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732节
这个念头在李承乾的心中一闪而过。
我可是要成为万王之王的男人!
那么。
倭国的银矿,金矿,怎么处理?
六部都想插手,显然是不愿意屈居他人之后。
工部开采,户部承办,兵部驻守,这三者还容易安排。
那剩下的礼部,刑部,吏部……
李承乾逐渐的有了眉目了,脸上露出了笑容,拿起纸笔,快速的写下了自己认可的方案。
如此一来,六部尽皆可安排人手去倭国办事儿。
而且。
自此之后,倭国的一切都在大唐的掌握中。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还是照葫芦画瓢比较简单啊。”
“召六部尚书入宫觐见。”
“是!”
很快,六部尚书纷纷抵达御书房。
李承乾也不废话,把自己定下的安排,交给了他们查看。
“这是朕思忖后定下的六部人员划分大纲,诸位爱卿看看可行否。”
李靖等人纷纷凑上前,查看起来。
由吏部挑选适合的人才,去倭国治理疆土,由兵部安排人手负责边疆安全,由礼部安排官员前去教化,由工部安排人手……
如此细看下来,六部尽皆在倭国出工出力,没有多少的偏袒,六部尚书纷纷点头,如此可行啊。
李靖笑道:“若是按照陛下这般划分下来,这倭国理应更换名称了,如西域都护府一般?”
戴胄点头附和:“李大人言之有理。”
李承乾沉吟道:“之前在西域安置了西域都护府,这倭国自然要改名了,至于适合的名称,诸位爱卿不妨考虑一下?”
段纶:“不如就叫东瀛都护府好了。”
戴胄:“那还不如叫东海都护府呢。”
豆卢宽笑着开口道:“无论是东瀛都护府还是东海都护府,其都是大唐治下一隅之地。”
侯君集笑道,“若是以其名称建府,日后倒是方便一些。”
段纶点头:“侯大人言之有理。”
李承乾沉吟着点点头,“那就改名东瀛都护府,至于谁比较适合出任大都督一职,诸位爱卿不妨细细商议一番,三日内拿出详细的章程可好?”
“臣遵旨。”
如今,六部的利益都已经安排妥当,至于这个大都督是谁来担任,自然是要适才选拔了。
若真是依靠着利益推荐上去,却做不出任何的成绩的话,到时候自然是要清算一二的。
如西域都护府的郭孝恪,此人不但领兵有方,对待朝廷的安排,更是严格执行。
若是挑选,也应当是如他这般的人物。
“时候不早了,诸位爱卿且回去休息吧。”
处理好了六部人员划分一事,李承乾笑着拿起了茶杯,这个头痛的问题解决了,也可以好好的休息了。
六部尚书纷纷起身告辞,先后离开了御书房。
“陛下,今夜要去皇后娘娘那边么?”
“不了。”
李承乾摆了摆手,起身看向外面的天色,“太上皇睡了没有?”
“回陛下,太上皇最近一段时间,看书看的很晚,这个时候应当还没有睡下。”
“那就去大安宫吧。”
李承乾随口道,“朕还有许多事情,想要请教太上皇。”
第455章 我不服,我要见太上皇
不过三日的光景,舒明天皇被扭送到了长安。
当舒明天皇出现在太极殿内的时候,众多大臣看向他的目光,不免的多了几分的冷嘲热讽。
一个弹丸岛国,竟然敢杀他们大唐的使臣,简直是自寻死路!
“倭国国君舒明天皇,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舒明天皇……”
李承乾一脸玩味儿的说道,“你这个名头倒是极大。”
舒明天皇:“再大的名头,却也挡不住大唐的雄兵。”
礼部官员冷笑道:“既然知道我大唐雄兵势不可挡,为何要杀我大唐使臣?”
“是那崔巍无礼在先!”
舒明天皇冷声道,“若非此人行为放荡,我为何要杀他?”
“放屁!”
吴思远大骂出声,“崔大人是何许人也,怎么会看上你的皇后妃子?”
“陛下,恕臣直言,倭国的那些女人,一个个打扮起来,如同鬼魅,莫非是崔大人了,就算是在场的任何人都看不上!”
“……”
吴思远这话一出,不少大臣们,面色有些古怪的咳嗽了起来。
虽然……
但是你这也太直接了吧?
舒明天皇一脸怒色:“事实如何,你吴思远岂会不清楚?”
“当初便是你们协助与他,让他潜入了后宫之中,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若非如此,你们为何在我抓了崔巍之后,第一时间从倭国逃离,还不是做贼心虚!”
“可笑,可笑至极!”
吴思远嗤笑连连,“如若真的如你所说的话,为何不在第一时间,上书陛下,请陛下决断?”
“反而第一时间抓了崔大人,将其投入大牢之内!”
“这是为什么?”
“还不是想要屈打成招!”
舒明天皇都被气笑了。
什么没有上书大唐皇帝,请大唐皇帝治罪?
问题是他写的信能送到大唐吗?
“那封信早就被你们给烧了!”
舒明天皇愤怒道:“你们与那崔巍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现在反倒是污蔑我了?”
吴思远双手一摊:“陛下,您听到了,诸位大人都听到了吧。”
“若是他写给陛下的书信,下官究竟有多大的胆子,敢把这封信给烧了?”
“明明是他没有写,把一切的罪责,都推脱到了我们的身上。”
“分明是在为他的无耻行径找借口!”
“陛下!”
“臣私以为,当将其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让其他诸国都知道,杀害我大唐的使臣,究竟是什么样的结果!”
那可不行。
若是真把他给杀了,挫骨扬灰的话,以后还有谁会对大唐使臣动手呢?
李承乾沉吟着缓缓开口,“诸位爱卿不妨就此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礼部尚书率先出列,“陛下,臣以为倭国如此不敬我天朝上宗,杀害我朝使臣,使得两国交兵,都是此人的过错。”
“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我大唐素来以和为贵,礼待万邦,所以,不如将其贬为庶民,就此流放岭南罢了。”
舒明天皇:“???”
“我是倭国之君,而非大唐之臣!”
“为什么要把我流放岭南?我不服,你们这是有意为之!”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