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58节
若是奉命,便为地方官员与内廷宦官的勾结。
若是私往,便是通奸有染!
徐渭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杆笔,飞快记录着这里的一切。
……
郑泌昌、何茂才估摸着时间。
“差不多了吧?”郑泌昌的声音响起。
要是马宁远那里顺利,这会儿的海瑞大概在与芸娘翻云覆雨,要是这时候有倭寇闯入,杀海瑞于床榻之上。
奉旨狎妓的钦差,想来会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海上倭寇得到大明海防图后,早就动了起来,就在这几日了,杭州府这里,要先动荡起来了。
“差不多了。”
何茂才眼中露出了杀气:“但那杭州府衙里,马宁远、沈一石,连徐渭都在。”
“那就让倭寇把他们都杀了,马宁远没用了,沈一石又涉了水,徐渭,算他倒霉!”
“好!”
何茂才点点头,要喊心腹去放人,但却没有回音。
吱呀。
门开了。
锦衣卫浙江千户所千户沈袠和数名锦衣卫缇骑就站在那里。
而身后,何茂才的心腹就倒在血泊里。
“完了!”
第73章 上架感言!
老蛟在此,感谢诸位读者老爷的支持,没来由此去经年,总把新人换旧颜,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大明的嘉靖朝是个很特殊的时期,大明的嘉靖帝也是个很特殊的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不是以通常方式继位的,正德十六年,他的堂兄正德帝无嗣而终,于是,十三四岁的他,便孤身进了京。
在朱厚熜登基之初的那几年,年轻的皇帝表现出了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我们不妨称之为“嘉靖春”。
朱厚熜改革了大明朝全部的政府宗教仪式,修建、重建了京城的祭坛、寺庙和其他祭祀场所,使作为世界先进文明灯塔的大明自身的感受变得辉煌灿烂。
礼仪从不是装饰性的,这是文明底蕴的彰显,在那时,张璁张孚敬是内阁首辅。
而在“嘉靖夏”,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糟糕的方向而去,就连朱厚熜自身也受到了巨大地生存威胁,走到哪,失火到哪已成常态,所生的长子,未满两月而夭折,次子初立太子,次日便无疾端坐而死,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年那场宫变,更是彻底击破了朱厚熜的心理防线。
朱厚熜离开了紫禁城,搬入了西苑中,甚至放弃了教育皇子的权力,诸多礼仪改革自此而终,在时任内阁首辅夏言的辅佐下,大明朝转而炫耀起军事力量。
宗主国的威严,再次为周遭异族所感知。
但是,在安南的成功,却无法掩饰夺回鄂尔多斯计划的悲剧,夏言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进入“嘉靖秋”,在日益腐败的内阁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的引导下,整个大明朝呈现出懈怠和自我满足的特征。
严嵩、徐阶凭着细致、勤奋和对朱厚熜信奉道教的热情,最终先后获得宠信。
可惜,辞藻华丽的青词以及道教所有的祷文、仪式,救不了大明朝,又何况,严嵩、徐阶就是朝中的大贪巨鳄。
严嵩、徐阶的门户之争,使得大明朝廷对外松弛的协商妥协,但人心的贪婪,天底下的人都一样,不满足的倭寇在东南肆虐,不满足的鞑靼在北疆猖狂。
到了“嘉靖冬”,朝野上下散发着腐臭的气息,两世为人的朱厚熜,恢复了最早的“春时”的勇气和智慧,严嵩、徐阶即将落幕。
大明朝也将进入永远地来到“嘉靖春”阶段,张居正、高拱、赵贞吉,以及海瑞都将进入内阁,“众正时代”来临。
作为世界先进文明灯塔的大明朝,将再次辉煌灿烂。
沉睡在东方的雄狮,苏醒了!
本书会在明日十二点零五分左右上架,恳请读者老爷首订,老蛟叩首!
书友群已开放在作者的话中,欢迎读者老爷们来交流。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诸君,慢行!
第74章 明军满饷,满饷无敌!
桃渚城。
月光静静地照着,天地间一片安宁。
城里一家小客栈内,几条披着黑色大氅的身影走向马厩,开始解开一匹匹马套着的缰绳。
店家听到动静,提着油灯从里屋走了出来,望着那些黑影:“客官,还早呢,这时走,城门还没开。”
缰绳解开,那些黑影没有接言,默默牵着马儿向店家走了过来。
“再歇歇!天亮再走……”
店家的“走”字还没有说完,一道刀光就从为首的那条黑色大氅里闪出。
那店家情急之下,只来得及提起油灯挡上,油灯乍破,灯光立刻熄灭,刀顺势砍在了店家的身前,侥幸没被连肩膀带脑袋砍掉。
店家被这一刀砍了出去,仰面倒在了身后的杂物中,杂物轰隆倒下,仅凭昏暗的月光,那为首的黑影分不清店家是死是活。
黑影瞥了眼砍断油灯略微卷刃的太刀,又看了看那繁多的杂物,放弃了补刀的打算。
跨上马率先冲出客栈大门。
那些黑影纷纷跟上。
安宁被打破。
战马的铁蹄声踏在这街道的青石上,顿时发出密集的爆响。
马蹄铁与青石的碰撞,激荡起一溜火花!
月光下。
飘飞的黑色大氅,直驰的黑色高头大马,如闪电般穿过石街,驰向附近的城楼。
“桃渚”两个石刻大字渐渐清晰,早就惊动了城楼上巡夜的兵丁,一声喝问随之传来,“谁!”
没有回答!
没有停止!
一溜马蹄沿着既定路线冲上直登城楼的石阶。
为首的黑马黑氅放缓了速度,掀开了连接大氅的罩帽,露出了标志性的头顶一溜束发,落在了最后,掏出了尺八兀自吹了起来。
在这寂静夜中,尺八特殊地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使得苍凉、辽阔的音色格外清晰。
尺八之声,响彻城楼内外。
一溜的黑色黑氅在城楼上驰飞,雪亮的倭刀与守城士兵刺来的枪尖一接触,就意识到不对。
一寸长,一寸强,又是在这狭窄的地形中,长枪的威力,在大力者手中被发挥到极致。
力大砖飞,不外如是。
强大的力量,直接震落了倭寇手中的倭刀,余力不减,刺入倭寇的胸膛中,长枪一抖,马上的倭寇竟被挑落了下来。
一个个倭寇跌落马背,虽然为首的倭寇头目井上十三郎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也猜出城楼上的守城士兵不是普通的大明士兵。
尺八之声戛然而止。
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井上十三郎的心头,四尺长的太刀再次拿在了手里,催动着战马儿,踏上了城楼石阶。
几乎同时,井上十三郎用太刀挡在了身前,挡住了刺向心口的长枪。
真真切切感受到那无匹的力量,井上十三郎才明白倭寇们为何会倒下的那么快。
明白归明白,但井上十三郎却没有什么办法,又是一刀,挡住旁边刺向咽喉的长枪。
心口、咽喉、脑袋,这种效率不高的精准攻杀,绝不是尽可能追求杀伤的军队修习的,更像是特殊组织。
在当井上十三郎望向来袭长枪的主人,看到那“虎臂蜂腰螳螂腿”的身形后,身体仿佛被什么击中了,没有躲开从身后的一枪。
左肩被长枪刺穿,剧痛之下的井上十三郎,连起码的反击都做不到,只能用太刀尽可能挡住要害。
落下马来的井上十三郎,仰躺在城楼石阶上,一瞬间,就明悟了一切。
锦衣卫在此。
就代表大明朝军队提前获悉了海上倭寇的袭击,并准确地料到了海上倭寇登陆的地点,桃渚势必布下了重重埋伏。
井上十三郎已经没有时间思考弟弟是否投降了大明朝廷,透过锦衣卫的人、长枪缝隙,蜿蜒的城墙上,升起了无数火把,霎时间,天地亮如白昼。
黑沉沉的墙角下,潜伏着数不清的倭寇!
在听到尺八声后,全都跃了起来,一起发出虎狼般的啸声,拥向城楼。
手中的东西奋力一扔,城堞上出现了一排铁锚,紧紧地勾进城砖。
无数腰前插着长短两把倭刀背挎火铳的倭寇攀着绳索向城头而来。
数把长枪刺来,井上十三郎被刺成了筛子。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