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343节
“今天一早我得到消息后,便第一时间带人去了那边查看,但是现场已经被万年县的人封锁了,无法靠近。”
“只是听到一些人说,梁猛彪他们在爆炸身死之后,还被人补上了致命的刀伤!”
“除此以外,院子里还多出了二三十具不知名的尸体!”
李佑与阴弘智二人满脸疑惑。
多了二三十具不知名的尸体,同时,死后还被人补了一刀?
“是魏王的人!”
阴弘智沉声道:“魏王知道我们动手抢走了钱道长,所以一直在暗中寻找他?”
李佑:“舅舅的意思是,那些不知名的尸体,就是魏王培养的死士,目的是抢回钱道长?”
阴弘智点点头:“极有可能,梁猛彪在发现这些人后,便对其进行了阻拦,可能不是他们的对手,便动用了爆炸物……”
昝君谟:“可是他们死了之后,还被人补了一刀。”
阴弘智看了他一眼,沉默了下来。
李佑缓声道:“所以还有第三方人马,那会是谁的人?”
“太子么?”
“还是苏尘?”
“苏尘这几天在做什么?”
昝君谟:“前两日吴王府的吴飞来了长安,寻找苏尘相助,运走了大量的香皂与大夫,此事许多人都看到了。”
李佑皱眉:“如此说来,这可能不是苏尘的安排?”
阴弘智忽然道:“韦家!”
李佑目光看去,阴弘智沉声道:“因为此前韦兴宗被牵扯进去了,韦挺这段时间很活跃,先后见了驸马公房与魏王。”
“会不会是他们两家的人,先后去了院子那边?”
韦家?
李佑的脸色难看了几分。
当初韦待价被杀的时候,韦妃就曾让他帮忙求情,但是被他拒绝了。
如今,韦家却因为此事,与他过不去?
“查清楚!”
李佑咬牙切齿道,“给本王弄清楚,究竟是谁在搞鬼!”
……
郡王府。
同样得知此消息的李泰人傻了。
整个院子被夷为平地,近百人全部被炸死了不说,还在他们死后补了一刀?
“岳丈确定是苏尘做的?”
“一定是他!”
韦挺冷声道:“除了他之外,长安城内还有谁会这么做?”
李泰默然不语。
知晓商州一事的人并不多,而与他们有过恩怨的,也只有齐王府与苏尘了。
钱道长在齐王府的手中,他们自然没有必要这么做的。
韦挺继续道:“万年县令张贴的布告上说,是因为他们私下炼制爆炸物,马虎大意导致所有人被炸死了。”
“可是为什么被炸死之后,还会被人补上一刀的致命伤?”
李泰揉了揉脑袋,“他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安排的这件事?”
“这几天除了忙活着吴王的事情外,就是和李景恒他们打得火热……”
“难道这一切都是欺骗我们的假象?!”
韦挺一口咬定:“是了,一定是这样!”
“他今天还答应了李景恒的邀约,出城郊游去了,依我看来,这是明面上令我们放松,实际上却在私下里算计着我们!”
这个崽种!
李泰暗骂了一句,惆怅开口道:“如今钱道长都死了,爆炸物炼制一事,也就此作罢了。”
韦挺重重点头,这招釜底抽薪太狠了。
直接让他们失去了,足以改变地位的机会与能力了。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了。”
“等待?”
李泰皱眉看去,“等待什么?”
韦挺冷然道:“王爷怕是忘了,半年前,陛下与崔家的事情了?”
李泰愣了一下,“岳丈大人说的是,崔家的教学一事?”
韦挺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此事!”
“崔家为了此事,调动了诸多人力,物力,那五百名学生,已经学有所成,此事惹的其他世家极为不满,曾多次针对崔家!”
“如今半年期限快要到了,崔家的人自然是要带着那些学生,来长安城汇报情况了!”
李泰仍旧有几分疑惑:“所以?”
韦挺意味深长的说道:“那些东西可是苏尘与太子拿出来的!”
“一旦推广开来,对于各大世家而言,无疑是致命一击!”
“他们又怎么会让苏尘活?!”
第230章 郊游
自打天气入了秋后,早晚的微风,总是带着几分微凉。
苏尘乘坐着马车,朝着此前与李景恒的约定地点而去。
远远的便可看到,一名身着浅红色的裙纱的姑娘,站在树下,背对着马车。
单从背影来看,瘦削,袖长,尤其是一阵微风吹过,裙摆掀起的刹那,小腿处的白色长袜,格外的引人注目。
马车吱呀吱呀,缓缓停下。
孙强侧头道:“到了公子。”
苏尘掀开马车,就见李雪雁转身看来,笑颜如花。
苏尘愣了一下,奇怪的挠了挠头,这里竟然只有李雪雁一人在,并不见李景恒等人。
“苏公子。”
“郡主。”
苏尘点点头,“为何不见景恒兄?”
李雪雁抿嘴说道:“兄长他们在前方的溪流处,让我留在这里等待着苏公子。”
原来如此。
苏尘点点头,“郡主不妨上车,一同前往?”
“哎呦。”
孙强忽然捂着肚子,冷汗淋淋:“公子不好了,我可能是闹肚子了,要不你们先行一步,我等下追赶你们?”
“……?”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步行过去吧。”
苏尘只是觉得奇怪,也并未多想,邀请着李雪雁一起同行。
对于苏尘的邀约,李雪雁点头应下,二人并肩而行。
孙强拍了拍肚子,乐呵呵的坐上了马车,盘算着什么时候过去汇合。
“苏公子最近在的忙什么呢?”
“嗨,也没什么,就是给熟悉的朋友准备准备礼物罢了。”
“哦?”
李雪雁一脸好奇,“什么朋友能够让苏公子这般重视?”
苏尘摇了摇头,“一个普通朋友吧,算不得交情多深。”
毕竟。
他和李佑都没有见过几面。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