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290节
由于明军在孔坎邦对婆罗门、刹帝利中人的洗劫和杀戮,使得正在往“人间原界”迁徙的婆罗门教大祭司瓦尔那愤怒异常,向梵天、毗湿奴、湿婆诅咒了明军一通后,临行前,呼吁更多的教徒前去马尔瓦邦抵抗恶魔般的明军。
尽管瓦尔那和大多数婆罗门中人随后就溜了,但不少聆听了“神音”的吠舍、首陀罗和贱民,真的听从了“神明的指示”,甚至不要莫卧儿帝国的组织,便自主前去了马尔瓦邦,这间接帮了阿克巴不小的忙。
在王崇古统率三军进入马尔瓦邦时,那无法以数计的“灰烬”,手里挥舞着铁棍、木棍等“武器”,顿时鬼哭狼嚎朝着军阵冲来。
王崇古为之前在内阁时,和胡宗宪将莫卧儿帝国定义为与大明同等的“帝国”深感错误。
信仰主导国政,这不是什么稀罕事,欧罗巴大陆的国家许多也是如此,教会、婆罗门教一些教义,都将人的出生,给定义为原罪,人活着,要赎罪。
欧罗巴大陆上有王室,有贵族,有教廷,南亚次大陆上有皇室,有婆罗门,有刹帝利,王崇古原以为两块大陆上的百姓是一样的。
即,或许受到信仰愚昧,但不是没有脑子。
王崇古发现自己大错特错,欧罗巴大陆上的王室、贵族、教士虽然不做人,但至少真的往下层传播了知识,不管是自愿还是为了传教,让欧罗巴大陆从蛮荒走向了开化。
而莫卧儿帝国的皇室、婆罗门、刹帝利,真是一点和人相关的事都不干,固化等级就不说了,一丁点知识都不往下层传播。
莫卧儿帝国百姓,都属于婆罗门教信徒,但王崇古确定,眼前这些灰烬,怕是直到死去都不知道梵天、毗湿奴、湿婆是什么。
蒙昧、无知。
就像林中那些猴子一样,根本不知道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猴王指向哪里,就打向哪里。
对付蛮荒之地,对付凶蛮猴子,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方法只有一个,那便是把猴脑给打出来。
王崇古进入内阁后,与同侪陈以勤有过闲聊,这群灰烬,就像峨眉山那些猴子。
畜生终究是畜生,已有伤人心,便留不得了。
“传我命令,此后不封刀!”王崇古冷漠道。
……
明朝,京城。
当南亚次大陆军报传来时,洗劫欧罗巴大陆的千艘满载财富船只,也顺利抵达了天津港口,由内阁首辅大臣高拱兼领的户部,一部官吏全部在港口等待,但在登船看了那满仓满谷的财富后,向内阁发起了“求援”。
财富过多,仅凭一部之力清算,怕是要清个一年半载,而且,这些财富中,存在着大量西洋玩意,户部中的官吏,基本都没出过国,更别说前往西洋了,这些洋玩意,需要更专业人士进行估价和鉴定真假。
刚在陕西过完年,对那片黄土之地完成土地清丈、还地于民,即将进入四川继续执行国策的内阁阁老陈以勤的陈家中,几位对西洋有了解、有见识的族老便得到了征召,即刻前去天津。
陈家对朝廷的需要很是乐意,然后,点名了几个东南沿海的声名不显的家族,称不上世家,连大族都够呛,只是,当初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叫上过这些家族的祖先,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这些家族和潮商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到嘉靖四十年,圣上解决晋、徽、潮三大商帮时,嗅到危机,就躲了起来。
之后朝廷大清算时,这些家族凭借着低调、不显水不露水给躲了过去,在锦衣卫持圣旨驾临时,几个家主险些没有当场昏厥。
而后听说是朝廷需要帮助,才稳住了心神,最后在听说是陈家“供出”的他们,不约而同地对陈家十八代祖宗予以了亲切问候,要不是传旨锦衣卫提醒,阁老家族不容冒犯,问候会更多。
但谁知道,面上没说,在心里,陈家肯定被骂的很脏。
在这些古朴家族以外,还有大量的人得到了征召,其中不少是经常往返欧亚的游商,就连在大明朝的一些阿拉伯商人,都得到了“雇佣”,前去了天津。
锦衣卫对这些专业人士的审查很是严格,进出时都要更换特殊衣服,连个口袋都没有,同时,会对所有人身体上的每个孔洞都会进行检查,以全力保证锦衣卫大半年以来的成果没有一丝一毫的外流。
很快,大量的珍宝从船上卸下,其中,最先被送到京城的,便是被欧罗巴大陆誉为文艺复兴先驱的但丁·阿利吉耶里创作的《神曲》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每部三十三篇,加上上序,共一百篇叙事长诗手书,一篇没少。
世间万物很多都有价格,就如秦始皇帝欲购和氏璧一般,价值不过连城而已。
唯有文化底蕴没有价格,这种能作为一族文化底蕴的事物,其价值和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样,属于无价之宝。
随后,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薄伽丘的《十日谈》、《菲洛柯洛》,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雅典学派》,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等等,一一找到。
尤其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众多大明人士虽然看不懂,但为之大受震撼。
锦衣卫在将《大卫》雕塑送到京城时,一道呈上了个消息,雕塑作者,八十九岁的米开朗基罗接受了锦衣卫的邀请,正在从欧罗巴大陆前来大明朝。
而邀请的理由很简单,欧罗巴大陆上自古都有资助航海家、艺术家出海寻风的事。
不止是米开朗基罗,活跃在欧罗巴上层社会的锦衣卫中人,对不少文艺、匠人等方方面面的人才发起了邀请,有些人选择了接受,有些人选择了拒绝或无视。
米开朗基罗是接受邀请的人中,不一定是最重要,但一定是最具代表的人之一。
米开朗基罗前来东方的原因很简单,想亲眼看看东方的艺术、雕塑,与脑海中的艺术相互印证。
对于锦衣卫这种抢了欧罗巴人的钱,还抢了欧罗巴的文化,甚而还要抢欧罗巴人才的行径,内阁在京三阁老,高拱、胡宗宪、李春芳只能以“丧(干)心(得)病(漂)狂(亮)”来形容。
希望锦衣卫能再接再厉,如今郁金香计划在朝廷虽仍是隐秘,但内阁多少猜出了些事,李春芳更是提醒锦衣卫代都指挥使朱七,等计划暴露,欧罗巴大陆上陷入穷苦时,抢人的事会更容易,之前不接受邀请的人,或许就能接受了。
朱七对这位名扬天下的“甘草阁老”有了更深的了解。
保持警惕的同时,将从船中找到的“罗马正统”送入了内阁……
第309章 正统大战,西游作者!
“罗马诅咒碎片。”
“雕花宝石。”
“古罗马硬币。”
“罗马金属盘。”
“罗马鎏金银盘。”
“……”
在天津港口船只上。
大量来自罗马帝国的古物被找到,锦衣卫甚至贴心加上了标注,大大减少了鉴定的难度。
那个破碎的诅咒,可以追溯到一千二百年前,被卷起来扔进了罗马十二主神之一,智慧、战争、月亮和记忆女神苏利斯·密涅瓦的居住之所——圣泉。
诅咒碎片大部分来自那些遭遇不平等,请求罪过得到谅解及渴望复仇的人们。
而那璀璨夺目的三十四颗雕花宝石,是罗马帝国时期,古罗马人最喜爱的宝石,没有之一。
依然是那句话,最珍贵的古董,不是因为时间流逝才变得珍贵,而是在原本的时间里,就已经很珍贵,时间,只是让它变得更加珍贵。
这三十四颗雕花宝石,是当初罗马帝国皇室中人佩戴,和作为安产的护身符、以及驱病除魔的驱邪神器。
如果说雕花宝石是个顶个的珍品,那古罗马的硬币,则是量变引起质变,锦衣卫在欧罗巴大陆上搜集到了一万两千多枚一千多年前的古罗马硬币,用个大坛子装了起来。
罗马金属盘,是古罗马人献给女神的众多“供品”之一。
盘上雕刻DSM或者“Deae Sulis Minerva”,以此表明自己想要虔诚地追随女神,愿意将一辈子都奉献给苏利斯·密涅瓦。
至于罗马鎏金银盘,这是一件见证了东西方交流融合的文物。
银盘内满饰浮雕花纹,充满了异域风情,分三圈置列。
外圈饰相互钩联的葡萄卷草纹,其间栖有蜥蜴、蜜蜂、昆虫等小动物。
中间一圈浮雕古希腊奥林匹斯十二神头像,每个头像左侧各有一只动物。
最引人注目的,也是这只银盘的主题花纹,是盘中央高浮雕的倚豹、手执权杖的青年男性。
而银盘中心所雕的这名美男,便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狄奥尼索斯。
是罗马帝国为了丝绸之路专门打造的纪念宝物。
桩桩件件。
高拱、胡宗宪、李春芳从中看到了罗马帝国时期的艺术和工艺水平,以及浓郁的文化、信仰。
在一千多年前,东西两面有着两个“大秦帝国”,承继秦制的大汉帝国,和有着多种相同,强大国力、政治制度、地舆、物产、饮食、文化、等的罗马帝国。
大汉帝国解决了匈奴,罗马帝国也解决了安息帝国,不过,大汉帝国亡于了一千三百年前,而罗马帝国一直活到了一百年前,才被神圣罗马帝国彻底取代。
在罗马帝国陨落时,整个欧罗巴大陆的国度,都号称是罗马正统,为之争论不休,哪怕神圣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名字和强大,却无法得到真正的正统承认。
也就是中原始终维持着强大,即使遭遇了异族入侵,还能反过来以文化同化了异族人,本朝太祖高皇帝更是以无上之资,赶在元廷毁灭华夏衣裳前,将中原救了回来,不然,一旦断代断年,东亚这块地方的小国,都敢站出来高喊自己才是华夏正统。
高拱、胡宗宪以史为鉴,心有戚戚,幽声一叹。
而李春芳打量着这些东西,左瞧瞧右看看,时不时还拿起来瞅一瞅,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
这么多罗马古物,估计比神圣罗马帝国的珍藏还要多,毕竟,这是锦衣卫搜刮了大半个欧罗巴大陆财富的结果。
这要是把这些放到欧罗巴大陆某个国家中,恐怕该国王室能立刻宣告世界自己是罗马帝国正统,独一无二。
罗马正统旗号,欧罗巴人是很认的,或许对大明朝的全球战略有不小的帮助,李春芳将内心想法告诉了胡宗宪。
胡宗宪一愣,回过神,望着李春芳的眼神非常复杂,道:“子实,你的意思是,想在欧罗巴大陆上炮制个罗马正统继承国出来?”
圣上亲自制定的“郁金香计划”,瞒得过内阁其他人,却瞒不过他这个要制定全球战略的总设计师。
在他向锦衣卫询问欧罗巴大陆具体情况时,锦衣卫代都指挥使朱七很是痛快的,就将锦衣卫在西方的计划、布局、设计统统告诉了他,这当然是经过圣上授意的。
所以,他对西方的了解,超过高、李两位阁老,现在的欧罗巴大陆,在锦衣卫的插足下,可以说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锦衣卫用不少东西混血、异族面孔、瞳孔的东方人做密使,通过种种手段,成为了西方诸国贵族、教士,再通过手段,不断提升贵族爵位、教会地位。
原是海上霸主之一的葡萄牙,金花公爵、红衣主教达永,小阿方索公爵正积极联络的政、教人士,该国内“认为葡萄牙该交给他国治理”的人,竟一跃成为了西方七类人之一。
但这类人本身就在内讧,达永、小阿方索虽然在极力宣扬古老东方文明的伟大,但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祖母卡塔琳娜,也在极力宣扬着邻国、同为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强大。
要不是葡萄牙、西班牙多年积怨,达永、小阿方索的行动,说不定就为西班牙做了嫁衣。
一类人,两派势力正在僵持阶段,达永、小阿方索显然有些劣势,但两人在等,等郁金花绽放。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守在葡萄牙外海位置,随时能够策应,卡塔琳娜以为大局将定,胜券在握,也不急着对达永、小阿方索赶尽杀绝。
总之,葡萄牙的局势很有意思。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