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52节

  虽说今天损失了几两银子的成本,但是来日必将收获一波泼天富贵。

  当然。

  要提前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长乐公主未必会提刀砍他,但李雪雁郡主是真敢提刀砍他,倒也未必打得过金勇和王玄策,只是李二那边就不好说了。

  苏尘伸了伸懒腰,命人上了杯茶,刚拿起茶杯喝一口,就见孙强过来了。

  “呦,这不是东宫的孙强大人么,好久不见啊。”

  苏尘目光在孙强的身上打量着。

  这两天不见的,孙强整个人更显瘦削,活脱脱一副细狗的模样。

  做个俯卧撑,都能把自己扇感冒了。

  “也没有几天吧?”

  孙强有些心虚,“再说了,让我去接近周放,不是公子你的主意嘛!”

  苏尘点点头,身子向后一仰,“这个时候过来找我,是套出了什么重要消息了。”

  “没钱了。”

  “……?”

  苏尘愣了一下,目光缓缓的落在了孙强的身上。

  两天时间,你丫的花了百两纹银?

  “公子……”

  孙强尴尬的低着头,“您不知道,周放五毒俱全,那点银子根本不够用啊。”

  苏尘叠起了折扇,“我要听的是这个?”

  孙强抓着脑袋,想了片刻后,忽然一拍脑门,“对了公子,倒是有一个重要的消息,我都差点被你吓忘了。”

  “什么消息?”

  “我在和周放喝花酒的时候,听人说今天来找你麻烦的孔司业他们,是岑文昭搞得鬼。”

  

  “岑文昭?”

  苏尘点点头,这个倒是有所预料。

  “还有呢?”

  “没了。”

  “……”

  苏尘捏了捏折扇,面无表情的看着孙强。

  孙强急忙开口:“公子您放心,我已经成了周放的生死至交了,只要再给我三百两银子,我一定可以把周放肚子里的秘密给掏出来!”

  哆哆。

  苏尘敲了敲桌子,思索着此事的可行性。

  “苏旺,给他拿三百两银子。”

  “是!”

  “谢公子!”

  苏尘抬手打断了孙强,“别急着谢,银子给你了,要是这事儿做的不漂亮,那就别怪我了。”

  孙强面色一正:“请公子放心,不论周放肚子里面有什么惊天的秘密,这次我保证给您搜刮的干干净净,半点不留!”

  “去吧。”

  孙强点点头,接过苏旺递来的银子,混在人群中离开了闻香来。

  苏尘收回目光的时候,就见金勇衣衫不整,朝着孙强的方向张望了两眼,快速的走进了闻香来。

  “公子,方才可是孙大哥回来了?”

  “嗯,回来要钱的。”

  苏尘叹了口气,指了指金勇的衣服,“怎么搞的?”

  “嗨,别提了。”

  金勇大感晦气。

  明明是他把孔惠元送去就医了,结果那些读书人,竟不准他离开。

  他当时就不乐意了。

  但偏偏,这些人大多是国子监的,又不能动手,只好面对这一众书生的唾弃中,仓皇逃了回来。

  “对了公子。”

  “方才回来的路上,我遇到了府上的下人,有一份信说是给您的。”

  金勇拿出信件,放在了桌面上。

  上有苏尘亲启四字。

  “这封信从哪里来的?”

  “河东道。”

  苏旺一脸喜色,“这定然是苏禀公子给你的回信。”

  苏尘笑着点点头,拿起信件拆封。

  “见字如面,展信舒颜。”

  “在下苏禀久闻苏尘公子之名,神交已久,可惜缘锵一面……”

  书信并不是很长。

  但一番看下来,除了商业互吹,个中辛劳外,就剩下了四个字。

  人在路上。

  “苏禀公子在信中说了什么?”

  “人来了!”

第41章 此人做事不计后果

  苏尘怒怼孔惠元的事情,随着众人四散而去后,很快传遍了长安城。

  有人说他离经叛道,歪理邪说,也有人说他言之凿凿,怼的孔惠元心虚无法辩论,才会气急攻心。

  究竟是孔家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还是苏尘歪理邪说只为名利,谁也说不清楚。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断定,苏尘狂生的名头是彻底坐实了。

  魏王府。

  李泰姿态端正,手中的毛笔,在一尺见方的宣纸上,缓缓移动。

  一个“青”字逐渐呈现在纸面上。

  随着毛笔的移动,“争”字即将完成的时候,右手却不觉的抖动了一下。

  一个上好的“静”字,瞬间被毁去了大半。

  李泰皱眉放下了毛笔,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王爷。”

  “进。”

  “启禀王爷,今日辰时,苏尘接管的闻香来重新开业,以孔司业为首,近百名国子监学生,齐赴闻香来,质问苏尘为何言语羞辱圣人之家。”

  李泰坐下,拿起了茶杯,嘴角含笑。

  “苏尘不但当面承认了此事,更是言称至圣先师传下的六艺孔司业等人还剩下多少,他可以以一敌十。”

  “随后,苏尘对孔家所做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陈述列举,颇有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名,致使孔司业气急攻心,吐血晕厥了过去。”

  “???”

  李泰拿着茶杯的动作僵硬在半空中。

  孔惠元带人去质问苏尘讨要说法,结果……

  就这?

  平白被人骂了一顿,毫无还嘴能力,反倒是自己被气的怒火攻心,吐血晕厥??

  孔惠元在搞什么?

  为什么不还口?

  孔圣当年周游列国,与各国大儒争辩,怎么到了你这一代,就不成了呢?

  还是说,苏尘所说的事情,大抵是真的,以至与孔惠元无力反驳?

  若是前者的话,只能说孔惠元学艺不精,若是后者,不但孔惠元一败涂地,孔家声誉更是降至谷底。

首节 上一节 52/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