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390节

  大唐要乱了!

  “太子殿下,此事牵连太大,臣以为……”

  “有意见保留!”

  李承乾轻飘飘的一句话,打断了想要开口劝阻的官员。

  见状。

  众人都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这次是要狠狠的操办一下了。

  散了朝。

  李承乾留下了高士廉三人。

  李承乾笑呵呵的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之所以反对孤查此事,是担心此事彻查下去,会惹的卢氏谋反吧。”

  长孙无忌点点头,“卢氏北祖四方,卢承庆就是大房之人,如今彻查下去,四房子弟怕是要折损大半!”

  “范阳那边不可能束手就擒的,所以,极有可能会联合苑氏,董氏,邵氏他们一起反抗。”

  “而且,一旦卢氏有所动静,崔氏那边必然会因此响应,届时,各大世家齐齐躁动起来,局面难以控制。”

  李承乾:“我已经想过了。”

  “但此事无疑是,对他们动手的最好时机。”

  “如若真的发生动乱的话……”

  李承乾的脸上闪过一丝杀意,没有在说下去,但是长孙无忌他们都明白李承乾的意思了。

  高士廉笑道:“未必会有那么大的动静。”

  “此事是因为卢氏而起,我们只针对卢氏,孔氏,不搞牵连,相信其他的世家不会做的太过了。”

  房玄龄:“未必。”

  “松州外还有吐蕃的五万大军,一旦吐蕃大军进攻松州,卢氏揭竿而起,崔氏邵氏等纷纷响应的话,局面会变得很可怕。”

  高士廉:“前些日子,太子抽调了一万大军,悄悄的去了松州,短时间内,吐蕃是无法攻下松州的。”

  

  “只要我们快速的解决掉这个麻烦,完全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吐蕃。”

  “而且,你们有没有想过,卢氏,孔氏子弟,犯了那么多事儿,将会搜刮出来多少的金银珠宝?”

  即便如此,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还是面有担忧之色。

  李承乾笑着安抚道:“房相,舅舅,你们不必担心,孤自有分寸。”

  ……

  朝堂上的风波,以极快的速度在长安城内蔓延开来。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但是暗地里却是风波涌起。

  最为明显的就是,一个个官员府上的下人,带着一封封的书信,策马离开了长安城。

  当然,也有不是回乡的,而是去九成宫的。

  “长安急报。”

  一名骑兵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九成宫,并高呼着闯入了九成宫,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陛下,长安急报,太子意欲借此机会,产出范阳卢氏!”

  李世民皱眉接过了书信,打开仔细看去,眉头愈发的深邃了。

  卢氏子弟罪恶之行罄竹难书,太子意欲借卢承司之口供,大肆削弱范阳卢氏,极有可能将其连根拔起,臣恐卢氏有谋反之举……

  终究是还是年轻,太过心急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书信。

  对于这些世家,李世民同样没有什么好感,但是他也很清楚,这些世家门盘根错节,关系复杂。

  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承乾想要借此机会,对范阳卢氏动手,李世民也能够理解,但是他觉得,目前并不是最好的契机。

  若是李承乾能够等一等,等到启蒙新学完全的展开,等到科举开始,都不用他们亲自动手,这些世家的影响力,便会逐渐的削弱,直至消失!

  “治大国如烹小鲜……”

  李世民沉吟着,“高明此举终究是有些急切了,如若真把他们给逼急了,保不准崔卢揭竿而起。”

  “不能让高明如此冒失!”

  思索再三,李世民豁然起身,“备马,叫上程知节他们,随朕出宫!”

  “是。”

  一炷香后。

  李世民一身劲装,身边跟着程知节等百余人,策马离开九成宫,直奔长安而去。

  李世民离开九成宫的消息,并没有传开,所以他悄悄抵达长安城,也无人知晓。

  但却有人早早的在城门外候着了。

  “魏征,长孙无忌?”

  程知节有些狐疑的看了看他们二人,又转头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笑着翻身下马,朝着他们走了过去。

  “二爷。”

  “你们倒是算的准呢。”

  李世民笑了笑,“我可没有通知任何人。”

  长孙无忌笑道:“二爷行事在下还是能够猜测到一些的,不仅是在下和他,舅父他们一定也是猜到了。”

  李世民:“那你说说他们为何没来?”

  长孙无忌:“他们相信太子。”

  李世民愣了一下,旋即笑着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走,进城。”

  一行人来到了长孙无忌的府上。

  “大家都坐下说话,不要太过拘束。”

  “谢陛下。”

  众人道谢落座。

  李世民缓声道:“太子对卢氏动手一事,太过心急且莽撞了,朕此次回来,便是打算处理此事。”

  长孙无忌他们早就猜测到了,也并不觉得意外。

  只是。

  长孙无忌轻声道:“陛下,臣以为,当给太子一次磨练的机会。”

  李世民笑道:“朕不是让他监国了么?”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陛下,自太子监国的这段时间来,太子的一言一行,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不敢说太子有超越陛下之象,但是成为一代明君却是不难。”

  “是以,臣以为,太子此次决定对付卢氏,必然是有自己的打算,还请陛下稍安勿躁。”

  李世民皱眉道:“你这么想?”

  “是。”

  “那你为何在朝堂上阻拦他?”

  “臣觉得太子还年轻,有热血,有冲劲儿是好的,但是需要有人照拂,以免走错了路。”

  “但是臣又想了,也正是因为太子年轻,所以才会有如此鲁莽的行径!”

  “臣既是太子的娘舅,又负责辅佐太子,当给于太子一定的鼓励与支持,方才能够让他更好的成长。”

  “哪怕是这一次太子错了,哪有如何?未来的路还很长!”

  这一刻。

  不仅是李世民,就连魏征他们都是惊讶的看着长孙无忌。

  完全没有想过,长孙无忌竟然会为太子说了这么多!

  这不仅仅是君臣关系,还有浓浓的亲情缘故了。

  李世民笑道:“朕去九成宫避暑的这段时间,太子的所作所为是让你心服口服了?”

  长孙无忌笑道:“也不算是,只是太子年轻,犯了错也好改正。”

  “陛下可还记得,当年在秦王府的时候,程知节这憨货,明明奉命征讨敌寇却是在出兵前一晚饮酒过甚,以至与太上皇恼怒要砍了他?”

  “当时还是陛下求情,最终让他被打了几十大板,戴罪立功的来着……”

  “咳咳咳!”

  程知节一脸火大的瞪着长孙无忌,“说太子的事情,你扯我做什么?!”

首节 上一节 390/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