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636节
“你不知道,这家伙就是这么个性子,若是有什么新发现,布置不喝也得给它弄出来。”
段纶笑着解释道,“我估摸着,以他的性子,三五日之内,这改良后的连铳,应该就有雏形了。”
“……”
苏尘无言。
或许这就是科学家的特性?
不过想来,有了设计方案后,连珠铳应该是难不住制造局内的诸多师傅们了。
若是冯宝军给力的话,简易的加特林,也要搞出来了。
到时候。
这些东西普及到了军队之中,还有哪个强国能够抵挡住大唐的征伐?
没有,没有一个!
“对了……”
段纶这个时候方才想起来,“苏先生来制造局,应该不仅仅是查看火铳的吧?”
苏尘含笑点头,“昨日罗斯汉请我饮酒,询问能否购买火铳一事,于是我便前来看看了。”
段纶皱眉道:“国之重器,怎可售于他人?”
“不妥不妥!”
“苏先生可曾答应了?”
“没有。”
苏尘摇了摇头,微笑道:“我倒是觉得,这事儿可以谋划一下。”
“谋划?”
段纶的脑袋上冒出了一个问号。
这种事情有什么好谋划的?
第393章 曲辕犁,多说爱听
大食国很强。
做为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其强大的生命力,从建国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即便是放到一千年后,洪秀全也是凭借着这一手政教合一,打造出了拜上帝教,以风卷残云之势,快速崛起。
虽然最后太平天国灭亡了,但却足见其制度的强大之处。
是以在圣战的旗帜号召下,他们四处征战,快速壮大。
若不是有大唐驰援波斯的话,如今的波斯,已经是大食国的一片疆土了。
如今,大食国的大军,虽然是被大唐的援军,暂时的击败了,但是大食国必定会卷土重来。
否则,阿罗憾又何必在刚刚成为波斯国王后,就迫不及待的亲自来长安,想要购买火铳呢?
此事需要好好合计合计,暂时不急,目前最重要的是李承乾的登基大典。
“是啊。”
苏尘笑了笑,“谋划谋划,说不定就有点用处了。”
段纶摇了摇头,表示听不懂苏尘在说什么。
当然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苏尘紧随着拿出了一张纸,递给了段纶。
段纶挑眉接过了纸张,打开一看,就见上面画着一个犁具。
“这是?”
“曲辕犁。”
“曲辕犁?”
段纶呢喃着,目光死死的盯着画卷,“这是你最近想出来的?”
“单从外表上确实是和直辕犁大不相同……”
苏尘笑道:“这是自然。”
“曲辕犁与直辕犁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受力点的不同。”
段纶目光看去,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苏尘解释道:“直辕犁的缺点是在牛的牵引下,犁铧受到向上的分力较大,不利于深耕,或者需要压辕人来调整力度。”
“所以在耕作的时候,很难深耕的同时,压辕人的力气消耗较大,这也就导致了,很难在耕种时节大面积的开垦农田。”
段纶有些惊讶的看着苏尘,似乎是没有想到,苏尘对于犁具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心得。
苏尘:“但是曲辕犁不同,最大的改变在于犁辕及犁槃,犁辕由最初的直杆变成向下弯曲,使犁辕的受力点更贴近地面,更有利于深耕。”
“犁槃跟牵引牛的绳索结合,使牛跟犁的配合度更高了,便于转弯。”
“另外,犁梢通过犁底跟犁铲相连,可以更好的控制耕地的深度及宽度,上抬犁梢时犁铲向下,翻耕较深,耕垄相对较窄,下压犁梢时犁铲向上,翻耕较浅,耕垄就相对宽一些。”
“在省时省力的同时,还可以保证耕垄的深浅,宽窄,满足各种谷物的种植。”
段纶听了双眸放光,若是此物真的如同苏尘说的这么好,那大唐的耕种面积,岂不是又可以得到提升?
“当真如此?”
“千真万确。”
苏尘笑道:“段大人若是不信的话,大可以安排匠人们依次打造出来,送去田地里面试一试,一验便知。”
“好好好。”
段纶哈哈大笑,“我怎么会信不过你呢,只是这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大唐疆土辽阔,但耕种面积却并没有远超前朝,若是此物神效显著,大唐的耕田,粮食,必将远超前隋。”
大唐在李世民继位之后,不断开拓进取,确实是打造出了一番盛世的景象,也被无数后人推崇。
但是,在贞观之治被世人所熟知的同时,却是很少有人注意道隋朝!注意道隋文帝杨坚的开皇之治!
自杨坚登基称帝后,励精图治,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整个隋朝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盛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百姓的民生问题!
相对与大唐的贞观之治来说,隋朝的耕田,粮食产量,都远远的超过大唐!
这也是为何段纶有此感叹的原因。
苏尘:“待太子登基称帝之后,希望此物能够与太子大赦天下,一起出现在各州各府。”
段纶愣了一下,旋即拍手叫好,“妙妙妙啊,苏先生,单凭此物,你便足以名垂青史了!”
“你放心,这图纸放在我这里,我保证,在太子登基之后,曲辕犁将会送往各州各府!”
苏尘笑着摆了摆手,“什么名垂青史不名垂青史的,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若是真想名垂青史的话,苏尘何须如此费时费力?
只需要去找起居郎,又或者跑去坊间大喊几声,李承乾的腿是我创的……
这流传下去,不比野史还要野?不比名垂青史更牛逼?!
段纶大感欣慰,“太子能得苏先生,真如高祖得张良。”
苏尘:“段大人,你要是这么说的话……”
“怎样?”
“多说点,我爱听。”
“……”
段纶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那还是算了,我还是尽快把此物送去赶制,否则怕是时间来不及了。”
“苏先生,我就不不送你了。”
“不必。”
苏尘笑着摆了摆手,离开了工部。
……
东宫。
李承乾正在聆听唐俭的汇报。
“新罗,百济,高句丽,倭国……等诸国已经派遣使臣,抵达长安城,贺新皇登基。”
“还在途中的有波斯国国王阿罗憾,大食国使臣欧德,吐蕃使臣禄东赞等。”
“其中波斯国王阿罗憾,亲自带队前来长安,恭贺太子登基,如今已达陇州。”
李承乾嘴角微扬,“波斯竟然放任着大食国的使臣来长安了。”
唐俭笑道:“波斯国如今国力衰弱,全凭着国王阿罗憾撑着,若非此前太子派兵驰援波斯国,如今的波斯国已然成为大食国的疆土了,又有多少能力阻拦大食国的使臣队伍?”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