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300节

  这一点,就不如张居正,张居正是真敢对文官集团挥刀。

  “臣有罪!”高拱再次跪了下去,能明显看到其后脊的衣衫都被冷汗浸透了。

  “你也就知道朕暂时罢不了你,才这么有恃无恐。”

  内阁就这三瓜两枣了,再把高拱罢了,朝政就真的不能及时处理了。

  高拱没有作答,把头磕了下去。

  随着接过内阁首揆的时间越长,他的心慢慢也懒散了些,绷得弦就没那么紧了。

  这时,被圣上点出来,高拱不由得想起了严嵩内阁时期,严嵩曾对徐阶、张居正、他说过的话,“人啊,小心几天容易,但小心几个月,几年,乃至于几十年,就没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在这样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阁中,高拱真难想象,严嵩是怎么支撑二十年的。

  朱厚熜的目光从高拱身上移到胡宗宪、李春芳的身上,说道:“补阁的事,内阁上过几次了,朕本想着你们能应付的过来,便搁下了,现在看看,是真该补阁了。”

  胡、李应声而跪,齐声道:“微臣有负圣恩,望圣上降罪。”

  “补两位阁老吧。”

  朱厚熜望向了门外的大日,说道:“工部尚书朱衡,两万五千里直道进展顺利,十一支宝船舰队的打造也提前完成,实乃我大明朝的栋梁之材,就以部堂之身跻身内阁吧。”

  以部堂之身跻身内阁。

  其意为成为内阁阁老兼领原工部事,卜一入阁,就是实权阁老,也省的内阁分部事了。

  “礼部尚书海瑞,以九卿之身,巡视诸省府县地方新建学堂,不辞辛劳,且沿途有民求告,为民做主,实乃清庙之器,同以部堂之身跻身内阁。”

  朱厚熜想起了这把大明朝利剑,继续说道:“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朕与尔等同居庙堂,离江湖日远,官吏狎妓之风,屡禁不止,逼良为娼之事,屡见不鲜,万般罪恶,皆以娼、妓之业存之,自即日起,由海瑞以阁臣、部臣之身,代朕巡视地方,凡有娼业,一律铲之,凡有妓者,教而改之,屡犯不改,杀之,此旨,以教坊司为始!”

  “臣领旨!”

  高拱、胡宗宪、李春芳三位阁老,不知道是怎么接的旨,也不知道是怎么出的紫禁城,等回过神时,便已经在内阁了。

  内阁又增加了两位阁老,按理说是好事,但身为文官首的高拱,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文人雅士向来喜爱娼妓之业,这便是娼妓之业能兴旺发达的真正原因。

  能在地方开设青楼、勾栏,逼良为娼的人,哪个没有名士站台,哪个背后没有势力,地方上盘根错节的黑、恶,才是历朝历代娼妓之业长盛不衰的真正原因。

  铲除娼妓之业,不妨说是铲除地方上的黑、恶势力。

  而且,此事的督办,圣上交给了新入阁拜相的海瑞,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高拱望向胡宗宪、李春芳,胡宗宪毫无反应,理政解难,李春芳却在奋笔疾书,不用猜就知道,是传信回家族自查有没有娼妓之业,有的赶快脱手,没有就万事大吉。

  不知道为何,高拱突然有些想念张居正了,尽管两人同阁时,政见多有不同,时常起冲突,但同僚多年,张居正是少有能知心、谈心的人。

  如果换作是张居正,该如何做事呢?

  高拱揣摩着,也拿起了狼毫笔,先办第一件事,为小公主拟封号。

  如今这世道,封号倒是好拟,适逢千秋难会之承平盛世,“太平”二字做封,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交由胡宗宪、李春芳去看,两人也没有任何异议,便唤来内阁中书舍人高务实前去觐见呈奏。

  不消多时,高务实回返内阁复命,“太平公主”封号获得朱批“照准”,同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的黄锦,也随之一道而来。

  

  海瑞、朱衡入阁拜相的旨意,要通过内阁下放至全国两京一十五省。

  高拱亲自抄录两道旨意后,命人将原旨收录文渊阁,而一字不差的抄录旨意,则传于天下。

  黄锦接着拿出了第三道旨意,铲除国朝娼妓之业,教化娼妓从良,高拱默了一下,抄录、收录,会同前两道入阁旨意,三道旨意一同交给高务实去放旨。

  另外,专程有人前去通知正在京畿附近巡视诸省府县学堂建设的海瑞,不必回京,照旨办事即可。

  从嘉靖四十年春,海瑞就得了天子剑,圣上始终没有收回,办事时,倒是省了不少工夫。

  高拱另附了封信,让海瑞放开手去办,出了任何事,内阁都兜着。

  驿者启航。

  黄锦回宫复命。

  高拱继续为死去的水师将军丁启睿、杨鹤、陈奇瑜,和一位在南亚次大陆战场上表现最英勇无畏的校尉王平拟侯爵赏赐。

  安西、威西、乐西、武西。

  为丁、杨、陈、王四侯之封。

  胡宗宪、李春芳依然没有什么异议,并挑了十二个水师将校中大功之人,想好了伯爵封授。

  自此,大明朝又多了四侯十二伯,但无一例外,全部是死后追封,哪封哪了。

  名入国史,送去仪银,就宣告落幕。

  临近下值前。

  高拱又以内阁函令的形式告知刑部,国丈、国舅,和一批官吏、勋贵、富商、巨贾家的处罚建议。

  虽是建议,但其中的言辞,显然是命令,刑部尚书潘恩,自然能看到这究竟是谁的旨意。

  内阁放衙。

  高拱没有回相府,甚至拒绝了嗣子随行,去买了些纸钱、纸马,让车夫打马去了城外。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高拱年已五十,却无子嗣,有过三女,但也纷纷早逝,今日皇后诞女,也不免触动了心事。

  等到了城外,高拱将纸钱、纸马放在了朝向女儿坟墓的方向,却没有点燃,皇家有喜,不能使阴物。

  子时更声,阴风兮兮,高拱在马夫的催促中,这才返回相府。

  高拱走后,风势却越来越大了,吹飞了纸钱、纸马,在风中起舞,好似有孩童在玩闹似的,追着马车。

  风吹动着车边的装饰银铃阵阵,车中的高拱潸然泪下。

  这银铃,是他送给小女儿的,小女儿在死前又送给了他,虚弱对他说道:“父亲,银铃声响,便是我回来看您了。”

  风骤。

  整整刮了一夜,才逐渐有了将息的架势,而属于大明朝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京畿,永平府,遵化州。

  海瑞到这里不久,就有百姓告状,而原由,便是此地内有伙“柴刀帮”,以凶残为名,是打家劫舍,逼良为娼,无恶不作。

  海瑞找到县衙,调动两班衙役追回了被抢走的民女,但就在县衙内,海瑞将人交回给其父时,所谓的“柴刀帮”纠集了数十人,个个手持柴刀,悍然进攻县衙,要夺走那民女。

  此地的锦衣卫及时赶到,但柴刀帮中人不但不惧,反而对锦衣卫先发动了袭击。

  这几十人立时团灭。

  但这引起了海瑞的重视,他是自福建南平教谕而起,深知底层丑恶,但万万没想到,在京畿之地,天子脚下,能丑恶至此。

  一帮“匪类”,竟连锦衣卫都不惧,这显然不是一般的“匪类”了,必须要出重拳。

  遵化知县几乎是滚爬到到海瑞脚下的,并立下军令状,必会给海瑞一个交代,而就在海瑞思考此人该不该用时,圣旨到了。

  与之同到的,还有永平府的锦衣卫,来恭贺海瑞入阁。

  海瑞也不再犹豫,命锦衣卫立刻将遵化知县拿下,拔出了天子剑,对锦衣卫下达了严厉命令:“七日之内,荡平遵化黑、恶,并通令两京一十五省,在接到命令之日起,十日以内,铲除诸省、府、县中一切黑、恶,一县未平,县令、县丞、县尉罢官问斩,一府未平,知府、同知、通判罢官问罪,一省未平,巡抚、按察使、布政使罢官!”

  说罢。

  海瑞便挥剑斩了遵化知县的脑袋。

  先斩后奏!

  阁老令下。

  永平府锦衣卫千户,遵化州锦衣卫百户领命,缇骑四出,凡遇黑、恶,杀无赦!

第318章 百万娼者,除恶务尽!

  “柴刀帮”。

  名字源于他们的标志性武器——一把锋利的柴刀。

  而其帮众,年纪基本在十几岁到二十岁之间,他们大多是泼皮、无赖,白日里无所事事,黑夜中却变成了街头巷尾的噩梦。

  这群人装备简陋:一把砍柴所用的柴刀、一块砖头,这就是行凶作恶的全部武器。

  起初,柴刀帮只是一些无所事事的青年,为了生计游走在大明律法边缘,如抢劫小摊贩、打架斗殴等。

  由于朝廷动荡,多项国策对地方的扶持和倾斜,使得地方衙门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建设上,无数的地方青年、中年投身于大明朝两万五千里直道、十万座学堂建设中,对这些零星的混乱没有放在心上。

  柴刀帮就此抓住了机会,拳打老弱,调戏民女,这本就是帮众们的老本行。

  于是乎,柴刀帮的势力迅速膨胀,并在遵化州及其周边地区建立起了多股势力。

  柴刀帮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而是开始对更大的目标下手。

  遵化州沿街的店铺,小摊贩就成为了柴刀帮主要来钱之道,这些柴刀帮众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一街两巷中。

  对待商铺还客气点,一群人到店铺里,就随便倚着、靠着,但凡有客人敢进店,就将柴刀拍出来,把客人吓跑为止,逼迫掌柜的交出保费。

  而对待更贫贱的小摊贩,柴刀帮就什么客气都没有了,凡是拒绝交保费的,上去就是一顿毒打。

  为了保全性命,小摊贩们不得不屈服于柴刀帮的淫威之下,忍气吞声地缴纳保费。

  有不能忍者,上告到衙门,但柴刀帮能发展壮大,本就和衙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收到告状,遵化州知县便会派遣两班衙役去抓人,但要不了多久,被抓的柴刀帮众便会因证据不足而被放出来。

首节 上一节 300/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