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374节

  似乎。

  这一切都在太子的掌握之中!

  “以退为进……”

  魏征缓缓开口,“面对大臣的胁迫,该强势的时候强势,太子已然有明君之象了。”

  高士廉笑着捋须道:“所以说,陛下派你过来有些多余了。”

  魏征瞪了高士廉一眼道:“太子毕竟是陛下的孩子,如今极有可能会面对诸多大臣的刁难,怎么可能不上心?”

  房玄龄笑道:“是啊,人之常情。”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没有想到,今日太子会表现的如此出色。”

  “而且,你听说了没有?”

  “天下报社那边放出消息,山南道的一批学习了拼音的启蒙学生,已经抵达长安城了,将于明日与长安城内的启蒙学生交流学业。”

  魏征嗤笑一声,“呵呵,说的好听点是交流学业,说的直白一点,无非是苏尘想要借助此次万千瞩目的机会,证明太子的启蒙计划是对的,证明孔邵新带来的那些学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罢了!”

  “一旦他成功了,太子殿下的启蒙计划,将会更加顺利的推行,而孔氏卢氏等,则会被狠狠的踩在脚下!”

  “不错!”

  长孙无忌点头,“一旦成功了,那么天下百姓将会对此格外的上心。”

  “但是,他现在闹得这么大,就不怕那些人有意阻拦么?”

  高士廉嗤笑一声,“嘿,那小子鬼着呢。”

  “你们信不信,孔邵新他们带着学生过去比试,他们能拒绝他们参加?”

  “哎?”

  经高士廉这么一说,魏征他们顿时笑了。

  还真有这样的可能!

  一旦孔邵新带来的学生不能参加,那么山南道的那些学生,未必没有机会扬名!

  长安城内的学生们,也不全是神童!

  “听说明日比试,届时我们一同前去看看?”

  “务必一起去。”

  “既然如此的话……”

  魏征起身,“那我得先入宫一趟才行。”

  “作甚?”

  “陛下的旨意用不到了,但是,陛下的关心,得让太子看到吧?”

第248章 起猛了!两个不足十岁小儿辩论儒道经典?

  第二天一早,本就人流如潮的西市,更添了几分热闹。

  看热闹的长安城百姓们,从四面八方,相继朝着报社搭建的擂台方向而去,很快在擂台处,汇聚了无数观众。

  刘牧一脸激动的捏紧了拳头,今日竟然来了这么多人!

  一旦这些小家伙们扬名立万,整个山南道都会因此荣光!

  回头看向一个个小家伙,刘牧脸上露出了最为温和的笑容,“你们紧张么?”

  一个个孩童狐疑的看了看刘牧,似乎不大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牧指了指擂台,“等下你们就要上去和长安城的学子们,一起交流学业了,那么多人看着你们,你们害怕么?”

  这下子十几个孩童的脸上,不约而同的露出了胆怯之色。

  毕竟是小地方出来的,没有见过大世面,更何况,一眼扫过去,擂台的四周,不下万人的观众。

  一双双眼睛,一张张面孔盯着他们,怎么会不紧张呢?

  “学官,我想回家。”

  “……”

  刘牧嘴角一抽。

  变戏法似得从袖口中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糖人,放在这些学生的面前晃了晃。

  一瞬间。

  这些人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了过去。

  刘牧乐呵呵的说道:“想不想要我手中的糖人,想不想尝尝是什么味道?”

  “嗯嗯嗯。”

  一个个小家伙点头如捣蒜。

  刘牧继续道:“等下你们上去之后,就把这些人全部当成南瓜,不要去管他们,只要你们认真的对待每一个上台的长安学生,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每个人都有一个糖人!”

  “不许骗人!”

  “拉钩!”

  “要是骗人了话变小狗!”

  “……”

  我堂堂山南道学官,竟然……

  呼。

  刘牧深吸一口气,笑容温和的伸出了小拇指。

  在得到了一众小家伙们的认可后,刘牧松了口气。

  娘嘞。

  比哄儿子还累!

  “叔父。”

  徐齐庄笑着走了过来,“下面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可以过去了。”

  刘牧目光看去,“好像并没有多少学生过来?”

  徐齐庄:“会有的。”

  刘牧点点头,这毕竟是山南道来长安城的学业比试,若是长安城内,连一个敢主动站出来交流的学生都没有,那长安城的脸面不是丢光了?

  刘牧带着十几名学生,晃悠悠的走出酒楼,在一群护卫的保护下,来到了擂台之上。

  徐齐庄微笑着后退一步,把舞台让给了刘牧。

  饶是刘牧见多识广,但面对数万双的目光注视,还是忍不住的心情澎湃。

  “在下刘牧,山南道学官,见过各位。”

  “自太子殿下推广启蒙计划以来,不仅仅是有博陵的崔君肃二位教导着学生们新学,我山南道同样有对此研习者。”

  “听闻崔君肃二位带着教授的五百名学生,前来长安城印证学业,我山南道的学生也是按耐不住,遂来此讨教一二。”

  “若是我山南道的学生侥幸赢了,足以证明太子殿下的启蒙计划妙不可言,若是我山南道的学生输了……”

  “那也是在情理之中嘛。”

  刘牧侃侃而谈,“山南道毕竟不比长安城,多是鸿儒先生,教化之功,自然比不得。”

  “但是,既然他们有意前来讨教,我刘牧身为学官,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打击了他们求学的热情。”

  “不知道长安城的学子们,愿不愿意与我们山南道的学生,共同探讨学业?”

  山南道的学官?

  这是带着启蒙的学生,来长安城扬名了?

  听完刘牧的讲述后,不少人看向刘牧的目光,不免多了几分的敌视。

  崔君肃他们是奉命前来长安城的,你们呢?凑热闹吗!

  “怪不得觉得此人面熟,原来是山南道那边的学官。”

  魏征捋须笑道:“有意思了,此人带着山南道的启蒙学生,来长安城印证学业,怕是很多人都忍不住的想要试试了。”

  高士廉:“报社开出的条件也很诱人呢。”

  长孙无忌:“且不论他身后的那些学生们,课业学习的如何,经此一事后,山南道的启蒙推广,定然无比顺利。”

  房玄龄:“刘牧的名头,要传遍大唐了。”

  “对了,此人似乎是刘氏族人?”

  高士廉点点头,“不错,此人确实是刘氏一脉的族人,不过,此次启蒙计划,他们刘氏族人并未参与进来。”

  “如今又趁此机会,在长安城中,与诸多长安城内的学子印证学业,这算是间接的相助太子了。”

  房玄龄笑道:“不论如何,这教化之功,山南道要抢走了。”

  “是极是极。”

首节 上一节 374/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