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503节
苏尘挑起了眉头。
陛下还未去九成宫的时候,就曾派人前往高昌,质问高昌王为何阻绝西域诸国前来进宫。
现在竟然拒绝前来长安解释,并和西突厥联手共同讨伐伊吾?
高昌王是老寿星上吊呢?
孙强:“高昌王和西突厥联手讨伐伊吾焉耆做什么?”
苏尘看了孙强一眼,解释道:“颉利被灭后,大多中原人去高昌,伊吾,焉耆。”
“伊吾先是向西突厥称臣,随后又摆了西突厥一道,向大唐称臣。”
“陛下召中原人回唐,但高昌王不放人,焉耆告密,西突厥想要找回面子,高昌想要人口土地,顺便报个仇,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孙强顿时恍然。
苏尘问道:“太子怎么说?”
陆飞:“焉耆与大唐素来交好,伊吾又向大唐称臣了,加之高昌王不臣在先,太子决定派兵,驰援焉耆伊吾。”
这倒也情理之中。
“还有……”
“还有什么?”
“还有太子希望公子此次能够随军出征。”
第316章 父亲血脉不允许我贪生怕死!
东宫。
于志宁将一份折子放在了李承乾的面前。
“太子,这是兵部送来的,关于王玄策等人去处的折子,请您过目。”
“动作倒是很快。”
李承乾随手拿起奏折查看起来。
上面详细的划分了王玄策与薛礼二人的官职,同时对他们所率领的两千多人也进行了细致的分属。
其中以王玄策和薛礼二人的官职最高。
二人都有领兵的经验,所以二人被任命为六品昭武校尉。
余下之人虽然没有领兵的经验,但是得益于他们对火铳手雷等先进武器的掌握,每个人也都被破格提拔为八品宣节副尉。
当然。
除了王玄策二人之外,余下之人并没有实权在手。
主打一个教导为主。
配合当值的将领,操练一批可用之士。
李承乾点点头,“划分的很详细,安排的也很妥当,让兵部就这么办吧。”
于志宁点头称是,接过了李承乾阅后的折子。
“对于出兵协助焉耆,兵部可拿出了方案?”
“正在商议。”
于志宁犹豫了一下,“太子当真想安排苏尘前往?”
李承乾笑着说道:“为何不可?”
于志宁:“太子,苏尘终究是没有任何的官职在身,此前随太子去苏州赈灾的时候,倒是可以说是太子的谋士。”
“可是如今大军出动,苏尘将以什么样的身份前往?”
“谋士。”
李承乾笑道,“如孤一般。”
于志宁皱了皱眉,“可是兵部那边对此事争议颇大。”
一个不懂得军事的人,却拥有着极为惊人的权利,这对于任何一支军队而言,都是难以想象的灾难。
君不见史书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无辜之名?
李承乾一副早已预料的模样,“有争议是必然的。”
“之所以想要安排他去焉耆,实则孤也有一定的私心。”
“私心?”
“不错。”
李承乾叹了口气,“那日之后,民间对于孤的评价毁誉参半,如今焉耆求助,便是一次机会。”
借助此战,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于志宁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太子,即便没有苏尘前往,对付西突厥和高昌王,也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
“不可大意。”
李承乾提醒了一声后,再度道:“这就是孤的第二个私心了。”
“早前我就曾询问过他的意思,是否愿意入东宫帮我,但是他拒绝了。”
“如今……”
“孤想要他漂漂亮的处理此事,并且摆平西域诸国问题。”
说到这里,李承乾调侃道,“他的那些手段在大唐境内无法倾尽全力,但是去了那边就不必束手束脚了。”
“其次,苏州赈灾,西域平乱,这两项功绩,也足以他入朝为官了。”
于志宁恍然大悟。
太子想的不仅仅是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处理好焉耆一事,更重要的是送一份功劳给苏尘。
文可苏州赈灾,武可西域平乱。
这样能文能武的人,被破格提拔,入朝为官,又会有几人反对?
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包容。
君不见,西市商贾万千,不见葡萄美酒夜光杯,汉服胡儿遍地走?
一旦苏尘将此事办的漂漂亮亮的,他在民间的声望,完全足以支撑他踏入朝堂。
甚至不需要太子开口,便有的是人主动推荐。
“可是……”
于志宁犹豫了一下,“他会答应么?”
李承乾揉了揉脑袋,坦白道:“孤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于志宁:“……”
“要不,臣去知会他一声?”
李承乾摆了摆手,“算了,他若是同意那是最好不过了,不同意也就罢了,先把当下之事处理好。”
“太子英明。”
……
太子居。
书房。
苏尘背靠着椅子,目光盯着烛火中的烛花缓缓炸开。
去西域。
当然不可能是去玩的了。
高昌和西突厥的事情必须要解决,除此之外……
苏尘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好端端的,忽然想着让我当官做什么?
沉吟片刻,苏尘起身来到了地图前。
焉耆,高昌,楼兰,精绝……
苏尘手指沿着西域诸国的名字,一点点的划过,而后嘴角扬起了一丝弧度,而后手指将西域诸国全部画在了一个圈里面提笔落字。
安西都护府!
楼兰古国,西域胡姬,精绝女王……
倒要亲眼见识见识了。
呃。
精绝女王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不过在此之前,倒是要把人员备好。
想到这里,苏尘不由的笑了起来,李承乾的安排还真贴心。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