夺下,否则奴酋如何敢不顾后路直扑辽西。”

  “是了,是了。背嵬军一定与那奴酋暗中勾结,只要奴酋俘获圣上,搅得天下大乱,他们便能窃据辽东自成一国。”

  “住口!”陈世友大声呵斥。

  他收到李牧的调遣信时,已经身在皇帝兵团之中,没机会参加李牧兵团。

  他是跟黑旗营并肩作战过的,背嵬军好歹是黑旗营的分支,怎么能任由他人诋毁。

  陈世友怒吼,“背嵬军为收复辽东故土,拼死奋战至今,不知有多少人战死,多少人被鞑子俘获折磨。他们为陛下而战,为你们而战,此时此刻兴许被鞑子围在沈阳寸步难行,只为大明保存一寸疆土。你们竟然这般折辱他们!你们还有良心吗!”

  “背嵬军是忠心的……”另一位文官眼见有人发声,于是也跟着发言,“熊岳驿大捷的四万余首级由辽南文武亲眼所见,起码四成皆是真鞑子!”

  “那首级如今在哪!送来宁远核检的首级仅有三千级,其他四万首级去哪了!”

  “背嵬军声称自有兵法用途,攻城拔寨夺城为下,攻心为上,他们用首级垒成京观威慑鞑子弃城,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习圣人仁义,反学鞑子残忍暴虐,这是何等兵法!”

  “鞑子屠我辽东百姓何止百万,摘下他们脑袋垒成假山是一报还一报!方抚台以为打仗是请客吃饭吗!用道理说说,鞑子就会拱手让出辽东!?”

  陈世友气得面红脖子粗,要不是皇帝高坐主位,他真想冲上去给这狗文官几拳头尝尝。

  “既然方抚台重仁重义,不如由你做使者前往奴酋大营,劝说鞑子退兵?”一位文官出言讥讽。

  “哼!”

  方巡抚虽然恼怒,但不会像丘八那样唾沫横飞,毕竟要在皇帝面前留下道德制高点的好印象,于是反唇相讥道——

  “既然背嵬军不是勾结鞑子的叛贼,那就是比圣人还圣人的完人。

  数万首级不用来检点军功升官加爵,反而拿去威慑鞑子图一时之快,换做是你得到金山银山,是用来使子孙富贵,还是丢到湖中赏一时涟漪?”

  方抚台起身冲着皇帝行了一礼,“臣以为背嵬军不是至圣之人,就是大奸似忠!”

  当然这世上要是真有至圣之人,那就该黄袍加身坐天下了。

  王承恩眼见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赶紧出言矫正,“陛下面前吵嚷成何体统!”

  朱由检微微一怔,暗忖背嵬军大忠臣真的有“图谋不轨”的念头嘛?

  这次奴酋绕路奇袭,果真是背嵬军相互勾连的结果么?

  大敌当前诸位文武还在争论“内斗”,朱由检只觉得身心俱疲。

  他不敢确信这番论断,但被一众文武的争论搅得满脑子烦闷,对背嵬军的深信渐渐产生裂痕,仿佛有多疑的恶魔即将破封而出。

  朱由检忽然想到什么,开口说道,“既然诸位不信背嵬军,那还有南路的李卿之兵。只要李卿赶来解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恕臣直言,若是背嵬军心怀不轨,意图独占辽东,势必铲除南路军这块绊脚石,到时候两部强军自相残杀可就糟了。”

  “求援的快马派出否?”

  “辽西、辽南、沈阳三路各有派遣,只是不知能否安全抵达,若是晚来几天,咱们就……”

  大臣没敢说出后半句的话语,害怕一语成谶。

  朱由检深深后悔自己不该御驾亲征,将自己的安危与祖宗基业置于极其危险的地步。

  锦州的祖大寿不会来的,但他相信,或者说只能相信黑旗营、背嵬军会来。

  若是黑旗营、背嵬军都是大忠臣,不顾一切赶来救援,却在路途中遭遇鞑子围点打援的伏击,他就要痛失两位国家柱石。

  别说辽东得而复失,就连关内的基业也要毁于一旦。

  朱由检啊,朱由检,你真是该死,稳坐京师等着两位忠臣为你献上辽东不好吗,非要御驾亲征抬高自己的声望。

首节 上一节 257/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