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47节

  那些和李暹一起被放回来的,同样被魏延削了耳朵的军士们,已经把这个消息告诉关中联军的普通士卒们。

  那还怎么闪转腾挪?

  别说什么早就该死的李暹了,无论李傕还是关中联军的李氏全族,都随时有性命之忧!

  当然了,其他军阀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

  成宜着急道:“李老大,现在该怎么办?粮没了,手下的那帮兔崽子们要造反的!”

  郭汜面上阴沉似水,叹道:“姜耀好毒的一计啊!出奇兵袭武关烧了咱们囤积的粮草,甚至都不用出动主力,就能眼睁睁地看着咱们自相残杀。进而灭了咱们。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当初张济身边的一条狗,现在竟把咱们逼到了这个地步!”

  “可不是吗?”张横面色惨淡,道:“当初的姜耀,在咱们这些人面前算什么东西?现在却是,咱们十几个人捆一块,都不是人家的对手。”

  “要不……”

  马玩眼珠乱转,试探着向段煨看来,道:“老段出些粮草?华阴是你老段的地盘,总不会一点家底都没有吧?”

  段煨可不惯着他,哼了一声,道:“你们手下的乱兵把老夫的华阴,祸祸得还不够吗?再说了,老子那点家底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顾不上你们。”

  当然了,这里面最慌的还是刘雄鸣。

  别人只是存在迫在眉睫的危险,刘雄鸣却是已经连老家都丢了。他的家眷、他的粮草,他一辈子的积蓄也全都丢了。

  但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吃的亏太大,刘雄鸣才分外明白姜耀的厉害!

  武关到底多么坚固,多么难以攻打,刘雄鸣最清楚不过了。

  仔细想想,姜耀随便派出一个魏延,就轻松破了他自以为固若金汤武关。破了武关不说,还奇袭卫峪城烧了关中联军的粮草。烧了关中联军的粮草不说,还施妙计,割了李暹以下数百人的耳朵并放回来,让李傕想隐瞒粮草被烧的消息都办不到。

  魏延此人,实在是可畏可怖啊!

  把魏延这个无名小卒提拔起来的姜耀,更是可畏可怖!

  因为,无论曹操还是刘表,都曾经派使者来关中,向关中诸将通报姜耀的情报,让姜耀没那么容易取关中之地。刘雄鸣曾经听刘表的使者说过,姜耀的使者程昱从荆州要过一个人,就是魏延魏文长!

  魏延在刘表手下默默无闻,在姜耀手下却大放异彩,完成了古之名将都难以完成的奇袭武关之举。再想想姜耀之前那些战果:把曹操逼得割须断袍,轻取河东郡,轻松歼灭关中联军的骑兵……

  刘雄鸣越想越是心惊,此时竟对姜耀只有极度地恐惧,而升不起半分怨恨!

  他弱弱地道:“其实吧,我觉得实在不行,咱们可以和姜耀商量商量。投降输一半。咱们送质子给他,听他姜耀的号令。只是,他不能夺咱们的兵权。”

  “投降输一半?”程银和姜耀是老相识了,却也是众军阀里面最看不起姜耀的,白眼一翻,道:“咱们都落到这个地步了,姜耀能同意投降输一半?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李堪却是觉得刘雄鸣此言甚有道理,帮腔道:“姜耀不同意,咱们再放低一点条件,也不是不行。仔细想想,即便是完全放弃兵权,也是能接受的吧?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

  “李堪,就你特么的骨头软!”程银勃然大怒,道:“说,你小子,是不是想叛变?”

  李堪可并怕他,冷笑道:“好,我骨头软,你姓程的骨头硬!我倒要问问,你这把硬骨头是能去攻打姜耀的大营啊?还是炖了给兄弟们熬汤喝?”

  “你……犬入的李堪,老子打不了姜耀的大营,老子还打不了你?”

  程银输了口舌恼羞成怒,挥手一拳,恶狠狠向李堪打来!

  ……

  好么,镇东军火烧卫峪粮草的消息一传来,刚才还士气高涨要击败姜耀马踏中原的关中诸军阀,顿时知道了和他们对决的老熟人姜耀早已今非昔比。他们心慌意乱战战兢兢,甚至在争吵中爆发了全武行……士气降到了极点!

第52章 今夜,马踏联营!

  良久,李傕终于发声:“住手!都特么的给我住手!投降姜耀?对兄弟动手?怎么?李堪、程银,你们刚刚在皇天后土面前发的誓,原来都是在放屁吗?”

  “算你姓程的走运。”

  李堪往后退了一步,一边打扫着身上的尘土,一边有些不服气地,道:“我当然记得刚才对皇天后土发的誓。但是,这皇天厚土,祂们也不可能给咱们天降粮食不是?没有粮食,我们拿什么和姜耀斗?”

  李傕却摇头道:“没有粮食……那不是七日后,才没有粮食吗?在这之前,咱们为什么不能想办法死中求活、败中求胜?”

  “怎么死中求活、败中取胜?”

  “今日,咱们就向姜耀下战书,邀他明日决战。”李傕道:“你们想想,咱们知道,我军中马上就要粮尽,那姜耀知道吗?毕竟,就算魏延要给姜耀报信,那信使也得绕回武关,经南阳郡、弘农郡,才能把信送到潼关吧?没个七八天的时间,能办得到?”

  郭汜微微皱眉,道:“话是这么说。但是,魏延总是姜耀派出去的吧?咱们忽然邀姜耀决战,姜耀就是傻的,也应该能推算出,魏延给咱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要应战?”

  “对啊,姜耀等着咱们粮尽退兵再衔尾追杀,岂不是更好?为什么要答应和咱们决战?”成宜附和道。

  李傕却道:“你们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姜耀只能推测出来我军有了很大的麻烦,却不知道我军的麻烦究竟有多大。万一我军,只是缺粮,却不至于断粮呢?万一过几天,我军就解决了魏延呢?姜耀的骑兵占着绝对优势,为什么要错过对咱们一战而胜的机会呢?”

  梁兴忍不住插话道:“但是,如果姜耀能对咱们一战取胜。咱们又为什么要明日和姜耀决战,白白送死呢?”

  “白白送死?那可不一定。”李傕阴恻恻地一笑,道:“梁兴,你还记得,当日咱们和姜耀对战的时候,姜耀坑了咱们骑兵的撒手锏吗?”

  梁兴道:“呃……好像是姜耀在地上布置了什么陷阱,坑了咱们的骑兵。但具体什么陷阱,离得太远,看不清楚。”

  李傕道:“我知道那是什么陷阱。半个多月前那场大战,咱们固然损失不小,但也抓了镇东军几十个俘虏。我亲自审问这些俘虏,得知镇东军使用的是一种叫‘蒺藜’的武器。实不相瞒,我已经命人造了不少这种专门对付骑兵的‘蒺藜’。只是,即便有这蒺藜在手,镇东军的骑兵优势太大,我军也不一定能胜。所以,我原来才要等西凉韩遂、马腾的兵马到了,再和镇东军决战。但是现在,魏延烧了咱们的粮草,我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兄弟们!”

  顿了顿,李傕缓缓向众军阀看来,道:“你们,还记得,咱们刚刚对皇天厚土发的誓吗?”

  “当然记得。”

  “你们还是不是,不畏生死、刀头喋血的西凉好汉子?”

  “当然!”

  “那么,有了这专克敌军骑兵的蒺藜后,你们敢不敢,在咱们的粮草耗尽前,六万对两万,和姜耀决一死战?”

  “敢!”

  “那就这么定了。”李傕慨然道:“我这就修书一封给姜耀,邀他明日决战!”

  似乎一切都非常顺利,李傕的战书送入姜耀的大营后,姜耀马上就回了六个大字:你要战,那便战。

  关中诸军阀大喜,将明日决战的消息告诉了士卒们,安抚军心。当然了,联军的秘密武器,也得神神秘秘地透点风声。虽然不能说“蒺藜”这个秘密武器,却也告诉那些普通士卒,马腾韩遂四万骑兵,会在明天突然杀到,杀镇东军一个措手不及。

  关中联军的士卒们听了这个“好消息”,又饱餐了一顿战饭后,终于恢复了士气。

  似乎万事俱备,只待只待明日的决战。

  然而,当日晚间,一更天,段煨中军帐内。

  “怎么样?两位老夫子,帮我仔细参详参详。这李傕所言,到底是真是假?”段煨向着麾下的两位谋士看来。

  这两个谋士,一个叫董遇,字季直。一个叫董逢,字季中。他们不但都是天下有名的大儒,而且是两个亲兄弟。

  别看段煨对贾诩挺恶劣的,那是因为贾诩威望太高,能威胁到他的兵权。

  对于董遇和董逢这两个纯谋士,段煨可是一直下足了本钱,以礼相待。

  董家两兄弟,也一直全心全意为段煨出谋划策,

  董遇苦笑道:“明公(对上位者的尊称)既然问出了这句话,想必心中已经有答案了——我军俘虏的镇东军军士士,不过是几个无名小卒而已。他们怎么可能知道,镇东军那么大的军事秘密?”

  段煨犹豫道:“但那李傕口口声声称‘蒺藜’,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似乎也不得不信。”

  董逢道:“《六韬·虎韬》有载:“狭路微径,张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李傕麾下有李儒做谋士,猜测姜耀用的蒺藜克制骑兵,并不奇怪。但是,实际上,姜耀用的克制骑兵的陷阱,到底是不是蒺藜,李傕很可能并不确定。”

  董遇接话道:“退一万步说,即便李傕真的从俘虏口中,得知了蒺藜的秘密。他哪来的人手制作蒺藜呢?李傕军营中,可有什么能工巧匠?还有,他在哪里制作的蒺藜?要知道,离咱们最近的卫峪城,已经被魏延一把火烧了。”

  段煨道:“那他今天……”

  “无非是安定军心罢了。明公……”

  顿了顿,董遇和董逢的面色,前所未有的严肃起来。

  他们齐齐起身,深深一躬,道:“我们兄弟可以断定,李傕是在用什么蒺藜做托词,稳住军心,方便他今晚施展金蝉脱壳之计。明公,到底何去何从,你可得早做决断啊!”

  “你们是在劝我投降姜耀?”段煨满面犹豫之色,道:“姜耀的名声可不大好,霸占主母不说,连弘农杨氏的杨修都斩了。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太尉、新丰县侯段颎的亲兄弟,投降姜耀这样一个人……恐怕于兄长的英名有碍啊。”

  董遇道:“明公您的家人,都在关中吧?令兄虽然故去了,但他的家人,也在关中吧?说句不好听的,若明公不投降姜耀,就不是于令兄名声有没有妨碍的问题了,而是段氏会不会身死族灭的问题。到底何轻何重,以明公之智,难道还衡量不清楚吗?”

  段煨还是有些犹豫,道:“还有,我当初得罪贾诩不轻。听说那贾诩在姜耀那深受重用……”

  董逢道:“您投降了镇东军,不过是和贾诩同殿为臣而已。怎么?他贾诩难道能在镇东军中一手遮天?再说了,您当初,毕竟也没和贾诩撕破脸不是?”

  “这样啊……”

  段煨沉吟良久,终于试探道:“那明日决战,我就临阵倒戈?”

  “还什么明日?”董遇见段煨如此墨迹,再也忍不住了,他上前一步,直接扯住了段煨的袖子,道:“到了明日,发现李傕跑了,临阵倒戈还能轮得着您?”

  董遇也拉住了段煨另外一条袖子,催促道:“投降这种事情,都是赶早不赶晚。您听我的,就在今晚投降。不,就是现在,赶紧去姜耀的大营里面投降,免得被别人捷足先登。”

  “好……好吧。”

  其实,段煨今天在中军帐议事的时候,就觉得李傕用蒺藜破姜耀的说法有问题了。

  现在,在两大谋士的催促下,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偷偷出了营寨,往潼关方向而来。

  姜耀在潼关外建了潼关大营,方便大军进出。所以,段煨直接在潼关大营外报名求见。

  不过,出乎段煨的预料之外,姜耀此时没有在潼关城内休息,而是就在潼关大营。非但如此,除了领他进来的那个戴着铁面具的“杨彦”之外,姜耀身边还站着一个段煨的熟人。

  “李堪?你怎么在这?”

  “我怎么不能在这?”李堪轻笑一声,道:“要论领兵打仗,十个我李堪也比不过你一个老段。但是,若论起审时度势来,恐怕你老段还是要比我差上一点。”

  段煨道:“所以,李堪你也觉得,李傕所说的对付姜大帅的法子,并不靠谱?”

  “什么克制骑兵的手段?”李堪满脸不屑,道:“他李傕但凡有半点对付姜大帅的手段,能气急败坏把亲侄子都杀了?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紧接着,李堪又转脸向姜耀看来,满脸谄媚之色,道:“其实,我今日弃暗投明,也不是光是看出来李傕必败。主要是敬仰姜大帅的为人。姜大帅兴仁义之师,爱民如子,解民倒悬,明镜高悬……”

  “行了!行了!”

  姜耀太明白,这帮西凉军阀的臭德行了。很显然,这李堪粗鄙无文,既想表忠心,又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词汇。

  他摆了摆手,道:“李堪你今天既然是第一个弃暗投明的,本帅必不会怀疑你的忠心。只要日后继续忠心做事,少不了你的好处。”

首节 上一节 47/3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