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191节

  因为他们是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也会暴怒,也会反抗,也会对官吏大吼。

  百姓的衣服,陋屋,伙食,家具,家人健康状况……全都超出他的想象。

  他想不到贫民会这般凄苦,平日里他家人一顿饭的开销,就足够一户贫民吃很久。

  他听到无数百姓在辱骂朝廷,诅咒圣上,但他却无言反驳。

  他切身体会过贫民的生活后,才知道官老爷小小的一次任性,亦或是轻描淡写的税收加派,都会给百姓带来惊涛骇浪般的冲击。

  他,真的错了吗?

  深夜的月光透过陋屋的缝隙洒进屋内,杨嗣昌依稀能看见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的幸福模样。

  他们睡前都在畅想美好的未来。

  家主想把陋屋翻修,妻子想给孩子做几件新衣,老母期盼能给老大说个媳妇,老二与老三则想每天都能吃饱饭,而平日里饿到哭的幺儿一直呵呵傻笑……

  多么美好的一家人。

  而他这位统领数省的督师,却成了这一家,这一村,乃至千人,万人的绊脚石。

  杨嗣昌离开了。

  他带着一个小板凳与一串麻绳,来到村外一片树林,被一棵“独立”的老歪脖子树吸引过去。

  他抬头望了望自己选定的枝干,迅捷扯烂一片衣物,咬破手指在上面写下几个大字,旋即抛落在脚边。

  他踩着板凳,将脑袋探入绳圈,随后鼓足勇气一般一脚踢飞板凳,整个人挂在绳圈荡漾起来。

  拉扯喉咙的绳圈越来越紧,他看着视野尽头缓缓展露橘红光辉的朝阳,情不自禁落下两行浊泪。

  他竭力张嘴说话,却只有嘴唇闭合。

  随着朝阳缓缓升起,温暖的光芒照射大地。

  一片布料上书写的血字被光芒照映出来——

  杨嗣昌愧对君父,愧对万民。

  ……

  而京城内,收到南阳、襄阳相继陷落的朱由检大发雷霆。

第203章 圣上高见

  他准许杨嗣昌动员十万大军围剿乞活贼,本以为能毕其功于一役,亦或是重创贼寇,迫使贼军困守数座城池,最终在年底完全剿灭贼寇。

  饶是贼寇流窜它省,朱由检也能接受。

  毕竟贼寇打不过才要跑,打不过就说明官军战力依然处于优势,剿灭贼寇也是迟早的事。

  可没想四路兵马刚动,贼寇已然得知消息。

  西路、南路官军竟相继战败?!

  朱由检不懂军事,也知道每一路兵马都有数万悍卒。

  就算是数万头猪放出猪圈,贼军也要抓好几天吧,怎么能在十日之内两路大军皆败?

  内奸通风报信泄露官兵军情,还是两路大军尽皆囊括?

  若以往剿贼失利,朱由检也只是痛骂几句文武无能——他年年收到战乱、败仗的负面消息,已经习惯了。

  可是如今黑旗营横空出世,犹如一轮天星降世,剿贼胜利,平虏胜利,渐渐提高朱由检的心理预期。

  寻常的惨败在朱由检这已经无法容忍。

  更何况四路大军剿贼,两路惨败,一路磨蹭功夫,唯有黑旗营的胜绩耀眼无比,短短数十日内连续收复三城。

  奏报发出的时候,黑旗营主力已经包围信阳。

  若是黑旗营精锐犹在的话,横扫豫南之地、渡过淮河收复汝宁也不是不可能。

  只可惜……

  “李爱卿何等忠心为国!身负箭伤未愈也要亲率部众收复失地,一面收复失地,一面派出偏师驰援南阳!

  那可是两千一百黑旗悍卒,是李爱卿费尽心血新练的将士。他们没死在辽东,没死在西南,没死在剿贼大战,反而因为无能之辈拒开城门,被贼寇夜袭全军覆没!

  两千一百忠心为国的好男儿,就这般全没了!不知豫南之地该有多少户人家披麻戴孝!

  贼寇生擒黑旗援兵主将,当着南阳守军折磨羞辱,那主将宁死不降,还说大明国祚万年绵长,说我大明千秋万代!朕每每想起都觉得万箭穿心!”

  朱由检猛地高声咆哮,“害死黑旗援兵的宋一鹤何在!”

  “回禀陛下,宋一鹤已达洛阳。主将杨世恩,督师杨嗣昌皆不知所踪。”兵部尚书傅宗龙恭敬回话。

  朱由检当即命心腹太监率领缇骑把宋一鹤抓回来,夷灭三族!

  “不可啊陛下!”

  左都御史出言劝谏,吃了败仗严加惩戒理所应当,可是惩罚过重未免叫人寒心,日后谁能保证不犯错?

  兵败就杀头叫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要是杀头提升为夷灭三族,地方督抚哪里敢尽心做事,还不竭尽全力自保,于国事何益?

  奈何朱由检完全不听,痛斥宋一鹤害死黑旗援兵,实乃奸臣误国!

  两千一百户人家都等着他“伸冤”,不夷灭宋一鹤三族如何解兵士遗属的心头之恨!

  “还有谁敢为这无能虫豸求情,朕一并惩处!”

  朱由检急促地大口喘气,胸口剧烈起伏,好似有团热浪在翻腾,双手紧紧握拳,面色肉眼可见地泛红起来,恍若一只煮熟的螃蟹。

  一旁眼尖的官员见状,赶忙劝谏:“陛下千万保重龙体啊!”其他官员与伴身太监也跟着附和。

  “无妨!”

  朱由检挥了挥手,端起茶杯豪饮一口,接着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吐出体内浑浊之气。

  他怀疑自己要不是二三十岁、正值壮年,早被这帮庸碌大臣给活活气死了。

  一番宣泄过后,糟糕的国事与军务仍要处置,他作为一国之君,保住祖宗基业始终是他的使命。

  “贼军窃据中原,势大难制,四面围剿方略已败,诸位督抚几乎战死,还请圣上示下调配何人接替剿贼督师之位。”兵部尚书出言道。

  “臣以为可由卢象升接任……”

  “不可!”另一人否决,“卢象升正在西南追讨西贼、闯贼,分身乏术,如何剿得各地贼寇?”

  兵部尚书趁机建议调陕西巡抚丁启睿接手督师,此人是先前杨嗣昌举荐提拔的,屡建军功。

  眼见此人知兵,又是自己“心腹”举荐的人才,朱由检当即批准。

  另外免去卢象升三边总督职务,改任四川云贵三省总督,专心追剿西贼人马。

  空缺的三边总督则任命曾经巡抚宁夏的郑崇俭。

  河南、湖广的巡抚也要迅速填补,以便尽快组织第二波大军围剿乞活贼,这次务必吸取“各个击破”的教训,集结重兵一齐进发。

  唉,朱由检心中哀叹,关内贼寇要剿,关外凶虏未灭。

  今年开征的练饷截止眼下到位三成,九边的补员、强训计划才刚刚开始。

  根据各地军镇,以及洪承畴的报告,想要出关主动迎战东虏,起码要一两年,最好能安稳练两年步骑精兵,如此方可稳妥。

  不过朱由检的急性子才不愿等。

  加上黑旗营给他带来的“惊喜”越来越多。他只愿再给洪承畴一年,不,九个月。

  朱由检要洪承畴九个月内必须给他带来捷报,哪怕只收复锦州以东的少量领土,也行。

  朱由检忧愁地想,为何自己任命的督抚皆是酒囊饭袋。再好的忠臣义士交给他们,也能糟践一空。

  “同样是一个脑袋两条胳膊,吃着朕发的钱粮,为何黑旗营总能为朕夺来胜利,其他官军却总是败仗,败仗,败仗?”

  官员们不说话,表面上假装翻越公文,实则等待皇帝引子的后面一句。

  朱由检表示,既然这帮文臣武将都是饭桶,不如重开大都督府,任命李总兵为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将大量钱粮资源倾注到李总兵手中。

  每年辽东镇靡费军饷何止四百万,就算一半好了,给李总兵两百万两银子,一年训练五万黑旗精兵。

  精兵练成以后,再混杂数万“虾兵蟹将”,半年之内平了乞活贼,再过一年半载平了东虏。

  届时四海升平,三饷免除,他就算给李总兵许一个侯爷,乃至国公又有何妨?

  朱由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当即被众人否决。

  他们跪在陛下面前劝诫,“万万不可啊!陛下!”

  大都督职务可是太祖开国之初就废除的,此时重开大都督府有违祖制。

  而且都督中外诸军事这种权限,简直是篡位者必备。

  即便李总兵没有篡位之心,万一他麾下部将尝到大权在握的“甜头”,不舍得放弃大都督的权柄,硬是给李总兵黄袍加身怎么办?

  眼下黑旗营威名已然名扬天下,再给李总兵练出五万精兵,一旦黑旗营谋反,谁能挡得住?

  况且最近御史和厂卫都听说了民间关于黑旗营的传言——

  人人都说黑旗营是天下救星,李总兵受命于天,就该身居高位整顿山河,剿灭流贼,平定东虏,最后取代已朽的朱明江山,改朝换代。

  这种流言在这几个月传播得又快又广。

  即便诸公与皇帝明知道是有人恶意诋毁黑旗营名声,想离间君臣关系,但听得多了也不免心中犯嘀咕。

  饶是深信李牧的朱由检,也不免疑心病发作。

首节 上一节 191/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