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44节
而身为心学名臣的徐阶,“诈计而重权,阴重不泄”,然“无儒者象,陷于霸术”亦是天性。
故曰:“一样米,养百种人”。
从现有进士、举人中选出六千有才能的人补仕不难,难得的是所选的人天性纯良。
更难的是,天性可以掩饰,君不见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唐代诗人李绅,在做官后,一顿盘中餐,成百上千贯。
餐餐只吃鲜鸡现取的鸡舌,导致拔掉舌头的鸡尸体堆积成山。
面对权力,鲜有人能把持本心。
就连此刻的张居正,在想到六千门生盈朝的情景,心跳也不禁漏了一下。
要知道,严嵩执掌中枢内阁二十年,苦苦经营,门生故吏也不到万人。
入阁年头尚短,领实事时间就更少了,就这样要赶追严嵩的势力,张居正有种在梦里的感觉。
但他张居正,不是严嵩、徐阶之流,对于建立门户,没有丝毫想法,将有数以千计的门生,他首先想的,就是日后推行国策时,能无误且顺利完成。
“谢皇上隆恩!”张居正说着就跪了下去。
朱厚熜双手把他搀起:“好好干,干好了,朝里还有重任等你。”
这近乎明示了内阁首辅大臣之位的归属。
张居正重重地点点头,满脸凝重双目闪光……
皇上诏见刚完。
刚回到内阁的张居正,就收到了裕王府的召见。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
朝中文武看来是急了,手段也越来越糙了,连裕王这招都动用了。
但糙手段不代表没用,从大义上,裕王是亲王,张居正是内阁阁老,属君臣之分,君召臣,臣焉有不见之礼?
张居正叹了口气,将朝廷将补六千命官的事以书信的方式让内阁中书舍人递送给户部侍郎高拱,命高拱先行筛查候补进士、待仕举人。
按理说,选才入朝,是要吏部配合才对,毕竟吏部那有最为详尽的进士、举人花名册。
张居正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原因简单,吏部的花名册不足信,越是富裕之地,花名册中进士、举人的评语越不足信。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张居正所相信的,是这两千候补进士、三十万待仕举人名下的钱财。
以百姓投献田地给士人为例,这是大明朝祖制,但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大明律规定,生员、监生优免田地八十亩。
未仕举人,最高优免一千二百亩田地。
所有优免,皆建立在生员、监生、举人完全脱产,且继续考取功名的前提上。
可在实际中,在成为生员那一刻,田地就源源不断投献来了,哪怕以后成了进士,入仕为官,得到投献田地也不会退。
而且,生员、监生、举人、进士、官员,在尝到甜头后,就开始以各种方法隐瞒田地真实数目。
张居正是从底层崛起的,对士人们逃税之法再清楚不过了,丈地缩绳、诡计、飞洒、宽绳、隐田、匿户等等。
抛开天性不谈,张居正对高拱的能力是认可,对高拱这个人是充满敬意的,他相信,高拱能从浩如烟海的进士、举人卷宗中,找出目前最清廉的六千进士、举人。
至于选才入朝的恩师之情,张居正不介意分给高拱一份。
最关键的是,在张居正的心中,有个宏大的构想。
……
裕王府。
一向手不释卷的裕王朱载垕,从今天早晨起来,竟连看书的心思都没有了,梳洗毕后便穿上了亲王的朝服,一直在外殿正中的椅子上闭目静坐。
到了午时左右,毕竟春夏交际,难免有几分热意,也不知道裕王是那套几层的朝服穿着,还是心里有事,额上冒着密密的汗珠。
内阁骂战、翰林院掌院学士王锡爵闯阁、刀架内阁次辅张居正脖颈试图逼迫阁老、张居正入宫觐见,这一件件事,不断刺激着裕王紧绷的神经。
裕王知道,这时父皇是不能朝见的,祖庙也是不能朝拜的,但穿着这身袍服,却能请师傅张居正来。
尽管等待的时候,是最让人心急的时候。
王府詹事谭纶就站在裕王身旁,亲自为裕王爷扇着风,缓解着裕王爷的焦躁。
但在谭纶看来,裕王爷是自作自受,在得到严嵩、严世蕃父子及整个严党支持,而放弃张居正、高拱时,自以为储君之位稳若泰山。
却是忘了“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人人会跑”的谚语,在当今圣上的意志下,想靠外力坐上储君之位,难如登天。
反倒是张居正、高拱在朝廷中滚滚打打得了势。
内阁首辅不在,次辅就是首辅,户部尚书不在,侍郎就是尚书。
别看高拱被皇上逐阁,但实权不仅没降,又往上迈了一步。
让人忍不住感慨命运造化之神奇。
原依仗的严嵩、徐阶、严世蕃进了诏狱,放弃的张居正、高拱如日中天,谭纶都替裕王爷感到尴尬。
李妃也换上了王侧妃的礼服,正从里边的寝宫走了出来,一眼便望见裕王爷满脸的汗珠,连忙走向一旁的面盆,绞了块面巾,轻步走到裕王面前,轻轻地印干他脸上的汗珠,轻声说道:“王爷,张师傅是恢廓大度的人,不会计较过去,若王爷能主动开口表达歉意,相信张师傅定然愿意与王爷破冰于好。”
“派去的人问一声,张师傅有没有到?”裕王没有回她这个话,转头望向谭纶,问道。
李妃愣了一下,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就不再多说了,转而把面巾放回面盆里。
谭纶马上走了出去,见到张居正正从庭院而来,回声道:“王爷,阁老到了!”
张居正脚步一顿。
他与谭纶是旧相识,过去都以表字相称,如今一声阁老,好似什么东西变了。
第56章 海瑞上任,赐天子剑!
花开富贵,莫过牡丹。
可春季一过也难逃凋谢飘零。
裕王府就似那曾经大红大紫的牡丹,富贵享过了头,渐有零落尘埃的意味。
张居正却如春季一直潜伏的莲籽,已从污泥中慢慢穿过水面,结朵待放。
裕王府寝宫前的院子里,裕王、张居正相顾无言。
到底是李妃。
抱来了世子朱翊钧,一身紧衣短装的马大伴在院里地面上仰面躺着,但见他双臂平展,一腿弓踏,一腿笔直伸在空中,脚腕处勾着一个球,两眼上翻,正望着离头顶不远处的世子。
从地面这个视角往上去,世子就像一座小塔,头顶上的小髻直指院落的天空。
世子天纵聪明,才两个多月大就对许多事物感兴趣,眼睛随着球动而动,身板也比平常人家显大。
马大伴踢球,四个太监分站在院子的四个角落接球。
朱翊钧见马大伴那只脚仍然勾着球停在空中,便不停地露出笑。
虽然奉了李妃的命,但躺在地上勾着球的马大伴还是很犹豫,知道今天是谁来了,知道王爷今天是什么心情,知道王府要讨谁的欢心,目光游移禁不住瞟望。
这一瞟,他看见了正望着自己的李妃那双眼睛。
那眼神明确示意他放开来展示球技,让世子开心是假,让张居正开心是真。
身为大伴,荣辱皆系于世子,而世子的荣辱,又系于裕王爷。
现在王府的当务之急,就是迫切让王爷和阁老重归于好,马大伴明白,必须要使出浑身解数了。
只见马大伴脚腕轻轻一缩,两眼瞅准了世子的方向,将球踢了出去,那球呈抛物线向世子的头顶上方飞去。
朱翊钧小小的眼睛立刻睁大了,兴奋起来。
在讨世子开心方面,马大伴的确是下了大力气,那球竟然准准地在世子身前慢慢落下,世子弯下腰,一伸手就碰到了,顿时咯咯地笑。
其他太监早就磨合默契,每当世子摸到球时都会应声喝彩,但这里是有分寸的地方,喝彩声都压低了些声音。
这欢闹声,裕王明白用心,张居正也明白用心,见世子好玩喜动,脸上都没有表情。
这时,谭纶知道要开口了,“阁老,王爷有意让您担当世子的师傅,您意下如何?”
如此巧妙地切入正题,而且切进来便是偌大的难题!
这谭纶谭子理,是想借世子师的身份,将张居正重新拉回裕王府的阵营。
与裕王师傅不同,在张居正之前,裕王爷就有多位师傅了,徐阶、高拱等等。
张居正混在裕王爷师傅中,更像是裕王爷拉拢徐阶的添头。
可世子不同,如果皇上万年,裕王爷承继大统,那世子就成了太子,张居正作为世子师,就成了太子师。
假若朱翊钧有登基为帝的那一日,张居正就将再次升格为帝师。
张居正目光一闪,望向裕王,裕王顿时眼睛一亮,期许之意溢于情表。
与裕王碰了一下目光,张居正又望了眼谭纶,以及更远怀抱着世子却时刻注意着这里的李妃。
心中都不由而然对这个王府詹事又多了几分赏识,却对这个王侧妃的精明生了几分敬畏。
在裕王府鼎盛之时,以严嵩、徐阶、严世蕃为首的半朝文武为之倾倒,又有谭纶、李妃这样的贤人安内抚外,阵容岂止是豪华。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