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第125节
签云:鹤自云中出,人从月下走,新欢盈脸上,不用皱双眉。
老方丈拿着签子,却皱起了眉。
鹤。
是长寿、吉祥和如意的象征。
也是尊贵的象征。
如果伊王年迈,抽出此签,毫无疑问是上上签,可殿下十三岁袭封的亲王,今朝刚刚而立之年。
鹤至,意味着有尊贵的人要死了,而什么人在月下走呢?
死了之后的鬼魂,白日不出。
而新欢。
似是代表着生机。
“回王爷,是上签。”
老方丈逐渐展开眉头,露出了笑,慢慢说道:“人难逃三灾五难,王爷袭封王位以来,顺风顺水,如今险难当前,王爷仅需知止而不妄动,便能得到好的结果。”
“三灾五难?”
伊王有些被吓到了,可又听到‘知止而不妄动’,便能化险为夷,就又松了口气。
但气刚吐出去,便又被伊王呼了回来,此来问佛,就是问进京的吉凶。
如果将“进京”认为是动,那什么是‘不妄动’呢?
进京,是妄动。
不进京,是为抗旨不遵。
“法师,弟子受诏要北上进京,请佛祖明示,弟子该当如何?”伊王袒露来意道。
佛祖,是让他进京呢,还是让他不进京呢?
吉与不吉,伊王快要急死了。
“佛意,不可知。”老方丈摇摇头。
签运很模糊,或许正因为涉及到天家,佛祖故意为之。
吉、凶,解签就只能解到那,剩下的,只有伊王殿下去体会。
作为佛祖虔诚的信徒,在这种关键时刻,佛祖的含糊其词,让伊王生出几分怨怼。
禅机,最烦人了。
见伊王色变,老方丈叹了口气,要是旁人,解了签满意不满意,白马寺都不在乎,但这是藩地洛邑的伊王,白马寺想不在乎都不行。
“王爷若是有暇,不妨在我寺中诸殿走一走,拜一拜,也许我佛会另降下法旨明示。”老方丈将手中之签放回签筒,建议道。
佛意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含糊其词,而人的心,却会遵循本心给出答案。
就像是抛铜钱,在抛出铜钱的那一刻,心便给出了答案,正反面,其实没那么重要。
让伊王在诸殿中走一走,拜一拜,就为让伊王内心能给出最真实的反馈。
“多谢法师。”伊王颔首道。
老方丈没有去引领伊王找寻内心,而是让小沙弥去引领。
大佛殿后,便是供奉三世佛的大雄宝殿,两厢分列十八罗汉。
可惜的是,三世佛也没有给出伊王明示,大雄宝殿后,是接引殿,宝相庄严的接引佛在笑,再往后,是毗卢阁。
毗卢阁,位在清凉台上,而清凉台由青砖砌成,高近两丈三尺,长约三丈,宽约一丈。
内供释迦牟尼的清净法身毗卢佛,旁立文殊、普贤菩萨。
阁后壁镶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经》。
阁台与周围建筑自成格局,构成一小型庭院,院中一泓池水。
若是夏日,莲花朵朵开,那将是一番很好的景象。
而这初冬,天寒日无暖,从台下望去,整座庭院似在空中,风一吹,冷意自生。
“咚!”
“咚!”
“咚!”
“……”
悠扬的钟声响起。
钟声里好似夹杂着众僧念经礼佛的语调,在人耳中竟不觉得吵闹。
伊王混乱的思绪,也在这时被理清,如同拨开了云雾。
伊王府做了太多不法之事,作为王爷,是绝对不能进京的,不然,光是御史言官一人一口唾骂就能淹死他,更何况,走私丝绸等物往西洋的事,大明朝哪座王府都解释不清。
钟声落。
伊王出了白马寺。
是日夜。
伊王忽患重病,难以启程,拒绝进京。
第164章 亲王之血,九族剥离!
伊王拒绝应诏进京。
消息传出,准备北上进京或正在北上进京的大明朝诸位亲王殿下,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动作或前行。
河南、河北,是以黄河所隔的两省,而京城虽为直隶,但也在河北地。
亲王们都能得到的消息,朝廷自然早就知道了,尽管伊王的信使还在路上故意拖延,但锦衣卫却不是吃素的。
一时间,朝廷震动。
有律法:“大明朝亲王,无诏进京,等同刺王杀驾。”
这是对大明亲王进京的严苛规定,但这有诏书,而不来,叫什么?
抗旨不遵!
依大明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而抗旨不遵,视为谋逆,这起码是个诛罪。
再加上亲王的独特身份,还涉及到藩地自立的嫌疑,那便是罪上加罪。
闹不好,连洛阳县、河南府、河南省三级衙署都要吃挂落。
果然,伊王拒绝进京的回文还没入京,河南地的省、府、县的自辩书就先进了京。
书中言辞诚恳,表示河南地的衙署绝无谋逆的心,为表清白,附上了伊王府在河南地的大量罪状。
诸般罪孽,皆归到了伊王府,整个朝廷的文武,目光齐盯着玉熙宫。
皇上兴了几场大狱,对大明朝的官员、士人、商人可谓是视之仇寇。
不过,那些犯官、蠢士、奸商罪状当前,群臣是敢怒不敢言。
如今,伊王府的种种大罪,被河南地的三级衙署揭了个底掉,伊王装病意图抗旨拒诏。
可以说,伊王除了兴兵造反,大明律上的罪全做了。
皇上能对官员、士人、商人痛下杀人,一言不合就是九族剥离。
难道对亲族也能九族剥离?皇族的王血诅咒可还在那呢。
可是,皇上心生仁慈的话,对伊王府高高举起,慢慢放下,又怎么向所有人交代呢?
只许皇族犯法,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乱国之源。
就连张居正内阁也投来目光。
胡宗宪给胡家的信笺已经传回去了,现在就等着胡家将徽商商帮名单、徽商资助官员名单送来。
张居正内阁正为士人朝廷即将陨落而忧心,忽听得这么个“乐子”,心情莫名地好了不少。
玉熙宫。
朱厚熜看着锦衣卫、河南地三级衙署呈上来的伊王府罪行,去掉重叠的部分,还有几行大罪。
伊王袭封王爵后,多次折辱缙绅大夫。
朝廷官员过洛阳不入朝者,必辱以非礼。
嘉靖二十九年朱典楧上奏称“萧墙敝,请垣”,许之,于是侵占官民房屋街道,又夺郡治及学宫之地,以广宫所。
设门楼三层、新筑重城,规制仿宫阙。又修建迎仙台、百花台、四季亭、石库拥翠坊、玉虬喷雪坊、乘风御气楼、小团殿、鸳鸯殿、腾光殿、洞天小景、清和宫、怀春宫、颐养宫、世嗣宫等,“崇台连城,拟帝阙”。
嘉靖三十二年又攘夺人妻女四百余口,夺民舍三千余处,诳胁人钱财三万两。
嘉靖三十五年私闭洛阳城门,大选民女十二岁以上者七百余人,留其姝丽者九十人,不留者令家属用银子赎还,厌恶者甚至委投于虎圈之中。
上一篇: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