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816节
在大军向前冲杀,准备冲出望风林的时候,树林中不断的出现唐军的身影。
这些人并未对他们发起进攻,而是一个个手持火把,朝着树林中的那些枯枝落叶不断的丢过去。
一股寒气在宋慕白的心中升起,瞬间弥漫全身。
这些唐军杂碎,是要把他们全部烧死在这里?!
“快!”
“冲出去!”
“不要纠缠,务必冲出望风林!”
哪管前方炸弹不断,但是宋慕白仍是不断的催促着部队往前冲。
一旦畏惧与对方的炸弹威力,害怕被炸死在这里,那么等待他们的,极有可能是漫天的大火!
“冲?”
“你们冲的出去吗?”
尉迟宝林咧嘴一笑,对一旁的士兵吩咐道,“一旦他们靠近,立即引爆炸弹!”
为了招呼宋慕白的这一万精兵,他们可是做了完全的准备。
不仅在这望风林中,给他们准备了诸多的好东西,其他的道路上,也都有不同的宝贝。
只不过因为望风林是通向斧壤的近道,且加上林中多是枯木落叶,倒也是使得,炸弹的火焰之势更强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专门在一些枯草附近,藏着一些火油。
为的就是在援军进入望风林中,借助着望风林中的枯木落叶,给他们一个温暖。
轰轰轰。
冲出望风林的道路上,一颗颗炸弹的落下,便会轻易的取走十几人的性命,哪怕是有一些炸弹没有命中高丽兵,但却也炸毁了一些树木。
那些穿梭在树林中的唐军,则是一次次的把火把,丢向了那些早以藏着火油的地方。
火焰从四面八方升起,火势之猛,难以抵挡。
“冲啊!”
“冲出去!”
这个时候,已经不用宋慕白多说什么了,每一个高丽兵都很清楚。
运气好的话,他们或许能够在炸弹落下的间隙中,冲出望风林,可若不冲出望风林,就会被活活烧死在这里。
差不多了。
李景恒看了看前方的一片火海,在风力的加持下,这些火焰已经向他们所在的位置快速蔓延过来了。
是时候撤退了。
“撤!”
李景恒一声令下,一个个士兵,快速的从隐身位置露面,而后朝着外围退去。
同一时间。
尉迟宝林也是带着麾下的众将士,从望风林中推了出来。
虽说外围还没有被火焰波及,但是按照现在的大火燃烧速度,以及风力的加持,估摸着,用不了一炷香的时间,烈火就可能将整个望风林包裹起来。
“嘿,你们倒是神速。”
李崇义笑盈盈的看着退出来的李景恒二人。
“原以为你们会把他们全部烧死在望风林中,不给我们发挥的空间内,现在看来,我这一队的仁义铳火枪手,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等他们跑出来在说吧。”
李景恒笑了笑。
毕竟火势那么大,宋慕白带来的人马,想要快速冲出火圈,就只能从官道狂奔。
若是选择其他的道路,不说迷失在望风林中,倒是极有可能还没有跑出去,就被烈火追赶上了。
他们真正要弄的,是那些从官道快速跑出来的高丽兵。
“嘶,这什么味道?”
“烤肉?”
“yue……”
当风力带着一缕缕的烈火燃烧的味道涌来,李景恒等人的脸色顿时变了。
味道是不错,但是一联想到,那些被烈火烧死的高丽兵,他们就没了胃口不说,隔夜饭都快吐出来了。
“王爷这一招是真的狠啊。”
“关键是,他们偏偏要选近道。”
“若是走别的路,死的或许也没有这么惨了吧?”
“……”
李景恒三人低声嘟囔着。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味道的时候,重要的是,宋慕白已经带着千百人,从烈火之中冲出来了。
虽说这些人的身上,大多带着些许的火苗,浑身上下焦黑的样子,但是至少他们没有死在望风林中。
“唐军!”
“兄弟们,跟我冲!”
宋慕白脸上黑一块白一块的,但是在看到前方的李景恒等人后,忍不住的怒吼起来。
这不仅仅是要给他们的同伴报仇,更重要的是,他们堵住了自己等人的生路。
李崇义咧嘴一笑,随之抬起了右手。
咔嚓。
一瞬间。
一支支仁义铳瞄准了,从烈火中冲出来的宋慕白人。
“开枪!”
一声令下。
上百架仁义铳,对着宋慕白等人发出了咆哮。
这一刻。
仁义铳的威力,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平原,大道,一片开阔的地带,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住,仁义铳的恐怖杀伤力。
只是眨眼间的功夫,从望风林中冲出来的高丽兵,一个又一个的倒在了地上,如同被狂风吹到的麦穗,连挣扎一下的能力都没有。
“这就是仁义铳啊。”
“听说仁义铳这名字,还是太上皇亲自命名的。”
“死的那么快,一点痛苦都没有,还是太上皇有远见啊。”
“……”
对于尉迟宝林的称赞,李景恒二人相顾无言。
也正是因为仁义铳的恐怖杀伤力,一个又一个从望风林中冲出来的高丽兵,没能有一个人,从他们的枪口下逃生。
一炷香过后。
整个望风林被烈火吞噬,也在没有一个高丽兵,从望风林中跑出来。
当然。
或许是他们没有看到。
至少,李景恒可以保证,即便是还有高丽兵活着,他们也不敢从自己等人的面前经过。
因为他们会死的更快!
“清理战场。”
“确定一下死亡人数。”
“是!”
半时辰后。
对方的伤亡人数统计出来了。
死在仁义铳下的人,至少有四千之众。
之所以没能太过精确到个位数,却是因为仁义铳的威力太大了,许多人连一具完整的尸体都找不到……
至于望风林,还在熊熊燃烧。
里面有多少人,又有多少人,顺利从望风林中逃出生天了,却没有人去理会了。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