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27节
一阵阵马蹄声,从不远处传来。
李泰掀开车帘看了一眼,为首之人身着明光铠,肋下佩腰品,赫然是中郎将柴哲威。
柴哲威一马当先,带着数十名将士,朝着府衙而去。
双方擦肩而过,彼此心照不宣的对视了一眼后,背道而驰。
府衙外停下,柴哲威翻身下马,龙行虎步的走入府衙,迎面碰到了卢承庆。
“柴将军。”
“卢大人。”
双方打了个招呼后,卢承庆便微笑着说道,“柴将军火急火燎的带人来此意欲何为?”
柴哲威面有冷煞:“本将安排巡警之务,却不想手下之人玩忽职守,致使西市闹出命案,特意前来查验。”
“这几具尸体可是案件中的死者?卢大人要带他们去什么地方?”
卢承庆点点头,“正是,本官要带着这些尸体去刑部!”
柴哲威眉头一挑,脸上闪过一丝疑色,拱手问道:“敢问卢大人,杀人凶手可在?”
卢承庆遗憾的摇了摇头,“此事本官刚有点眉目,但事关重大,本官以为当上奏刑部,交给刑部处理。”
“既然柴将军也是为了此事而来,不妨随本官一起前往刑部。”
柴哲威点头,与其同行。
期间多有好事者尾随而行,任由驱赶却仍旧远远的吊在身后。
直至刑部大门外,好事者一哄而散。
“下官见过卢大人,柴将军。”
“尚书大人可在?”
“尚书大人正在处理卷宗,二位大人请随我来。”
在律令官的引路下,卢承庆二人来到了尚书李道宗的面前。
二人行礼:“见过尚书大人。”
李道宗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二人入座,“你们二位怎么有闲工夫,来我刑部走一遭?”
卢承庆拱了拱手,说明了来龙去脉,李道宗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此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更是极为恶劣。
一旦处理不好,西市内的商贾便会人人自危,更何况那些远道而来的胡商,又怎敢继续来长安城行商?
“柴将军。”
李道宗目光看去,“今日是你当值,为何西市会发生如此命案?”
柴哲威一脸愤慨,掷地有声:“请尚书大人明鉴,今日一早末将就安排好了巡警之事,却未曾想有人玩忽职守,以至发生如此命案,末将已经命人将其羁押,随时听候发落。”
柴哲威的动作很快,令人挑不出一点的毛病。
即便如此,李道宗仍是叹了口气,“柴将军怕是跑不了一个失察之责了。”
柴哲威面有苦涩的点点头,但心中却不以为然。
早在定计之时,他们便考虑过了后果,一个失察之责,顶多罚奉三月半年罢了。
用这些俸禄,换取狗贼苏尘一命得其所善。
“启禀大人,陛下有令,召尚书大人,中郎将,府尹三位大人,一同入宫面圣!”
好快的速度。
李道宗三人心中一震,皆有些意外。
陛下身居皇宫,怎么会这么快就得知此事的消息?
李道宗豁然起身:“二位大人,请随本官一起入宫面圣吧!”
皇宫外。
李泰下了马车,手持的括地志,自信十足。
禁足?
呵呵。
解禁,就在今日!
走入宫门,李泰忽然发现,许多衣着普通的百姓。
人数不多,约莫二十余人,尽皆在殿前候着。
见他走来后,这些人纷纷投来目光笑脸以待,若非有太监在其左右,怕是要跑过来拜见一二了。
奇怪。
皇宫里面怎么多了这些人?
“魏王殿下,陛下召您进去。”
李泰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衣服,昂首挺胸大步走进了大殿之内,却诡异的发现,李世民与李承乾详谈甚欢!
这……
什么情况?
“青雀来了,快过来坐。”
第22章 急了,他急了!
“???”
李泰一头雾水,满头问号。
自那晚御书房不欢而散后,太子何曾入宫面圣过?
可如今,李承乾不仅来了,还和李世民详谈甚欢,一副其乐融融的父子情深场面,令李泰不由的陷入了沉思。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何父皇会如此的高兴,甚至招手示意他入座呢?
于志宁微笑行礼,“见过魏王殿下。”
李泰点点头,收起了杂乱的思绪,抬头看向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正含笑看着他,“你派人送来消息,说是有喜事上奏,想要入宫一趟,究竟是何喜事?”
闻言。
李泰精神一震,当即起身拿出了准备好的括地志,“启禀父皇,儿臣自禁足之日起,便痛定思痛,专心致志的在府上编著括地志。”
“如今,括地志终有所成,儿臣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呈现父皇,让父皇一睹为快。”
李世民面有惊讶:“这么快就编著好了括地志?”
李泰:“得益于之前那些求财的能人异士,儿臣方才有此成效,请父皇过目。”
括地志转交到了李世民的手中,李世民余光却不觉的看了一眼李承乾的神色。
李承乾一脸微笑,似有赞赏之意,“四弟做的好啊。”
李泰:“……?”
李承乾:“父皇一直苦于没有舆地类史籍,无法确切掌控我大唐辽阔疆土,如今,四弟编著括地志一书大有成效,实在是一大喜事。”
“儿臣恭喜四弟流芳千古,贺喜父皇喜得爱书!”
李泰逐渐的瞪大了眼睛,心中的惊骇更是难以言喻。
彼此双方私下捉对厮杀,乃至是对簿朝堂,都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了,如今,他竟然为我道贺?
不对劲!
这个混蛋绝对不对劲!
“哈哈,太子说的好!”
李世民放声大笑,拿着括地志品鉴道:“此书一成,便填补了我大唐没有舆地类书籍的空白!”
“写的好,编写的很好!”
“青雀,你用心了。”
李世民不吝夸奖,李泰只是笑了笑。
因为他现在还搞不懂,李承乾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太怪了!
“太子也看看。”
李世民随手把括地志,交给了身边的太监,转交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李承乾心中不以为意,但目光扫过之后,却不得不承认,在这一方面,李泰做的还是比较出色的。
“好好好,四弟大才啊!”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