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174节

  苏尘问道:“刘洎死了,是卢承庆去刘府处置的,还是大理寺的孙伏伽?”

  “他们二人都去了。”

  王玄策:“听说刘洎死了的消息传开后,他们二人便第一时间赶到了刘府。”

  “随后,二人便马不停蹄的入宫面圣。”

  “据说,刘洎在死之前,倒是留下了一封遗书,只是这遗书里面写的什么,无人得知。”

  遗书?

  苏尘敲了敲折扇,有意思,是死了还想恶心人么?

  不过无所谓了。

  他的目的已然达到了。

  苏旺走了过来,“公子,东西都准备好了。”

  苏尘点点头,目光转向吃瓜的薛礼,“出发吧。”

  “是!”

  薛礼应了一声,当即大手一挥,带着众人架着马车,载着众多的货物出发了。

  苏尘手中的折扇,在孙强的脑袋上面敲了敲,“醒醒啦,该办正事儿了。”

  孙强哭丧着脸,“公子,我卖给你了……”

  “……?”

  王玄策一脸奇怪的看着孙强,“公子,这家伙究竟是怎么回事?”

  苏尘无奈,把孙强之前的自信发言说了一遍。

  王玄策顿时乐了,“就你这样的水平,还和公子对赌?”

  孙强:“所以我后悔了。”

  王玄策:“那可没有后悔药哦。”

  苏尘笑了笑,“走吧,去你那边看看。”

  王玄策点点头,“公子请。”

  ……

  魏王府。

  杜楚客带来了刘洎自杀而亡的消息。

  对于刘洎自杀而亡,李泰并不觉得意外。

  但是。

  “陈庆纪云,已经被孙伏伽斩首了。”

  杜楚客面色严肃,“在孙伏伽出宫回到大理寺后,便直接把他们二人给杀了。”

  李泰脸上的从容散去了些,“你的意思是,这是父皇给我的警告?”

  杜楚客摇了摇头,“我倒是觉得,陛下是不想在刘洎的事情上,继续纠缠下去了。”

  

  只要证人死了,那么刘洎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李泰沉吟:“那你觉得,刘洎在遗书中写了什么?”

  杜楚客:“不清楚,但目前来看,这封遗书中的内容,令陛下很生气。”

  “为何?”

  “陛下下令,严查私自贩卖弓弩者,但凡参与其中之人,一个不放过。”

  李泰若有所思。

  没有追查死士的身份,这算是默认了此事,到此为止了?

  “是谁在布局查出来了没有?”

  “根据苏州传来的消息,在陈庆二人抵达苏州之前,倒是有个人提前去了杂货铺。”

  “杂货铺?”

  “金勇的杂货铺。”

  杜楚客:“那人名叫陆飞,是苏尘手下的人!”

  李泰眼神变冷,好巧不巧的,苏尘派人去了苏州!

  所以。

  “柳增寿的死,是苏尘安排的?”

  “应该是他。”

  杜楚客沉声道,“事发之时,太子就在苏州城。”

  “若是太子命人动手,完全可以从侍卫中抽调人手,没有必要通知苏尘。”

  苏尘安排人手,越过了李承乾,毒杀了柳增寿?

  李泰皱了皱眉,“苏尘有这么大的能耐?太子给他这么大的权利?”

  杜楚客轻声道:“苏尘所招揽的护商队成员,一个个身强体壮,战力惊人。”

  “若是放在军中,想来也是一把好手,尤其是领队的王玄策,薛礼!”

  “据兰迪所说,罗斯汉之所以能够把货物送回波斯,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得到了苏尘支持。”

  “当时我还疑惑,兰迪的手中掌握着不小的能量,怎么会被人瞬间击破,现在看来,当初灭了兰迪手下的人,应该就是王玄策他们了。”

  “除了王玄策薛礼外,护商队中还有一些佼佼者,个人英武不可小觑!”

  李泰不可置信的看着杜楚客。

  他也只敢在私下,悄悄的收买人心,培养死士罢了。

  苏尘竟然光明正大的,在天子脚下培养自己的势力,打造成护商队?

  他就不怕被发现么?

  不对!

  李泰皱眉道:“我记得,卢承庆此前曾奉命彻查此事……”

  杜楚客:“最后却不了了之了!”

  哆哆。

  李泰敲了敲桌面,脸上露出了几分玩味儿,“看来苏尘的手中,倒是掌握着不少的东西啊。”

  杜楚客重重点头,“此子不除,东宫难入。”

  “你有什么想法?”

  “他既然想要以商人身份行事,那不如就以商人之事将其灭了!”

  杜楚客阴冷一笑,“王爷怕是不知,苏尘手下的生意可是越做越大,最近更是传出,要在大夏天整出冰块,造福大唐百姓!”

  李泰:“说笑呢?”

  如今时节,即便是地窖中的冰块,都在不断的融化,如何能够在烈日下做出冰块来?

  杜楚客:“若是假的,他的名声自然一落千丈,生意也会随之受到影响,若是真的……”

  “该如何?”

  “那便将计就计,送他一份大礼!”

第129章 发烧都算降温的鬼天气

  前往作坊的路上。

  苏尘不断的煽动着折扇,勉强带来一缕清风。

  但是热的。

  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整洁的可怕,可同样的是,石板道路会极大的吸收阳光,带来无尽的热。

  孙强几人形象不堪,撸起了袖袍不断的挥动着,尽可能的驱散身上的热量。

  只可惜。

  偌大的太阳,高悬于天。

  没有树荫的笼罩,走到哪里都是热的。

  唐朝时期的城市规划,还是差了点。

  苏尘看向街道两侧,若是多一点的绿植就好了,至少可以带来些许阴凉。

  难以想象,这要是温度上升到四五十度,人还怎么生活。

  发个烧都算是降温?

首节 上一节 174/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