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738节

  这四方面无疑是最方便入手的。

  其中,食才是最重要的。

  想到这里,裴明礼的心里,大致有了个计划。

  “老爷,到了。”

  “如无必要,不要让人打扰我。”

  ……

  倭国。

  如今应当叫做东瀛都护府了。

  不过,都护府目前还没有建立,境内还有不少的反叛力量。

  如被舒明天皇针对的苏我虾夷,至今还保存着近乎上万兵力,除了苏我虾夷外,最大的自然是上毛野形名。

  上毛野形名做为舒明天皇的得力干将,不但拥有着数万兵马,还扶植了舒明天皇之子葛城,为新的天皇。

  除了这两股最大的反叛力量外,其余的便太多了。

  乃至于几十上百人,就敢打着反叛的旗号,不过这些大多是转眼间就被扑灭了。

  冈山县外,一支军队正在缓缓行进而来。

  为首之人自然是刘仁轨,跟在刘仁轨身边的人,则是被他缉拿的小泉十一郎。

  做为倭国境内的权贵家族,小泉家族在被清理一番之后,小泉十一郎就成了忠实的大唐派。

  “刘大人,前面不远就是冈山县了。”

  小泉十一郎一脸笑容的为刘仁轨介绍道,“我们倭国最大的银矿,就在这里了。”

  刘仁轨点点头。

  在攻下了舒明天皇的皇宫后,他们便对倭国的权贵们进行了简单的处理。

  听话的一波,不听话的一波。

  然后,就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了。

  根据他们在倭国国库搜查,和卷宗中查明,冈山县的银矿很大,产量也很惊人。

  从开挖至今,始终保持着每年近乎五十万两银子的出产,且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枯竭的迹象。

  随着刘仁轨等人顺利的抵达冈山县,冈山县的县令,已经在县城外等待着了。

  “冈山县县令井边合一,见过大唐刘将军。”

  刘仁轨目光默然的看着躬身而立的井边合一,又看了看他带来的那些官员们,淡然道:“这就是你们的态度?”

  井边合一等人愣住,迎着刘仁轨冷漠的目光,像是想到了什么。

  噗通。

  众人齐齐跪下。

  “罪臣井边合一,率冈山县一众,恭迎天朝上将,请将军手下留情。”

第459章 投诚,从压榨百姓开始

  井边合一跪在地上,心中有些打鼓。

  都说大唐是礼仪之邦,他也足够诚心诚意了,但是对方还觉得不妥,甚至有杀了他们的想法。

  但是,这可是冈山县啊,最大的银矿所在。

  他们来此不就是为了银子的吗,他们不需要我们帮助开采银矿吗?

  “起来吧。”

  终于,刘仁轨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

  这一刹那,井边合一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从地上站起来,井边合一感觉自己的后背,都在刚才一瞬间,被冷汗打湿了。

  “井边合一前面带路。”

  小泉十一郎笑着开口道:“刘将军要检查一下银矿。”

  井边合一不住点头,“好好好,刘将军请跟我来。”

  井边合一等人前面引路,同时余光不断的看向身后的刘仁轨等人。

  想要套套近乎,但却感觉刘仁轨始终冷冰冰的,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实际上,刘仁轨却是在提防着他们。

  虽说这些人与小泉家族有些交情,也听从小泉十一郎的命令,但是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二五仔。

  若是这里面有人打着投诚的旗号,突然对他下黑手的话,那他不就惨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县南的银矿,引起不少百姓的注意,同时也令许多人,人心惶惶,坐立不安。

  这座银矿开采已久,各种设施齐全,但是因为交战的缘故,已经停止了开采,同时还有不少人早以逃离,驾船出海了。

  当他们赶到的时候,竟是看到不少人,偷偷装着银矿逃离。

  对此小泉十一郎二话不说,就命人将其拿下。

  “嚯,竟然敢偷银子,你们好大的胆子!”

  小泉十一郎一脸凶煞,“你们知不知道,现在这些银子,都是大唐的了?你们这么做,分明是盗取大唐财富!”

  “来啊,把他们全部砍了,脑袋挂起来,以儆效尤!”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

  “我们只是为了吃个饱饭而已……”

  一群偷银矿的盗贼,被一名名士兵斩杀了。

  这些士兵自然不是刘仁轨带来的,而是井边合一培养起来的。

  人数并不是很多,只有百余人。

  刘仁轨只是看了一眼,井边合一便急忙解释道,“将军,下官培养这些人为的是保证银矿的安全……”

  小泉十一郎:“看起来也并不安全。”

  井边合一有些尴尬的陪笑道,“毕竟银矿太大了,若是平日的话,到还能够看管的住,眼下……”

  刘仁轨摆了摆手。

  井边合一说那么多,无非是担心,这些盗贼的出现,会影响到他的脑袋罢了。

  “前面带路。”

  “是!”

  井边合一急忙带着刘仁轨,来到了下方的开采,冶炼营地。

  相对与开采的区域而言,冶炼的地方就小了很多,而且,地面上还零零散散的,散落着不少的碎银子。

  看起来像是冶炼出来的银子,在发生动乱之后,被这里的人哄抢而去。

  大额的银锭被抢走了,散落的碎银,自然也就没有人在意了。

  刘仁轨蹲下身子,从地上捡起了一块碎银查看,品质比起大唐的银子而言,自然是差了许多。

  “工艺还是不够。”

  刘仁轨摇了摇头,不过这个问题倒也不是太大。

  毕竟,长安那边已经送来了消息,各部们的人,都在前来倭国的路上。

  而且。

  提炼出来的银子,也不是用在大唐,质量差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寻常时候,这里需要多少人才能运作?”

  “回将军,正常情况下,需要五千人方才可以正常的运作这座银矿。”

  井边合一毕竟是负责银矿的主事人,对银矿的事情极为清楚,“三千名旷工负责银矿的开采,一千五百人负责冶炼,五百人负责运输。”

  “不过因为此前的大战,导致大家听到风声后都跑了,目前冈山县境内,也不过几千人罢了。”

  刘仁轨:“都跑了?”

  井边合一点点头,“大多都是驾船出海避祸了。”

  “你为何不跑?”

  刘仁轨忽然笑眯眯的看着井边合一,问道:“是因为不怕么?”

  井边合一苦笑着摇了摇头,“下官就算是想跑,又能够跑到什么地方去?”

  “做为银矿的主事人,可是有不少人盯着下官的脑袋。”

  “若是下官还留在这里,和同僚们相互照应一下,到还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可若是驾船出海的话,怕是会被他人当做鱼肉。”

  一座银矿的主事人,手里面能没有银子么?

首节 上一节 738/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