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360节

  李承乾:“不不不,孤的出身比他好。”

  于志宁哑然失笑。

  李承乾侧头问道:“杜先生,孤的两位弟弟,最近可还安稳一些?”

  杜正伦笑道:“魏王殿下最近很安静,除了编著括地志外,就是随同太子殿下上朝听政,倒是齐王殿下那边,有一点小动作。”

  “齐王殿下安排了燕弘亮,在调查魏王殿下与苏尘公子的罪证,或许是因为心中不甘吧。”

  李承乾嗤笑道:“他若是一直在府上深居简出的养病,倒也没有什么,但是他不该在这个时候冒头。”

  “梁猛彪与昝君谟的死,只是一个教训罢了,他若是识趣儿,就该乖乖的养好伤病回齐州去,而不是在这个时候搀和一脚。”

  杜正伦点点头,“太子明鉴。”

  李承乾伸着懒腰道,“二位不妨在东宫用过餐,与孤一起去太子居,听听苏尘的准备。”

  于志宁二人连连点头。

  若能提前知晓苏尘的安排,他们也能多一份把握,也有充足的时间做安排。

第240章 最终解释权

  太子居。

  苏尘面颊探入水盆中,冰冷的触感,让他的头脑异常的清晰。

  哗啦。

  当他抬起头,大量的水珠从脸上掉落。

  擦了擦脸颊,苏尘交代了孙强一声,便进入了耳房内。

  孔家,卢氏,崔氏……

  一个个世家的名头,在苏尘的脑袋中闪过,而后苏尘打开了笔记本。

  一分钟,两分钟。

  噔噔蹬蹬。

  苏尘嘴角微扬,要不怎么说,山寨机就是牛呢!

  超长待机,值得拥有。

  太子居外,一辆马车缓缓停下。

  李承乾乐呵呵的带着于志宁二人下了车。

  “参见太子殿下。”

  “苏尘可在府上?”

  “回太子殿下,公子在府上。”

  李承乾点点头,带着于志宁二人直接走了进去,“苏尘,孤来看你了。”

  听到动静,孙强快步走出,“参见太子殿下,二位大人。”

  李承乾目光四顾,“不是说苏尘在府上么,怎么不见他人?”

  孙强笑道:“回太子,公子在思考,已经吩咐属下,若是有人前来拜访,便请到正堂稍作片刻。”

  “思考?”

  李承乾一脸诧异,看了看于志宁二人,他们同样是好奇无比。

  “思考什么?”

  “不知。”

  李承乾笑了笑,“也对,他的思路天马行空的,常人怎么可能跟得上?”

  “去准备茶水,我们在正堂等他。”

  “是!”

  孙强点点头,带着李承乾三人入座,命人奉上茶水后,便告罪一声,去通知苏尘。

  来到耳房外,孙强轻轻的敲响了房门。

  “何事?”

  “公子,太子携于大人,杜大人来了。”

  “知道了。”

  苏尘的看了看电脑上的些许资料,随即关机,将其丢在了后座上。

  锁上车,打开房门,随后上锁,带着孙强一起来到了正堂。

  “见过太子殿下,二位大人。”

  “方才听说苏公子在思考,不知道苏公子在思考什么?”

  杜正伦一脸好奇的看着苏尘,率先问出了三人心中的疑惑。

  苏尘一本正经:“我在考虑大唐的未来。”

  哈?

  李承乾三人一脸古怪。

  这个命题太大了,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还是李承乾率先笑道:“那你思考的如何了?”

  苏尘:“科举才是大唐未来的出路。”

  “科举?”

  李承乾一脸疑惑,“科举自武德年间便开始了,只是没有形成有效承制……”

  “所以应该推广此事!”

  苏尘沉声道:“人才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改为统一选拔。”

  “如此便可对应我们之前提出来的启蒙计划一事。”

  “科举自武德五年开始,至今才进行了几次恩科?给朝堂提供了多少可用之才?”

  “就因为此前参加科举中的人才,大多是由公卿大臣,州郡长官们特别推荐,方才能够参与,这已经极大的削弱了民间百姓参与科举的念头。”

  李承乾三人皱眉沉思。

  苏尘继续道:“但凡投卷到公卿大臣府上,又或者州郡长官那边的,又能有几个普通人家?”

  这便如苏尘此前曾看到的一个视频。

  向国外的顶尖学府捐献一百亿的奖学金,用于出国学生求学之用。

  但是问题来了。

  真正需要奖学金的学生,他们真的有能力出国求学么?

  显然是不可能的!

  权贵帮权贵,有钱人帮有钱人!

  没有几个人,愿意在普通人身上浪费时间,金钱,精力!

  他们更多的是注重对方的身后背景!

  于志宁缓声道:“你的意思是,科举的选才,从一开始就错了。”

  “正是因为这些人投卷到了公卿大臣们的府邸,导致所有能够参加科举的人,都是他们认可,或是在意的人?”

  “不错!”

  苏尘点头,“于大人,若是一个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穷书生,拿着自己的文章去你府上求见你会见么?”

  于志宁:“当然会见,若是文章不好的话,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苏尘笑着转口道:“若是你二叔家的弟弟,拿着一张废纸呢?”

  于志宁皱眉:“苏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你这话多少有点恶心人了。”

  苏尘哈哈一笑,“于大人勿怪,在下不过是做个比喻而已。”

  “一个是有关系,有门路的亲戚,一个是有身份背景,出自豪门大户的公子,一个是穷乡僻壤出来的穷书生。”

  “当这三位站在府门外,我想请问一下,若是那些公卿大臣们,他们会先见谁呢?”

  “亲戚!”

  李承乾三人异口同声。

  啪。

  苏尘打了个响指,“这就是我说的问题所在了。”

  杜正伦笑着拍手,“妙,妙啊。”

  “苏公子,看来你此次思考,当真是找到了出路。”

  “此事一旦由朝堂下发至各地,再加上你此前通过太子之手提出的启蒙计划一事,若是成了的话,各大家族怕是要日日夜夜的问候你了。”

首节 上一节 360/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