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35节
说完了这句话,曹操就仔细盯向刘备的眼睛和面容。他要通过刘备的微表情,确定刘备的野心究竟有多大,以此来确定,放不放刘备回小沛。
可正在这时——
蹬蹬蹬~~
随着一阵脚步声响,一名甲士急匆匆从远处跑来,单膝跪地,道:“启禀主公,河东太守王邑,紧急求见。”
“王邑?他不在河东与姜耀交战吗?来我这里干什么?”
必须说明的是,王邑代表大汉朝廷进驻河东,为河东太守,被河东的世家大族架空。
他是忠于大汉朝廷的,而不是忠于曹操。
换言之,王邑就如同太尉杨彪一样,曹操对其不是倚重,而是深深忌惮。
也正是因为如此,姜耀才没杀王邑。
解决了河东匈奴之事后,姜耀把王邑放归朝廷,用来恶心曹操。
不管怎么说吧,王邑毕竟是河东太守,曹操还是赶紧命人相见。
“下官河东太守王邑,拜见大司空、行车骑将军。”
“王太守免礼。”曹操招呼道:“王太守这边来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豫州刺史,刘备刘玄德。今日,吾与玄德赏梅煮酒论英雄,不知王太守有何高见啊?”
“哎!什么煮酒?什么英雄?车骑将军,这酒你还喝的下去?到了现在,你还有心情论什么英雄?你知不知道,河东已经不为朝廷所有?”
曹操面色骤变,道:“你…王邑,你说什么?”
“我说…姜耀不仅全取河东二十县,五十余万子民。而且,他还将河东郡内的匈奴兵屠戮一空,尽收河东军民之心。事到如今,河东已经反而成了姜耀的基业了!”
“啊?竟…有…此事?”
当啷~~
曹操手中的酒杯掉落于地却还浑然不觉,喃喃道:“看来,这天下英雄,是非加上姜耀不可了。”
“曹公!”
刘备觉得,现在他应该竭力表现出对曹操的忠诚,开口劝道:“姜耀如今有了弘农、河东两郡,还有南阳半郡以及潼关,根基已成。朝廷仓促之间,恐难获胜。为了昂公子以及曹洪、于禁等将军的安危计,是不是跟姜耀讲和为好?”
“讲和么…也好,那我就派…就派…罢了!”
想着想着,曹操摇了摇头,道:“吾既要和姜耀约和,又何必派什么使者交通消息?”
“曹公的意思是…”
“我这就修书一封给姜耀,各率三千军,和姜耀相会于孟津之野。双方有什么和谈的条件,都当面讲明。吾也借此机会,会一会这位当世…英雄!”
第42章 三雄会,英雄换美人
孟津,位于河南郡阴平县。
姜耀只要出了弘农郡地界,往东行四十里即可到达孟津。此地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双方会面的地点了。双方各自领兵三千,安全也是有保证的。
而且,孟津观兵的典故,天下闻名。
当初周武王要讨伐纣王,为了试探天下诸侯的反应,观兵于孟津。果然,一下子聚拢了八百路诸侯,与之会盟。
曹操和姜耀和谈于孟津,也有些效仿上古先贤进行会盟的意思了。
姜耀见了曹操书信,果然应允。只是他没有转道弘农郡,而是直接从河东郡出发,在茅津渡口坐上襄樊水师的战船,来到孟津渡口。
三千镇东军骑兵在孟津渡口弃舟登岸,与曹操相会于孟津之野。
双方隔着一里之地,列开阵势。
然后,曹操和姜耀各率数十骑,催马向前。
最后,双方在一箭之地上非常默契地勒住了马匹。姜耀和曹操翻身下马,各带二人,举步向前。
姜耀左边,是陈到陈叔至,右边是紧急从弘农调来的贾诩贾文和。
曹操左边,是贴身护卫典韦,右边出人预料的,不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而是刘备刘玄德。
“吾就是曹操。眼前这位将军,就是镇东军大帅姜耀吗?不错,果然光彩照人,英武不凡,是天下难得的英雄!”
曹操如此上道,姜耀自然也不会揭曹操割须弃袍的短,道:“曹公虽然形貌普通了些,但龙行虎步,雄姿英发,器宇不凡,果真治世之能臣,国家之栋梁!呃…敢问这位可是刘豫州?”
姜耀虽然不认识刘备,但是,大耳朵长臂膀,器宇轩昂,刘备这外貌特征也太明显了。
刘备微微点头,道:“不才正是刘备。”
姜耀道;“那可巧了,天下英雄,不过曹刘以及我姜耀尔。今日之会,可称三雄会。”
其实,这事儿得怪曹操。今日之会,曹操和姜耀一见面,就开启了商业互吹模式。吹就吹呗,花花轿子人抬人,姜耀不介意给曹操和刘备进行商业互吹,各戴一顶高帽。
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的话多著名啊!姜耀顺嘴,就来了个三雄会。
但是,这话却让曹操误会了。
“嗯?”
曹操闻听此言,冷冷看了刘备一眼。
他今天带着刘备来,的确有,让当日口中“三雄”会面的意思。但问题是,他那天说“天下英雄,唯玄德与操尔!”的时候,现场可只有他和刘备。难道,刘备和姜耀暗通款曲?
刘备当然明白曹操的心思,心里真是腻歪透了,赶紧撇清,道:“曹公乃大司空,行车骑将军,迎天子于许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备何德何能与曹公相提并论?姜大帅你,霸镇东军,占主母,胜朝廷,取河东,威风赫赫,煞气腾腾,备就更不敢相提并论了。”
姜耀见刘备讥讽,也不客气,道:“哪里,刘豫州胸怀大志,先投公孙瓒,后投陶谦,做过吕布的手下,如今又归了曹公。早晚会离开曹公,做一番大事业的,不仅足堪与姜某媲美,就是吕布也不遑多让。”
“你…姜大帅来孟津,总不是与我刘备,做口舌之争的吧?”
“当然不是,我是为和平而来。”姜耀向曹操看来,道:“不知曹公以为,你我双方,应该如何约和?”
曹操面色一肃,道:“我方有雄兵十万,姜帅不过两三万而已。我方有二州之地,姜帅不过二郡之地而已。我方有大汉朝廷,姜帅有何名目?所以,这和议虽是我方先行提出,但是,姜帅若想因为此事,要曹某做出什么让步,绝不可能。”
曹操这话,当然有夸大之处。比如那二州之地吧,只是二州之地的各一部分而已,说破天,现在曹操也不过是一州之地的地盘。
姜耀也懒得反驳,直接论断道:“那吾说,这和议乃是双方平等、友好协商之协议,而不是什么城下之盟。双方互不相欠,互不提供任何补偿。曹公以为如何?”
“可以这么说。”
“好,那咱们再说下一步。达成和议,双方是平等的,无论哪方都不应给另外一方进行任何赔偿。那俘虏呢?曹公手中,可有我方俘虏?”
“二三十人总是有的。”
“我方俘虏贵军,却是过万。”
说话间,姜耀给了贾诩一个眼色。
贾诩朗声道:“好叫曹公得知,我军共俘虏贵军一万两千零八十七人。其中,普通军伍九千零伍拾六人。侍卫亲军三千零三十一人。其中,高级官员有;曹洪、徐晃、曹昂、曹休、于禁、李典以及程昱。”
曹操哼了一声,没好气地道:“徐晃已经降了你姜帅,你还好意思把他算成是我的人?”
姜耀道:“徐晃虽然降了我,但是,他的家人没降…对了,曹公,徐晃的家人你没动吧?”
曹操道:“我被你抓了那么多俘虏,当然得手上抓些本钱,徐晃的家眷都看押起来了,却是没杀。”
“那就简单了。徐晃曾是曹公手下大将,于禁乃是曹公爱将。这样,我用于禁换徐晃的家人如何?”
“可。”
话语很短,那是因为曹操害怕暴露自己的心思。事实上,他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于禁是他的心腹爱将,而徐晃的家人有个毛用啊?日子总是要过的,杀了徐晃的家人泄愤,不能当饭吃不是?
他强按激动的心情,道:“那其他人怎么说?比如,李典、程昱?”
姜修道:“曹公是在担心昂公子吧?总而言之,这些高官一会儿再说。现在咱们先谈谈,这一万两千普通官兵。”
贾诩接话道:“如果用这些俘虏向曹公要什么赎金,反而既落了下乘,又失了曹公的体面。当然,白白放了也不行。我镇东军商议良久,终于商议了一个可行之策。”
“你说。”
“当初多谢曹公慷慨,留下了官兵的名册。如今。我方已经将这些官兵,全部甄别完毕。我镇东军的意思是:凡什长及以上的军官,全部归还曹公。但是,普通小兵,就都是我镇东军的了。这些人的家眷,都在曹公手中,请曹公送来。还有,我方那二十多个俘虏,也请曹公一并释放。”
“可以。”
曹操稍微考虑,就点头同意了镇东军的意见。
军官归曹操,曹操不用费什么劲,就可以重新拉出一支万人的队伍。
这些悍卒,虽然已经是镇东军的俘虏了。但是,家眷在曹操手里,完全没法子放心使用。曹操把他们的家眷放了,镇东军才算真正多了一批悍卒。这些士卒的家眷,虽然都是老弱以及妇人,但是,在这人口凋零的乱世,人力资源其实是非常宝贵的。一下子多了五六万人口,对镇东军也不无小补。
姜耀道:“接下来,就是曹洪、曹昂、曹休、李典以及程昱了。我和程昱打了一个赌,如果我一个月内平河东郡,他就降我。所以,就用李典换程昱的家眷吧。”
其实,姜耀一直在河东郡,还没来得及回弘农郡,和程昱完成这场赌约。不过,这并不妨碍,姜耀先把程昱的家人从曹操手里要过来。
李典个人的才能,当然不如程昱的。但李典乃山阳郡的豪强,门下光食客就几千人,对曹操助力甚多。
姜耀话已出口,曹操就不可能不换。
曹操道:“此事亦可。现在只剩下曹洪、曹昂、曹休了。不知姜耀你想用他们换什么?”
姜耀道:“曹公和我讲和之后,会挥师向东,攻打吕布了吧?吕布麾下有员大将高顺。曹公如果俘虏了高顺,可以用他来换曹公的族侄曹休。”
“哈哈,那就借姜帅吉言了!”
对于慷吕布之慨,曹操还是非常乐意的。而且,现在姜耀向曹操索要高顺,那不等于是预言他一定能战胜吕布吗?“英雄所见略同”,曹操甚为高兴。
姜耀继续道:“吕布麾下还有一员大将,名叫张辽,可以用来换曹洪。”
“那吾儿曹昂怎么办?”曹操道:“你总不至于,要用吕布本人来换吧?”
姜耀微微摇头,道:“吕布我不要,我要吕布的老婆。”
“嗯?吕布的老婆?”
上一篇: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