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676节
戴胄摇了摇头,“陛下,不能再提了,若是再提价的话,他们怕是不会想法购买,而是下阴招了。”
一支单发火铳的报价,戴胄毫无人性的要价一千两纹银,即便是对于大食国这样的强大王朝而言,都是天价了,更何况是其他的小国?
如吕宋,高丽等小国,想要购买火铳,但是以他们的国力,能够购买几百支火铳就已经是极限了。
大食国强也不过是购买了一千支火铳罢了,再多的火铳他们是想要,但是却没有足够的钱财。
段纶附和着点点头,“陛下,我们制造局打造一支火铳,成本也不过才十两银子左右,售价一千两纹银,已经是十分暴利了。”
甚至段纶相信,若是欧德,禄东赞等人知道,他们打造一支火铳的成本这么低的话,怕是要直接骂娘了。
十两银子的火铳,你丫的卖我一千两?
怎么不去抢啊!
李承乾点点头,“那就这么办吧,为了表示我们友好的诚意,可以适当的赠送一些子弹给他们。”
戴胄顿时笑了,陛下果然是和苏尘相处久了,这种生意手段也是十分精通。
相对与一千两银子一支火铳而言,那些子弹完全可以当做是赠品。
毕竟这些子弹打造的难度极低,即便是吕宋高丽这样的小国,在查看了子弹的造型后都可以轻易的打造出来。
这些火铳一旦售出,国库内的可用之财必然激增。
有钱了,自然要想着如何将其花出去。
“眼下年关将至,朕寻思着,给诸位爱卿多发点俸禄,过个肥年。”
李承乾笑着开口道:“正好户部做了一单大生意,国库里面有的是钱。”
面对李承乾的提议,高士廉却是摇了摇头,“陛下不可如此铺张浪费啊。”
李承乾:“申国公,朕只是想给大家发点钱而已。”
房玄龄笑道:“陛下,申国公应是担心,陛下给官员们的待遇太过优渥,导致官员们懈怠了工作。”
应该不至于吧?
李承乾皱了皱眉,“此话从何说起?”
高士廉捋须笑道:“陛下是因为湖州的事情,所以想要给大家涨俸禄,借此高薪养廉,让文武百官们,都恪守本分,一心为公?”
李承乾点点头,“是有这样的想法。”
高士廉:“那陛下就更不应该普遍涨俸禄,而是应该择优而赏。”
“虽说眼下户部是做了一笔大买卖,国库充盈,但是谁也不知道来年如何!”
“一旦来年碰到了灾荒什么的,国库内定然拿不出足够的钱财,来保证百姓们的生活。”
“其次,陛下今年涨俸禄,明年是不是也要按照今年的俸禄发放?”
“可若是来人国库没钱了,陛下如何发放?”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陛下仁慈,想让文武百官都能体会到,但却不可如此大范围的涨俸禄。”
李承乾若有所思,“是朕将此事想的简单了。”
房玄龄笑道:“陛下能有此心,想来百官们知晓了,定会感激涕零。”
李承乾摆了摆手,“那不妥,既然国库富了,自然是要做一些事情。”
“房相。”
“方才申国公提及,可择优而赏,朕觉得可行。”
“今年各地官员审查考核,要严格审理,认真处理政务,善待百姓之人,即便是官职短时间内无法提升,但却可以格外恩赏。”
“陛下圣明!”
房玄龄笑着点头道:“既然陛下有此想法,微臣定安排下去,将近年来一心为民做实事的官员,尽数整理出来,格外恩赏。”
长孙无忌拍手笑道:“陛下此举一旦行使,定然会让那些一心为民者,成为官员表率,人人效仿。”
一听这话,李承乾眼前一亮,“对,朕就要让他们成为表率!”
“不仅要格外恩赏,还要让他们的事迹,在大唐境内传开!”
“届时,将会有天下报社,将这些官员的事迹,全部撰写下来,让大唐的百姓们都知道,有多少为他们真心办事儿的好官!”
高士廉捋须笑道:“陛下英明,实乃大唐之福。”
房玄龄等人也是一脸笑容的纷纷称赞。
一旦此事形成了规章制度,定然能够让无数有识之士,一心为民者脱颖而出。
大唐必将蒸蒸日上。
“当然。”
李承乾笑了笑,“那些鱼肉百姓,贪赃枉法的官员,也要一一的记录下来,让百姓批判!”
“此事就劳烦诸位爱卿,细细思索一番,拿出一个合理的章程来。”
“臣遵旨。”
第418章 考核?内卷!
随着马涛等人被拉下马,湖州,台州,越州等地的官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剧烈的波动。
但因为有苏尘坐镇,倒也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
即便是有许多人,对苏尘如此做派十分的不满,但也仅仅局限与私下讨论,谁也不敢正大光明的说出来,深怕那一天,徐齐庄就带着人出现在了他们的府外。
除此之外,他们纷纷上书弹劾苏尘的事情,也因为一道道旨意的落下,让这些人郁闷至极。
弹劾苏尘不成,反倒是被一顿斥责。
这让许多官员逐渐的认清楚了事实,那就是老老实实的做好分内的事情。
若是还想着贪污受贿什么的,那可就得小心一些了。
除此之外,听说因为此事,长安那边传出消息,陛下将会对各州各府的官员进行考核。
若是一心为民办事儿的官员,将会得到一定的赏赐,并且传报天下,名利皆收。
若是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的人,也将会被全部拿下,登报批评。
关于此事什么时候施行,什么时候开始考核,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许多的官员都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以后做事的时候,要愈发的小心了!
一不小心留下了把柄,证据的话,就不单单是革职查办,还极有可能会受百姓唾弃,遗臭万年!
当然,这样的消息,对于很多正直的官员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以前打压他们的人,现在都要考虑考虑,如何自保了,如何在这一次的考核中顺利的通过,又怎么会有时间,在给他们穿小鞋呢?
湖州,大雪。
苏尘紧了紧身上的衣服,看向熊熊燃烧的火炉仍旧是感觉有些寒冷。
或许是因为湖州多是水路的关系,又或者是因为靠近东海?
总感觉不如长安城暖和一些。
外面,徐齐庄带着金勇大步走来,不断的抖落身上的积雪,方才进了门。
“苏大哥。”
“这次威风了吧?”
徐惠轻哼一声,对徐齐庄此次的事情处理,却是有些不舒服。
总感觉,他是在狐假虎威。
徐齐庄嘿嘿一笑,从袖口中拿出了一份名单,递给了苏尘,“苏大哥,这是我们遍访湖州二十家船坞,上百位老师傅后,最终定下的名单。”
“坐下说话。”
苏尘笑着接过名单。
徐齐庄嘿嘿一笑,坐在了火炉边,身上的寒冷,散去了不少。
徐惠倒了一杯热茶递给了徐齐庄,看向徐齐庄的目光,也不由的变了几分。
虽然是有点狐假虎威的样子,但是徐齐庄像是在用心做事情。
“这名单上面的师傅们,都是在船坞内,造船已久的老师傅,个个经验老道。”
“而且,根据我们的询问与探查,在报出这些老师傅的名字的时候,许多船坞的师傅们,纷纷点头符合,对其格外尊敬,可见他们的能力,毋庸置疑。”
“随后我们便一一拜访了这些老师傅,除却一些年纪大一点的老师傅外,其他的师傅大部分愿意前往长安城,为战船的改造,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苏尘笑着放下名单,“做的不错。”
徐齐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都是勇哥他们帮衬,不然我可能做不到这种地步。”
金勇咧嘴一笑,冲着徐齐庄挤了挤眼睛。
徐齐庄:“……”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