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698节

  段纶点点头,“此物之玄妙,工部已经召集了全国各地,近乎五十人的顶尖研究团队,正在苦苦钻研此物。”

  “他说这东西放在了车辆上,可使得车辆日行两千里!”

  李世民抬手指向了苏尘,一脸严肃的看着段纶说道,“段纶,你与朕说说,这种事情现实么?”

  段纶犹豫着看了看苏尘,又看了看李世民,方才说道:“这个,微臣也不清楚其具体的效果,这一切还是要等待那些师傅们,将蒸汽动力装置做出来了之后,才能够有个具体的参考。”

  听到这话,李世民便忍不住的笑了,“原来这些不过是你的夸大之词罢了。”

  苏尘耸了耸肩,“太上皇信或不信,与我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顿时被噎的不轻。

  好嘛。

  我们还在确定此事真伪,你却直接把这个命题给掀了。

  李世民冷笑一声,“朕就看看,这东西是否如你所说的那么厉害!”

  “段纶。”

  “臣在。”

  “朕命你回去之后,让那些师傅们,日夜加班,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蒸汽动力装置做出来。”

  李世民的话,顿时令段纶有些为难了。

  “回太上皇,这段时间来,大家一直在忙活着……”

  “必须尽快。”

  李世民冷声道,“朕就要让他看着他的东西说不行!”

  段纶苦笑着点头,“微臣遵旨,定加班加点的将此物赶制出来!”

  一听这话,苏尘顿时乐了。

  要是这样的话,算不算是李世民间接促成此事?

  “嗯……”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那朕就等着看,如何在七八日的光景,抵达流鬼国!”

第433章 本地的国家实在是太没有礼貌了

  “太上皇还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啊……”

  回去的路上。

  苏尘一脸笑容的看着李承乾说道,“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他会让段大人,加快速度赶制蒸汽动力装置。”

  “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吗?”

  李承乾同样一脸笑容,“段纶那边加快动作,提前制作好了蒸汽动力装置的话,我们便可以将其放置在车辆上,安置在战船上。”

  “同样的路程,我们便可以省去此前一倍,乃至数倍的时间。”

  “无论是出兵还是增援,对于接下来的计划,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苏尘点点头,这是自然。

  只要蒸汽动力装置做出来了,他们便可以着手打造蒸汽火车了。

  相对与主要动力来源的动力装置而言,打造火车的难度,可就小了很多。

  同时,在铺设铁轨的同时,也会极大的增加劳动的人口数量,就业机会,将大唐的发展速度,在度提升一倍。

  “苏定方与刘仁轨那边的新军操练,已经进入了尾声了,战船的改造,也已经完成。”

  “我已经抽选好了适合的人员,将会在几日后前往倭国。”

  闻言,苏尘顿时笑了。

  一旦使臣前往倭国,那么接下来的行动,就自然而然了。

  “这究竟是哪个不怕死的使臣,这么主动的前往倭国?”

  “崔氏的人,说出来你也未必认识。”

  “崔氏的?”

  苏尘有些惊讶,崔氏的人竟然会主动接下这样的任务。

  是不怕死吗?

  还是想要重新走入李承乾这位新皇的眼中?

  李承乾看着前方的宫门说道,“我就不送你了。”

  “好。”

  苏尘点点头,挥了挥手,走出了宫门。

  相对与局外人的苏尘而言,段纶可就为了难了。

  谁知道今晚宫中赴宴,竟然会碰到太上皇,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

  谁不知道整个工部,上到他这位尚书大人,下到制造局的匠人,一个个都忙的恨不得能分身出来,加快赶工进度。

  可即便如此,太上皇还给他们增加了游戏难度。

  他又能怎么办呢?

  认命吧。

  当晚,工部尚书留宿制造局。

  ……

  新年的气氛是欢快的,高兴的,尽管这两日天公不作美,时不时的有朵朵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但仍就是抵挡不住,百姓们过年的热情。

  除了工部的人外。

  永安码头。

  崔仁师,崔君肃,默默的看着面前的族人,崔巍!

  乃是崔氏旁系偏支,但是他接下了出使倭国的任务后,他这一支就从偏支逐渐的走进了崔氏的主脉中。

  “成仁,一路保重。”

  “叔父放心,此去倭国,在未抵达之前,我是不会死在半道上的。”

  相对与一脸严肃的崔仁师二人,崔巍倒是显得十分的平静,且带着几分跃跃欲试之感。

  似乎此去倭国,并不是主动求死,而是去了什么好玩的地方。

  崔仁师叹了口气,没有多说什么,崔君肃上前拍了拍崔巍的肩膀,“此事不论成或不成,你这一支都将迁入主脉,祖祠。”

  崔巍深深一躬:“谢叔祖。”

  这时,负责崔巍安全的侍卫走了过来,“大人,都准备好了,何时出发?”

  “出发!”

  崔巍再度躬身,“二位保重。”

  “保重。”

  崔仁师二人目送着崔巍上了船,随着船只杨帆启航,他们都知道,崔巍这一次去,十死无生。

  不过这是他的选择。

  崔仁师叹了口气,“大势不可违,如今,我们也只能顺势上船了。”

  崔君肃平静道:“失败一次就足够了,这次虽说是以崔巍的性命为代价,重新走入朝堂,但终就还是不够。”

  “如今新学已经全面铺开了,各地学子也都纷纷崭露头角,要不了多久,大唐将人才济济。”

  “趁着现在你我还有些许话语权,尽可能的拉拢一些人才吧。”

  崔仁师默默点头。

  启蒙新学就像是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其光虽弱却势不可挡,一旦如日中天,便可光照四洲。

  从之前的山南道学子,再到如今各地不断涌现出来的诸多才子,已经让他们这些世家们感觉到了深深的恐惧。

  都说寒门无贵子,可是当今陛下却给了他们晋升的渠道。

  剩下的……

  自然就是那些才子们的彼此厮杀,踩着对方的肩膀,一个个的踏过独木桥了。

  他们世家中人能做的,就是在这些学子,才子们还未完全成气候之前,尽可能的拉拢投资,彼此亲近,而不是疏远敌视。

  “走吧,我们该回去教书了。”

  ……

  太子居。

  苏尘穿着锦袍,坐在院子里,享受着难得的正午阳光。

  随着新年的过去,天气逐渐回暖。

  虽说还有些寒冷,但总好过了之前的寒风彻骨。

首节 上一节 698/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