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367节

  “嗯嗯嗯。”

  十名学生齐齐点头。

  李承乾笑着目光转向诸位大臣,“不知道谁愿意考一考这些孩子?”

  “我来试试。”

  许御使笑着走了出来。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不要吓唬到他们!”

  “是!”

  许御使点点头,笑着拿起纸笔,写下了一个字。

  唐。

  “你们谁认识这个字?”

  “我认识!”

  “我!”

  “我也认识!”

  十名学生争先抢后。

  许御使随便指了一名学生。

  “这是唐。”

  许御使点点头,太监笑着送上了一颗糖果。

  “倒是难不住你,那我倒是要写一个难一点的。”

  饕餮。

  许御使写下这两个字后,笑盈盈的看着,眉头紧蹙的十位学生。

  “认不出了么?”

  “……”

  十名学生没有说话,只是眼巴巴的看着他,又求助似的看向了崔君肃二人。

  崔仁师笑道:“许御使写下的这两个字太过生僻,若是标上拼音的话,他们定然能够读出来。”

  “哦?”

  许御使把笔递给了崔仁师。

  崔仁师笑着标注了拼音后,转头看向了身后的十名学生,十人异口同声,“饕餮。”

  许御使拱了拱手,“二位还真的教出了一批优秀学子,恭喜恭喜。”

  崔君肃二人谦虚的笑了笑。

  李承乾笑着挥了挥手,太监分给了十名学生糖果。

  “还有谁想要考一考这些学生们?”

  “太子殿下,臣以为这些学生识字方面,可以通过了。”

  房玄龄笑着开口道:“不过,既然是要考教学业,不如抽选三人,分别背诵三百千。”

  李承乾沉吟着点点头,“房相言之有理。”

  “下面,我将从你们中抽选三人,分别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的好除了有这些糖果外,我还会给你们每人一百两银子,带回家中孝敬父母。”

  

  “你们可有自信,毛遂自荐一下?”

  “我!”

  “我!”

  “太子选我!”

  一听有糖果还有钱拿,十名学生一个个争先恐后。

  “人之初,性本善……”

  他人还在争抢的时候,聪明的已经开始直接背诵了。

  李承乾饶有兴致的看向那名学生,示意其他人都安静下来,静静倾听。

  很快。

  三字经完整的背诵而出,李承乾拍手叫好,“赏!”

  太监当即把糖果递了过去,“银子呢?”

  “银子当然是等你离开皇宫的时候给你啦。”

  李承乾哈哈一笑,“谁来背诵百家姓?”

  “李氏,随唐已来,尤为望族……”

  每一个州郡,每一个名门望族,尽皆被学生一一背诵而出,听得众人心情振奋。

  尤其是岑文本,高士廉。

  这是陛下任命他们编著的,去岁才成,陛下更是将其称之为大唐氏族志!

  “好!”

  待最后一个字落下,李承乾忍不住的拍手叫好。

  众人亦是齐齐点头符合。

  “依孤来看,剩下的千字文,就没有背诵的必要了!”

  李承乾笑呵呵的说道,“未曾想到,这三百千都难不住你们!”

  “这半年来,二位当真是务本求实,认真治学,请二位受承乾一礼。”

  “太子殿下何必如此?”

  崔君肃二人哪敢一动不动,当即闪身躲避。

  李承乾笑道:“这一礼不仅是谢谢你们教导出了这么厉害的学生,更是感谢你们开启了我大唐启蒙学生的新途径!”

  崔君肃:“太子言重了,此事严格来说,还是太子的功劳。”

  “只是……”

  崔君肃面有犹豫。

  李承乾:“但讲无妨!”

  崔君肃:“虽然启蒙计划对他们而言,确实是有明显的提升,但是此事的弊端也极为明显!”

  “便如同方才许御使所写下的饕餮二字一样,但凡没有标注拼音的陌生,偏僻字体,他们便认不全了。”

  “无妨。”

  李承乾笑着大手一挥,“他们如今能够做到这般地步,已经让孤十分惊喜了。”

  崔君肃笑着行礼,“如此,是在下多虑了。”

  “你们十个人都不错,还有宫外的四百九十人!”

  李承乾面带笑容的看着面前的十名学生,沉声道:“孤准备赏赐你们每人百两纹银!”

  太监急忙提醒:“还愣着作甚,快谢太子殿下。”

  十名学生异口同声:“谢太子殿下。”

  “这是你们应得的。”

  李承乾笑着说道,“难得来长安城一趟,便在长安城多留几日,看一看玩一玩。”

  “谢太子殿下。”

  李承乾收回目光,走回了自己的位置,意气激昂:“诸位爱卿,觉得这启蒙计划如何?”

  “启蒙计划,当真是我大唐学生的福音!”

  “太子英明!”

  李承乾十分满意众人的态度,在度开口道:“孤有意推广启蒙计划,诸位大臣有何意见?”

  “这是好事啊……”

  “可是启蒙计划的缺点也明显……”

  “启蒙计划的效果,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了。”

  这时。

  一名官员走了出来,躬身道:“太子殿下,臣以为,推广启蒙计划却是不妥。”

  “为何?”

  “回太子殿下,自古以来治学严谨,讲究传承,又以孔氏一脉为尊,孔氏不仅治学已久,更是孔圣人之后,如今贸然推动启蒙计划,岂不是让天下书生都要改学此物?”

  “启蒙计划,自然只是针对未曾启蒙的孩童。”

首节 上一节 367/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