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153节
“掌柜的你想啊,一个书社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名气了!”
徐齐庄一脸严肃:“一个书社里面若是有那么一两位才气斐然的大才子,又或者是声名远播的大儒坐镇,自然会引得无数书生士子纷纷靠拢。”
苏旺沉吟着点点头,“继续说。”
徐齐庄:“有才子可提供华丽的诗词,有大儒可提供文章注释,这对于许多求学之人格外重要。”
“而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旦有才子在上面发表诗词,自然会引得其他人纷纷效仿,甚至比拼一下。”
文人相轻……
苏旺不住点头,很有想法。
“还有呢?”
“还有就是……”
徐齐庄指着计划书说道,“我不大明白,为什么要结合当下发生的一些事情作文章,难道是想广开言路?”
言路不言路的不重要,重要是让这报刊风靡长安城!
苏旺看着徐齐庄的目光,愈发的欣赏,年纪虽然小了点,但是脑子活络啊。
“有没有兴趣搞一搞?”
“啊?”
徐齐庄愣住,继而连连摇头,“别闹了掌柜的,这需要极强的人脉关系的。”
“才子,大儒,没有关系伱可请不来!”
“再说了。”
“闹不好,才子大儒他们的诗词文章,还会遭受他人的抨击,店铺开没开起来我不知道,但肯定会因此得罪人的。”
见徐齐庄说的头头是道的,苏旺愈发的相信,他此前接触过这些东西了。
有基础,有能力,是个不错的帮手。
“你今后便跟着我负责报刊一事。”
“啊?”
徐齐庄一脸问号。
明知道会亏本,乃至得罪人的事情,你还要继续做?
钱多,烧得慌?
“不是,掌柜……”
“就这么定了。”
苏旺拍了拍徐齐庄的肩膀,打断了他的话,“风流才子,我们有的是,至于大儒吗……”
“同样不缺!”
嗯?
怪不得都说闻香来是太子的产业。
有靠山,就是硬气!
徐齐庄:“要是亏了,与我无关啊。”
苏旺:“小事!”
“来来来,和我详细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从哪里入手比较好一点……”
第114章 栽赃嫁祸!
“才子这事儿,我已经安排人去了。风流不风流不好说,但是在诗词才能这一块,还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你所说的大儒,我也安排了人手,文章这两天应该就可以出来了。”
苏旺带着徐齐庄参观着,即将成为报刊的书坊,人员备齐,工具备齐,现在就差文章了。
只要文章一到,便可以对其进行刊印,将其传播到长安城的各处。
“现在有一个问题。”
徐齐庄皱眉道,“刊印文章谁来宣传,这些刊印的文章又如何送到需要的人的手中?”
苏旺淡然一笑:“这事儿不需要你来操心。”
在计划书中,苏尘已经把报刊的销售渠道,给苏旺陈列了出来。
而且。
按照计划书中的渠道路子,苏旺相信,只需要他放个风声出去,便会有许许多多的少年,主动的承担这种事情。
成为一个个新时代的卖报郎。
徐齐庄若有所思,“那还欠缺什么?”
“欠缺一份引爆长安城的文章。”
苏旺咧嘴一笑,拍了拍徐齐庄的肩膀道,“此前你说伱读过书,识的字对吧?”
徐齐庄点点头。
苏旺:“那么这一份文章就交给你了。”
“啊?”
徐齐庄:“什么文章就交给我了?”
“引爆长安城的文章。”
“???”
徐齐庄一脸茫然,就见苏旺从袖口中取出了一张纸条,放在了他的手中。
徐齐庄低头看去,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
“苏州灾情,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这……”
徐齐庄一脸疑惑,不明白苏旺的意思。
苏旺:“苏州此次的水患,之所以闹得这么凶,这么厉害,极大的原因便是因为苏州的粮商,依仗着自己身后的靠山,把苏州的粮价太高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其中,以王赟,柳增寿最为阴损!”
“王赟已经事发了,苏州刺史王韧将其绳之於法。”
“但是柳增寿的身后,站着的是当朝四品大员,黄门侍郎刘洎!”
“只要刘洎不倒,谁也奈何不了柳增寿!”
“所以……”
“你明白了吗?”
嘶!
徐齐庄倒抽一口冷气。
苏州灾情虽然已经稳定了,但是对于那些趁机屯粮,高价出售的粮商,没有人会对他们有什么好脸色。
尤其是在得知,这些不法粮商的身后,还站着一位当朝四品官员的时候,对于此事的议论,尤为激烈!
报刊想要打出名气,打响名头,此事无疑是最好的引爆点!
只需把此事刊登在报刊上,那么不出一日的功夫,报刊的名头便会响彻整个长安城!
太狠了。
这是要踩着当朝四品大员的肩膀,把报刊给立起来啊!
徐齐庄忽然脸色发苦,“掌柜的,我感觉这文章要是写出来了,我人也就没了。”
“长安城中,天子脚下,还有人敢威胁你的身家性命?”
苏旺呵呵一笑,拍了拍徐齐庄的肩膀,“出名要趁早,难道你就想着,一辈子当个跑腿的伙计?”
可我不是伙计啊。
徐齐庄挠了挠头,总感觉此事太过危险了。
苏旺:“做得好了,今后报刊的事情,就由你来负责。”
徐齐庄:“……”
苏旺:“你也不想再度沦落街头吧?”
“再说了,咱们身后的人可是太子殿下,有太子殿下在,你怕什么?”
“况且,我们只是实事求是的,根据城中的传言进行书写的,至于真假那是官府要考虑的事情。”
“错了呢?”
“大不了道个歉嘛。”
苏旺不以为然,“难不成你会用你的真名,在这报刊上写文章?”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