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467节
苏尘笑呵呵的打量着金勇,一身华服怎么看都像是个成功人士。
“在江南混的不错嘛。”
“托公子的福。”
金勇咧嘴一笑,“公子,我这次回来给你准备了不少礼物!”
啪啪!
金勇拍了拍手,几名身材魁梧的大汉,拖着一箱箱的礼物走了进来。
金勇一一打开介绍。
“公子,这是东海深处采的夜明珠世所罕见,这是从岭南求来的护身符,据说十分灵验……”
苏尘只是扫略了一眼后,便没了兴趣,摆手打断了金勇的话,问道:“带来了多少人?”
金勇面色一正,挥了挥手,箱子被抬了下去:“此次共计带回来了六百人,忠实可靠。”
“除了这六百人外,这段时间在江南获取的银钱,大多带回来了,共计三十七万六千两白银。”
“虽然银子不是很多,但这也是我在江南的成绩。”
“三十七万多的白银?”
孙强与薛礼二人面有震惊。
他在江南才做了多长时间,竟然赚取了这么多的银两!
怪不得都说江南富庶,不是没有道理的。
苏尘点点头,“不少了,比我预期的还多一些。”
金勇咧嘴笑了笑,“银子已经送到了闻香来,苏旺负责把银子送去仓库。”
苏尘:“坐吧。”
“谢公子。”
金勇道谢入座。
“说说江南道的情况。”
“好!”
金勇点点头,紧接着便把杂货铺在江南道的发展详细,一点一点的叙述了一遍。
在丁老板,金老板,以及太子岳父的协助下,杂货铺发展的极为迅猛。
但是杂货铺在江南两道也是很快的受到了一定的抵制。
毕竟,杂货铺的东西太过廉价了,致使其他的生意行当,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得益于苏檀的身份,以及丁,金,两位老板的人脉,再加上杂货铺在民间积累下来的声望,倒也顺利的解决了此事。
不仅如此,经过此事后,杂货铺的发展,更加的恐怖,以秋风卷落叶之势,很快开办到了岭南道。
岭南道自古以来,就有边缘,流放之所的称呼,民风彪悍且极为排外。
刚开始岭南道那边的百姓还是有些抵触,但是当杂货铺的免费行诊,在岭南道传开后,低价的商品,药材,免费行诊,服务态度好,顿时得到了岭南道百姓的认可。
开展速度,远超江南道。
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在岭南道先后开了数十家杂货铺。
以至与金勇都开玩笑说,若是以后混不好,被陛下流放岭南的话,有了这些杂货铺,大家也不愁没有落脚地了。
孙强横眉怒视:“呸呸呸,你才会被流放岭南呢!”
生意做的好就做得好吗,干嘛要扯到流放这种东西?
流放岭南?
鬼才想去那个地方!
“这段时间确实是变了不少。”
苏尘笑盈盈的看着金勇,“想来你此次带人回来,是知道我准备做什么了。”
金勇点点头,“公子想做什么,我金勇就做什么!”
苏尘:“不急,待太子那边有所动作,我自会通知你的。”
“阿强。”
“公子。”
“金勇这一路走来舟车劳顿,命人准备晚宴,为他接风洗尘。”
“是。”
……
齐王府。
阴弘智在侍女的带领下,来到了李佑的面前。
“退下吧。”
侍女躬身退去。
阴弘智叹了口气,“王爷,暗杀计划是行不通了。”
“为何?”
李佑皱眉看了过去。
昨日从李泰那边得知,苏尘竟然拥有大量的爆炸物,并且被手下王玄策带去了波斯,解决了波斯的麻烦后,李佑就知道,他能变成这个样子,都是托了太子和苏尘的福!
恼火之际,李佑便寻来了阴弘智,商量着在苏尘没有侍卫保护的时候,直接把他给弄死!
弄不死太子,还弄不死你?
阴弘智:“今日,江南杂货铺的金勇回来了。”
“江南杂货铺?”
李佑一脸疑惑。
阴弘智点点头,“此人早前跟在苏尘的身边,与孙强一般,保护他的安全。”
“后来因为一些缘故,被苏尘安排去了江南经商。”
“据说,他此次从江南回来,不仅带来了大大小小,装满了几十车的银子,还有一众兵强马壮的护卫!”
“我们现在只有百余可用之士,想要对其进行暗杀,很难成功!”
经过几次的折损,李佑现在能用的人,真的不多了!
如今,苏尘身边兵强马壮,他们手下的死士,前去刺杀苏尘的话,不但机会渺茫,甚至会把他们手中最后的力量,全部折损进去,得不偿失。
李佑捏了捏拳头,呼吸忽然急促了起来。
阴弘智脸色一变,急忙拿着茶水上前,并不断的拍打着李佑的后背,“冷静,不要激动!”
“呼……”
茶水下肚,李佑吐了一口怒气,面色稍稍好转一些。
“这么说,我们是没有机会了?”
“至少目前不适合进行刺杀行动!”
阴弘智无奈道:“魏王那边已经开始筹备弹劾太子一事,倒不如让他先苟活几日。”
“待陛下回宫,取了太子监国之职,对付苏尘就容易的多了。”
没有了太子的庇护,他们能用的手段就更多了,包括但不局限与刺杀!
李佑沉吟着点点头,“那就让他暂且苟活几日!”
“对了,九成宫那边可曾传来消息?”
“阴妃娘娘倒是送来了消息,陛下对于太子监国十分满意,加之前些日子,太子又以天气转凉的缘故,为陛下送去了一些加厚的衣服,陛下和诸位大人都爱不释手,所以回长安的日子,便没有提及。”
“棉衣?”
“是。”
阴弘智点点头,“听说是杜荷在做这些东西,送去宫中的,送去九成宫那边的,都是特制的。”
李佑冷哼道:“他拖的了一时,拖不了一世!”
“天气转冷,陛下定然要回长安城,只是时间早晚之说。”
“王爷明鉴。”
……
东宫。
李承乾一脸笑容的上前相迎:“舅公怎么来了,也不知会我一声。”
高士廉面无表情:“太子做的真好啊。”
李承乾不明其意,拉着高士廉入座后,亲自斟满了茶水,递了过去。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