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269节

  “我朝,要准备至少十一支宝船舰队。”朱厚熜降下圣音。

  胡、王、李、朱惊愕万分。

  而高拱险些没有当场昏厥过去。

  一支宝船舰队造价一千三百万两纹银,十一支宝船舰队,就是一亿四千三百万两纹银!

  依旧是那句话,舰队造价是战略中最低的花费,如果想让每支舰队都成为无敌的存在,在舰队存在的所有时间里,至少要花费上亿两纹银。

  十一支宝船舰队,就是十一亿两纹银,根据三宝太监宝船舰队寿命推算,二十八年,要花费十二三亿两纹银!

  均至一年,也有四千二百万两纹银,正好是嘉靖四十年以前每年税赋均数。

  虽说高拱不太懂得军事,但也知道十一支宝船舰队一出,整个世界都要匍匐在大明朝的脚下。

  可是,以十二三亿两纹银,来控制世界二十多年,值吗?

  是赚是亏,高拱没有合适的参考,无法计算,但被这样的大手笔吓住了。

  胡宗宪、李春芳、王崇古、朱衡也猜不透为什么是十一支宝船舰队,但上有所谕,谁能违逆?

  大殿里,瞬间陷入了沉默。

  朱厚熜没有解释,两世为人,十一艘“航空母舰”给世界的震撼,以及背后带来的巨大战略利益。

  硬控世界二十年?

  不。

  是近百年!

  世界在发展,没有那么慢,但也没有那么慢!

  清风徐徐,大殿里响起轻轻的钟鸣,高拱轻叹了一口气,领头跪倒,颂圣道:“圣明天纵无过圣上!”

  大明朝战略,正式从世界舆图上的东亚,拓展着整个世界舆图所有地方。

  高拱看不透眼前的迷雾,也看不清大明朝的未来,但思虑良久,选择了跟随圣上。

  一来,圣意不可违,二来,现在的大明朝国力,承担的起!

  不说别的,就从晋、徽、潮三大商帮得到的钱财,就足以达成圣上的世界布局。

  更何况如今大明朝整体国力提升,朝廷、民间,都逐渐有了钱财,基本达到了圣贤传说的“圣朝”,藏富于民的情形。

  高拱是博通古今之人,对当今大明朝有最起码的判断,即便此时圣上驾崩,众臣效仿汉时萧规曹随旧事,不对任何朝制进行更改,五十年,至少五十年,有着太平盛世之景。

  没错,真正的太平盛世,三大条件,周边没大国、周边没强国、周边没敌国,嘉靖朝,已经达到了,并且,都达到了。

  倭国半废、高丽亡国、东南亚半岛被景王殿下搅得无法安宁,安南诸小国,别说与大明朝为敌,还一个劲地向大明朝示好。

  要知道,上一个太平盛世,还是在唐朝明皇执政期间的开元盛世那一二十年。

  

  时隔九百多年,唐之后,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明,做到了前人之事,必将走的更远。

  纵然圣上是发疯,高拱也愿意陪圣上疯一次。

  朱厚熜望着高拱,突然对这位性格强势且暴躁,刚愎自用,难以容人的臣子,有了更多的了解。

  绝对称得上一句“社稷名臣”!

  圣上决定,元辅附和的事,在大明朝,就没有不能完成的,十一支宝船舰队布局世界的战略,摆在了所有的人眼前。

  等胡宗宪站起时,却猛地发现,准备可能有点不太够了。

  黄锦拿来了一份世界舆图,摊在了大殿中,胡宗宪接过了黄锦递来的长杆,用长杆指着舆图上大明朝西南的位置海峡,道:“圣上,以臣之见,要尽快派兵控制马六甲海峡,并修建港口。”

  胡宗宪在国朝东南彻底歼灭倭寇,没少在海上作战,深刻明白一个道理,大海广阔,可实际上,多数地方是不适合航行的。

  大自然的伟力,掀起的滔天风浪,绝非人力所能抗衡。

  在世界舆图上,被称为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两大洋,之间的来往,大多数时候都会东南地区走,而能走的海峡只有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巽他海峡。

  但相比于马六甲海峡,龙目海峡和巽他海峡地理位置偏,靠近外海,分布大量礁石和珊瑚礁,航运风险比马六甲海峡高很多。

  从古至今,包括三宝太监下西洋,东西方之间海上航行就围绕着马六甲海峡。

  中原的船只从这里前往天竺、非洲和中东等地区,位于中东阿拉伯人以及印度洋沿岸的国家也从这里前往中原和中南半岛。

  大航海时代到来后,向世界之东发展的葡萄牙,几乎是第一时间,将马六甲海峡控制在自己手里。

  不得不说,这条长达两千多里的海峡,就像是一条海上生命线,连接着世界东西方。

  想完成全球战略,马六甲海峡,必须要控制在大明朝手中,十一支宝船舰队,至少要有一支常见驻扎在这里。

  依胡宗宪判断,在马六甲海峡上,大明朝至少要修建三个港口,以大明朝进海峡向西北出,分别是“狮城”,“马六甲”,和“槟城”。

  有这三个港口,大明朝就能完全掌控马六甲海峡,并对进出海峡的一切船只有着主宰权。

  胡宗宪在御前详细说出了自己对马六甲海峡的判断和部署想法,继续道:“圣上,至于更远的地方,请恕臣暂时无法再判断出其他战略点。”

  人力有力穷时。

  胡宗宪的战略能力,最多只能判断到马六甲海峡,与大明朝较近,胡宗宪在浙江时听过不少信息,但再往西,那些未知之地,就要亲自去看看,才能给出判断了。

  胡宗宪额头冒出毛毛汗,明显是思考过度的表现。

  朱厚熜点点头,没有勉强胡宗宪,令其坐下,让黄锦给阁老、部堂们端来了碗茶,润润嗓子,也解解乏。

  只是王崇古坐不住了,接着起身,恭声道:“圣上,臣请奏前往江南,招募水师…不,是组建海军。”

  就以三宝太监第七次下西洋为例,一支舰队全体官兵,就高达两万七千五百五十人。

  其中包括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

  那十一支宝船舰队呢?

  仅满编舰队所需全体官兵,就要高达三十万三千五十人!

  今日的大明朝东南,或者说,全部与海洋相接的省府县,浙江、福建、两广等,水师兵卒差不多就这么多人。

  朝廷不可能把全部水师兵卒都送上宝船舰队,本土不留有一兵一卒的防御。

  身为曾经的大明朝兵马大元帅,也知道大明朝军伍中参差不齐的情况,尽管在进行的军政改革中,陆军、海军都剔除了那些不符合战力或不适合参军的兵卒,但两百年的弊病,不是说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为今之计,朝廷最好的办法,便是招募三十万海军将士,然后,予以训练、出海、作战。

  进入了内阁,王崇古又体会到那种勾心斗角的感觉,这让习惯了军伍生活,和蛮夷打交道的他,非常不舒服。

  所以,在圣上十一支宝船舰队布局下,王崇古就发出了请求,和陈以勤阁老一样,京外办事。

  闻言。

  高拱终于有些绷不住,脸上的表情为之扭曲,三十万海军啊,这到底要花多少钱……

第291章 全球战略,十亿军费!

  “准!”

  圣上拍板。

  内阁定案。

  全球战略,只差十一支宝船舰队,而这份任务,属于工部。

  作为工部尚书的朱衡,在众人的目光下,两肩莫名地沉甸甸的。

  思考良久,慢慢说道:“圣上,元辅,次相,两位阁老,宝船图虽然详尽,但不少工艺技巧已为世人所遗忘,如今重新拾起,即便是大匠作也要时间,臣以为,打造出第一艘宝船,至少要三个月,而一支完整的舰队,则要六个月,之后的十支宝船舰队,少于一年恐怕难以完成。”

  做工。

  任何时候都是熟能生巧的活,陌生的时候,花费时间较长,一旦熟练了,后续打造时间就会大幅度缩减。

  不得不说,宝船图很详尽,几乎船只的每个零部件都有专门的图册和数据记载,复刻不难,复刻多了,简直是流水线。

  这降低了犯错的可能,也加快了制造零部件的速度。

  等工件打造出来,就要大匠作上手一部分、一部分组装。

  整个工作,基本分为两部分,制造工件,组装成船。

  而这两部分又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所以,朱衡可以保证,三个月,第一艘宝船能下海,六个月,第一支宝船舰队能下海,一年半的时间,十一支宝船舰队都能下海。

  当然,这需要户部无尽的人力、物力做支持,总的来说,工部在全球战略中的任务,不是特别难。

  军令状下。

  内阁首辅大臣的高拱心更疼了,只觉得是在滴血,这群部堂、衙门,是真不知道给朝廷省钱是何物。

  只知道在圣上面前表现,表现有什么用,顶破天不就是入阁拜相吗?

  值得吗?

  高拱微不可察的一叹,严嵩内阁、张居正内阁先后落幕,朝廷的这些“幸进之臣”,完全和那些“幸进之臣”是两码事。

  要么是头顶功勋,甚至是王侯加身,就比如胡宗宪、王崇古。

  要么是满身政绩,甚至是民心所向,就比如海瑞、颜鲸。

  整个朝廷,越往上走,滥竽充数的人就越少,人人傲骨嶙嶙,这让他这个元辅还怎么当啊!

  在以前,文武百官常说,大明朝是贤君在位,悍臣满朝,但只是在嘴上说说,谁也没有当真,吹嘘自己,也吹嘘他人,把整个朝廷都吹嘘了起来,所有人都笑得很开心。

  但现在,真正的贤君在位,悍臣满朝来临了,群臣却什么都不说了,朝廷上下,就两字,“务实”!

首节 上一节 269/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