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486节
“还在昭陵?”
李世民愣住了。
天财轻声道:“据侍卫汇报,太子孤身一人坐在文德皇后娘娘的墓碑前,轻声呢喃着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像是哭了。”
李世民沉默不语,看着外面漆黑的天色,缓缓飘落的雪花,长叹一声,“命人送去御寒衣物,太医跟随。”
“是。”
天财当即下去安排。
当他回来的时候,却已经不见了李世民的身影,疑惑之际却听到了一阵阵的哭泣声音。
天财循声走了过去,就见李世民手中拿着一张画像,泪眼朦胧。
“观音婢……”
“高明误会朕了,朕什么时候都没有想过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可是青雀……”
“朕是疼爱青雀,可是朕知道青雀注定与东宫无缘,所以才会想要弥补他的,朕没想过会闹成如今的局面……”
天财默默的退出了甘露殿,并挥了挥手,示意四周的宫女侍卫,尽数退下。
只剩他一个人,默默的守在大殿外。
……
昭陵。
李承乾跪坐在墓碑前,静静的点着纸钱,但却因为风雪太大,导致多次没有引燃,无奈放下了纸钱,默默的看着墓碑。
忽的一缕风雪卷起了地上的纸钱,漫天散开。
李承乾望之失神。
“母后也觉得孩儿错了么?”
“我知道母后也不愿意看到我们手足相残,我知道的,可是我已经给了他两次机会了母后!”
“第一次,他纠集韦灵符,秦英,以入梦之法迷幻称心,让一个男子够引我!此事何等下作?”
“第二次,他与吐蕃合谋,如此吃里扒外之举,念在母后的面子上,我又一次的放过了他,甚至前些日子,我还带着他去了西胡同,为百姓们发放过冬衣物。”
“可是母后,我做的这么多,换来了什么?”
“我不愿意手足相残,可是他却不管不顾,这一次更是纠集数十名官员,要定我一个谋反之罪,要废我太子之位!”
“可一可二不可三!”
“他做的太过了!”
李承乾拿起酒杯,倒满了酒水,放在了墓碑前,随后轻轻的擦拭着墓碑。
“娘,孩儿已经和父亲说了,就在这里等着,看他是要赐白绫还是赐毒酒。”
“他那么爱惜自己的羽毛,应该不会这么做,只会在甘露殿内,等着孩儿回去,回去向他请罪。”
“或许会安慰两句,但也仅此而已。”
“可是!”
“孩儿已经做出了选择!”
“就让孩儿放肆一回,可好?”
言必,李承乾再度拿起了纸钱,取出了火折。
这一次。
纸钱缓缓的燃烧了起来……
第310章 孤今日便遂了你们的心愿!造反!【万字大章】
第二天一早,长安城内消息满天飞。
茶馆,酒肆……无数百姓尽皆议论纷纷。
有人说太子私下操练兵马,铸造武器,这就是在谋反。
有人说虽然太子是未来的储君,皇帝的位置本来就该是他的,但谋反是谋反,总不能因为他是太子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吧?
也有人说……
“入你娘,你们懂个卵!”
“昨天下午时分,天下报社那边就已经加印了一份报纸,刊印了昨日朝堂上的一举一动!”
“是雍州郡王和齐王联手,两个人鼓动了大量投靠他们的官员,一起逼宫,想要让陛下治太子一个谋反之罪的!”
“你们所看到的明言报社的报纸,就是个屁,帮着雍州郡王和齐王,一起对付太子的彩虹屁!”
嘭!
一名壮汉豁然起身,“这明言报社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是太子做了这些事情,那些官员们才会一起要求陛下严惩太子的!”
“呵呵呵,可笑,可悲!你被人愚弄了,尚且不自知,还在为杜楚客等人鼓吹,为李泰和李佑呐喊?!”
“放肆,你竟敢直呼王爷名讳?!”
“为何不敢?他们做的,我孙老三说不得吗?!”
孙老三豁然起身,一脸怒色的指着壮汉道,“你这人虽然四肢强健,但是脑子不好使!”
“他们说太子谋反,太子就谋反了?太子为什么是太子,是因为距离成为皇帝,只有一步之遥!”
“况且,我不说太子做了这些事情,是不是谋反,我孙老三就想要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太子监国的这段时间来,大家是因为松州一战,免费提供食物,运送粮草辎重了,还是你们家的孩子,没有免费进入学堂读书?”
“你们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纵观历朝历代,有哪一个皇帝,有哪一个太子,做到了这般地步?!”
此话一出,方才还因为孙老三言论怒火上头的壮汉,顿时哑口无言。
余下人等也是连连点头。
“老哥哥说的没错,太子监国不但没有让我们免费押送粮草辎重,还给我们银子嘞!”
“我家孩子前两日免费入学了,也是托了太子得福!”
“嘿嘿嘿,太子谋反?我看你们是马尿喝多了!看看我身上穿着的,这就是太子亲自送到我手中的棉衣,暖和的哩!”
“王老哥你和他们说这个做什么,让他们羡慕吗?”
“那可不,就在陛下回来的这两日,工部的那些大人们都来咱西胡同查房了。”
“查房?查什么房啊王老哥,我怎么没听说?”
“太子说了,咱们住的房子太简陋了,这几天一直在下雪,这积雪一多,很容易压垮了房子,要给我们免费建新房!”
“真的假的?”
“竟有此事?”
“我听说过此事,但还未曾来的及验证,王老哥你赶紧说说。”
“千真万确,而且工部的那些大人们说,不仅是咱们西胡同要重建,长安城内的所有可能会坍塌的危险的房子,都要推倒重建,让大家免费住新房呢!”
王老汉一脸煞气,“俺不管你们说太子谋反,还是逼宫什么的,俺就知道,太子对俺们好,他就是好太子,谁要是让太子不舒服,俺们西胡同的几百户哥哥姐姐们,就让他不痛快!”
孙老三哈哈大笑,拍手道:“王老哥说的没错,谁心里面真的惦记着咱们这些百姓,谁就是好人!”
王老汉急忙道:“太子是好人!”
那名壮汉猛然给了自己一个响亮的耳光,“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太子拉着李泰给你们发棉衣,送火炉,是希望能够让李泰看清楚,谁才是太子,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可是没想到啊没想到,李泰太过分了,现在他还得寸进尺的想要当太子!”
“对,就是这么理儿!”
“你不称呼人家为雍州郡王了?”
“谁心里面惦记着咱们,我能不清楚吗?老哥哥,我给你赔礼道歉!”
不论是李承乾当太子,还是李泰当太子,这些事情距离他们太过遥远了。
他们不会在乎是谁当太子,当皇帝,他们在乎的,是切身实际可得的利益!
自李承乾监国以来,修建学堂,各个坊市的百姓子女,可以免费入学,为他们发放棉衣,送去火炉,又筹备免费重建房屋……
这一切的一切,他们都是切身获得了利益,获得了好处!
至于什么操练兵马,铸造武器,意图谋反……
伤害到他们了嘛?
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嘛?
并没有!
反观李泰,他还住在他那巨大的,抢占民房土地的魏王府中。
甚至太子带着他去西胡同,送了一批棉衣后,他仍旧对长安城内的贫苦大众不闻不问!
一相对比,高下立判!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