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454节
……
波斯。
呼罗珊。
伊嗣俟三世在金碧辉煌的王宫内,坐立不安。
自数年前,大食国的大军击败了他麾下的兵马,导致泰西封及塞琉西亚被占后,他便带人逃到了呼罗珊。
没想到,这才过去了几年,大食国的大军,又一次杀到了呼罗珊!
大食国是要赶尽杀绝啊!
“王!”
“阿罗憾王子回来了!”
这时,一名侍卫急匆匆的跑了进来,一脸喜色的禀报:“他还带来大唐的精锐,协助我们对付大食国的大军!”
“真的?”
“千真万确!”
有救了!
伊嗣俟三世一脸大喜之色,急忙上前:“阿罗憾他们到了哪里?”
“已经进城了。”
“好好!”
“来人,去把所有大臣全部叫上,随我一起去迎接大唐的天兵神将!”
阿罗憾这个时候带着大唐的援军来了,可不就是天兵天将?
大唐的强大,早就传遍了整个西方。
大食国就算是再如何的强大,又怎么会是大唐帝国的对手?
很快。
波斯国内的官员们,纷纷得到消息,跟随在了伊嗣俟三世的身后,前往迎接大唐的天兵天将!
可是,当他们跟在伊嗣俟的身后,看到阿罗憾带来的人马后,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就这么一点人?
够干嘛的?
给大食国的精兵强将塞牙缝的是么?
“阿罗憾!”
“父王!”
阿罗憾一脸激动,与伊嗣俟三世拥抱在了一起。
伊嗣俟三世拍了拍阿罗憾的肩膀,目光转向了王玄策等人道,“他们便是你带来的大唐精锐?”
阿罗憾重重点头:“不错,他们就是大唐最为精锐的队伍!”
伊嗣俟的脸色多少有些尴尬了,原本叫上了所有的官员,是迎接大唐的将军,但是……
“父王,不可轻视!”
阿罗憾一眼就看出了伊嗣俟的想法,沉声道:“这位是此次统兵的王玄策王校尉,他麾下的八百人,都是一顶一的精锐之士!”
总归是大唐的精兵,有总比没有的强。
伊嗣俟心中自我安慰着,上前招呼:“外王伊嗣俟三世,见过天朝上将。”
王玄策恭敬行礼:“波斯王客气,末将王玄策参见波斯王。”
“好,王将军,请随我入宫!”
伊嗣俟一脸笑容的拉着王玄策的手,一手拉着阿罗憾,三人并肩而行。
见状。
有不少波斯国内的官员,对此连连摇头。
不过八百人,再强悍又能如何?
大食国这次可是出动了足足三万的大军!
八百对三万?
可笑。
“这次恐怕要早早逃离了。”
“天朝上国,怎么会派遣这么一个年轻的将领前来?”
“就是,仅仅带着八百人,这是自大还是自负?”
“毕竟是大唐帝国派遣过来的精兵,大食国就算是在强大,也不敢对大唐帝国动手吧?”
“若是把这八百人都杀了,大唐帝国又怎么会知道呢?”
“唉……”
一众官员的轻声议论,不免对此次战况担忧。
步入王宫,伊嗣俟三世已最高的礼节,欢迎了王玄策等人。
但是在席宴上,王玄策明显感觉道,这些所谓的大臣们,兴致并不高。
或许是因为他此次带来的士兵太少了,又或者是因为大食国的精兵强将……
待席宴散去,王玄策第一时间要求,阿罗憾带着他去住处。
“王将军可是有话对我说?”
“王子英明。”
王玄策称赞了一句后,轻声道:“王子可是察觉道众多大臣们的态度?”
阿罗憾深吸一口气,缓声道:“王将军请放心,你们负责大食国的大军,我来负责国内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王玄策有些意外的看了看阿罗憾,怪不得公子对他格外看重。
仅从他的三言两语,以及席宴上众多官员们的态度,就发现了许多不对劲的地方。
“好!”
“那我就不打扰王将军休息了,告辞。”
第292章 说服!最差不过全家流亡大唐!
前来波斯的路上,王玄策便已经从阿罗憾的口中,知道了一些关于波斯和大食国之间的恩怨。
两年前大食国的大军,杀到了波斯的京畿重地泰西封,波斯国王伊嗣俟三世,急忙调派大军,想要阻拦大食国的进攻。
但是,相对于精兵强将的大食国而言,一向倡导和平,和气生财的波斯国自然不是大食国的对手。
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波斯大军便落败了,波斯王无奈只好带着众多官员,亲眷,逃离了泰西封,来到了呼罗珊这里。
但是这才过去两年的时间,大食国厉兵秣马,再度杀了过来,相对与之前而言,这一次的大食国并没有出动太多的兵力,可也足足有三万精锐!
波斯国现如今,能够勉强拼凑两万大军,已是捉襟见肘了,更别说要面对的还是一支善战之师。
人数劣势,战力不行,明显就是一副死局。
屋漏偏逢连夜雨。
大食国大军压境,波斯国内一片乞和之声不断响起。
可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只会不断的壮大大食国的实力,而不会让对方放过波斯!
阿罗憾也真切的明白这一点,是以,在得知了大食国的大军,再一次的出兵呼罗珊后,便入宫求援。
援兵是有了,却只有八百人,哪怕是阿罗憾对王玄策等人深信不疑,但只有八百人,并不能够改变那些投降派的想法。
而且,最重要的是,此次席宴上,阿罗憾和王玄策一样,都发现了许多不对劲的地方。
大食国的大军还未兵临城下,波斯国内部就已经有人想着如何讨好新主子了。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不过好在阿罗憾已经发现苗头,着手处理此事了,不然,王玄策担心,自己带来的伙计们,没有死在大食国精兵手中,反而死在了波斯人的手里面。
王宫。
阿罗憾深夜觐见。
“阿罗憾你这个时候过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请父王把指挥权交给我!”
阿罗憾目光深深的看着伊嗣俟三世,沉声道:“唯有如此,才有机会击退大食国的三万大军!”
伊嗣俟三世瞪大了眼睛,皱眉不悦:“你跟着你舅舅在长安城那么久,就学了这些东西?”
阿罗憾沉声道:“如今大食国大军压境,国内却是投降声音一片,父王却对此事置之不理,如此岂不是要面对内有外困的局面?”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