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第142节

  “既然李参将不得轻动,那便调他麾下黑旗军,抽调一千精兵足矣。”

  洪承畴闻言摇摇头,“黑旗营巨鹿救援,济南中伏,齐河血战——三场血战下来精锐折损大半,再抽出一千精锐,李参将手里就只剩孱弱辅兵,还能如何练兵?”

  一名不懂兵事的阁老反问,“没了精锐如何练不了兵?”

  洪承畴只觉得无言以对,顿时醒悟在场的一干重臣中,只有他的实战经验最为丰富。

  不过他也不恼,耐心解释精锐与新兵的区别。

  精锐就是教书先生,新兵就是稚嫩孩童,如果没有精锐帮扶、教导,新兵的成长速度极慢,更没法在血腥的实战中存活下来。

  “兵员新募不堪用,纵使有一万新兵也敌不过一百东虏便是这道理。”洪承畴长舒一口气。

  杨嗣昌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臣以为洪督所言极是,各路边镇缺少精兵,粮饷不足,哪里会是东虏百战强军的对手。

  臣原以为我大明几无敢战东虏之兵,却见李参将率黑旗营杀得东虏仓皇逃窜。可见并非我大明无人,而是兵士缺粮少饷,缺乏训练。

  若能集中军饷强训九边各镇,依照黑旗营练兵之法,二三年即可练出数万敢战精兵。

  那时再任一员知兵大臣统领将士出关讨虏,定能大破东虏收复辽东千里山河,那时辽东收复,海内免去加赋,后人也会说陛下是大明的中兴雄主!”

  好!

  朱由检忍不住在心中高呼。

  杨嗣昌好似他肚肠里的蛔虫一般,每次说话都能挠中他的痒痒肉,说得他舒舒服服的。

  近年来关内流贼不止,关外建奴掳掠入寇关内,是个人都觉得这大明天下是好不了了。

  朱由检最担心自己成了“亡国之君”,于是愈发勤政治国,奈何这国事越治越乱,眼看着就要一发不可收拾。

  好在李参将横空出世,为他讨平一支流贼,又编练黑旗营强军屡胜东虏悍卒,挣回大明的脸面,重振大明官军的心气。

  先前直隶还收到过目击“飞天邪祟”的报告,民间传言这是大明将亡的不详征兆。

  眼下朱由检终于敢自信地回怼。

  那如何是邪祟,分明是天降祥瑞!

  是老天见大明艰难,特地赐他福星良将,为他收拾贼虏、整顿山河!

  “东虏接连受挫,败相已显,各路勤王军也齐聚直隶一带,驱出东虏只是时间问题。

  东虏此役非但没有多少斩获,反而折损大量丁口,就算再休养五年也不能恢复,正是编练强军、一鼓作气收复辽东的良机!”

  “近年讨贼军饷已是巨数,哪里还有军饷可供强军加练,难道又是加征摊派的路数?若是闹到民怨四起,贼寇难治,纵使平了东虏又如何,还不是白白便宜了贼寇!”

  户部重臣语气不忿,眉头紧皱,恶狠狠地瞪了杨嗣昌一眼,旋即用乞求的目光看向朱由检,希望陛下驳斥杨嗣昌的加饷意见。

  “练饷加派至多三年,甚至不过二年,只要练出强军就可踏平东虏,如何会闹得天下皆反?”

  杨嗣昌与另一位重臣唇枪舌剑交锋数个回合,谁也不能说服谁。

  “杨爱卿之言,朕准了!待东虏逃出关外就立即开征练饷。”

  朱由检一句话便杀死了两位大臣的比赛。

  皇帝的脑子被收复辽东四个彻底占据,已经容不下其他的反驳意见。

  搭在桌案的双手无意识地刮擦公文,游移不定的视线渐渐趋于稳定,朱由检平视前方,好似灵魂出窍飘荡出去,跟着冬风一路飘啊飘的,飘到他梦寐以求的辽东。

  眼见陛下敲定决议,杨嗣昌的圣眷正浓,洪承畴也只好迎合着“平辽之议”,补充一些可行的战略——

  洪承畴建议重启登州镇,就以黑旗营的部分战辅兵充当骨干,扩充一支登州新军。

  当年孙元化识人不明,能力不足,导致“西人法”训练的火器部队爆发叛乱,最终白白便宜东虏,致使明清之间的火器优劣倒置。

  卢督师也在捷报中提及,黑旗营对建奴心怀大恨,急切打回辽东的将士甚多。

  若有这群“一心回乡”的黑旗辽兵坐镇登州,跨过狭小洋面袭扰建奴,便能发挥当年东江镇牵制建奴之用,使建奴瞻前顾后、不敢再度冒险入寇关内。

  “准!”朱由检的心情大好,接连不断的捷报让他开心,辽东收复再望的期待也让他肩上的负担减轻。

  他终于不用担心自己会成为亡国之君。

  然而朱由检好不容易看着捷报高兴一阵,命运却是要给他使点绊子。

  这不,跟在捷报之后的是一连串糟糕的坏消息。

  高起潜在军中被疑似官军的歹人所杀,至今尚未查出主使。

  鞑子数万步骑连破固安,永清,东安等县。蓟镇、大同的勤王军一触即溃,督师统帅的数万兵马仍在南边赶来。

  湖广的熊文灿也吃了败仗,两万官军追剿降而复叛的西贼,竟被西贼设伏杀败。

  气得朱由检面红脖子粗,拿起一连串公文朝门口连掷,最后把整个桌案都掀翻了,不停唾骂这几个领兵大臣无能。

  朱由检飞速下令罢黜熊文灿一切官职,在接任六省总理的新人到来对接之前,让这厮老实待在襄阳别动。

  紧接着他剥夺卢象升总督勤王军的权限,命他十日之内查清杀死高起潜的罪人,否则严惩不贷。

  幸好洪承畴用“临阵换帅不利”的理由极力劝阻,才让朱由检准许卢象升继续统领勤王军,但卢的兵部尚书衔给去了,王命旗牌也收回!

  卢象升的权威瞬间降低,就算有总兵抗命不尊,前者也不能做什么。

  朱由检催促洪承畴统帅陕甘边军去围剿建奴,不可再有县城被建奴攻破!

  望着一众重臣伏低工作的神态,朱由检回想起此刻在济南养伤的李参将。

  在一群失败者中,李参将被衬托得耀眼夺目。

  李参将就是他的岳武穆,是能打胜仗的大忠臣!

  朱由检在心中默默祈愿李参将快些养好伤势。

  他还要重用李参将去收复辽东,去踏平流贼!

  ……

  崇祯十二年,农历二月,数万建奴带着从直隶临时抢掠的钱粮珠宝、人口牲畜踏出关口。

  建奴入寇关内的战事终于落下帷幕,边镇各部将士总算长舒一口气,自己又活了下来。

  卢象升因为查不出刺杀高起潜的幕后黑手,被连贬三级,但因为三边总督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杨嗣昌接任熊文灿的六省总理,孙传庭也早被逮进诏狱,卢象升由此调任陕西三边总督,配合杨嗣昌围剿西贼与乞活贼。

  当然眼下围剿的重心仍然是实力更强的西贼,根据军报所说,似乎先前溃败的诸多流贼都跑去合营,俨然有十万流贼,其中就包括闯贼。

  若是“流贼联军”抢到地盘做大做强,会是比乞活贼更加恐怖的军事集团。

  另一方面,一直在济南“养伤”的李牧也终于收到正式的朝廷封赏。

第158章 闲着也是闲着

  朝廷正式任命李牧为河南总兵,直辖正兵营六千兵马,其中步军四千五,马兵一千五。

  另在李牧麾下分设左右二协参将,左协团练参将,屯驻商城训练民兵,右协援兵营驻扎固始,负责支援李总兵,各领两千兵马。

  如此一来李牧所能直接、间接掌控的兵马高达一万。

  以上步骑皆按边军饷银发放,每年该粮十五万石,军饷二十四万两,由河南、湖广、南直三地联合供饷。

  可是朝廷诸公仰仗黑旗营的同时,也忌惮黑旗营的强悍实力。

  为免将来黑旗营“尾大不掉”,朝廷抽调李牧一部战辅兵前往登州,兵员与战斗力都由李牧自己挑选。

  抽调兵员最少不低于一千,就算李牧全挑弱鸡辅兵,上面也不会多说什么。

  毕竟黑旗营经历数次血战,表面上的精锐战兵本就不多,而那些“黑旗营辅兵”战力也可堪一用。

  另外,左右两协千总以上的将官都由朝廷“空降”,便是利用“大小相制”制衡李总兵。

  朝廷要的就是分化黑旗营的兵马,明升李牧官位,却暗削他的兵员。

  各路勤王兵马陆续回归辖区,到京畿地区走一遭的玩家也都返回济南等待下一步指示。

  面对朝廷的牵制分化,李牧表示不痛不痒,中下层军官、士卒是他的人就行。

  他一招“不喝兵血,军饷发到每兵手中”便可收拢军心。

  这年头控制不住行政、军队的基层,一切分化手段都是白瞎。

  至于抽调一部战辅兵前往登州,李牧求之不得。

  作为“大明忠臣”,他理应“报效”朝廷为天下分忧。

  一千兵马算什么,也太小看他李牧的“忠心”了。

  愿意去登州的新老玩家都可以启程去登州报到,只要留几百人跟他回主基地就行。

  玩家在登州建立根据地,进可渡海打击建奴、爽杀野猪皮,退可养兵自重割据半岛、暗杀豪强劣绅,积极性不要太高。

  朝廷完成分化黑旗营、削弱李牧影响力的目标。

  李牧在山东插进潜伏的钉子,随军带来的“商团”顺利进驻各大城市。

  他俘虏数千包衣、刑徒军,又招揽一批流民充当民夫,起码为主基地赢得一万劳动力,未来也能继续通过“宣传渠道”吸引流民前往豫南垦殖。

  三方在此得偿所愿,皆大欢喜。

  北上伐清的行动圆满结束,李牧也该踏上返程,继续深耕军队与内政。

  眼下他直接、间接操纵的势力越来越多——

  乞活军,黑旗军,湖广游击队,英山营,散布各地的潜伏者暗杀者……也是时候梳理一番未来的战略。

  不过一个人的智慧是有极限,李牧决定召集第四天灾给他出谋划策,几个臭裨将凑在一起总能想出几个好点子。

首节 上一节 142/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