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28节

  原本姜耀攻取河东,是准备雇佣民船,突然袭击,夺黄河天险的。此举,当然有一定的风险。现在,一支两千人水师的到来,对姜耀来说,简直是想瞌睡来了枕头。

  ……

  ……

  第二天,姜耀就以巡行为名,率六千野战部队,往弘农杨氏而去。

  演完一场“杨修之死”的大戏后不久,宛城的霍峻就送来消息,南阳大族的三千精兵已经凑齐。姜耀大喜,命他们前往弘农郡东涧河。

  然后,姜耀率这野战部队六千人,也往弘农东涧河而去。(姜耀野战部队万人左右,两千人去了潼关,剩下近八千。但是,还是要留下近两千根本部队,看押俘虏,以及防备曹操不按常理的卷土重来的,所以随他出行的只有六千)。

  等到第三天,双方会师的时候,徐晃也率一千轻骑赶到。原来,他已经和李谭赚取了潼关。留下李谭率一千军守潼关,他率一千轻骑回来复命。遇到姜耀派出的传令兵后,赶紧前来和姜耀汇合,

  算来算去,这次姜耀出征河东的兵马,是野战部队七千,襄樊水师两千,以及南阳世家世家大族的部曲三千,总人数达到一万两千之众。

  众人弃岸登舟,经东涧河,入黄河。两日后,襄樊水师发威,顺利攻占茅津渡。万余兵马下船,来到茅津渡口旁边的大阳城外,扎下营寨。

第36章 震慑!

  中军账内。

  “大阳城虽小,但河东骑士,三河第一。仓促间,聚起五六百骑士,千余民夫守城,还是没问题的。再加上几百守军…不知主公,准备如何破城呢?”

  杨修今年才二十二岁,一朝出仕,就做了镇东军主簿,连贾诩这等成名已久的谋士都对他客客气气的,颇有些意气风发之感。

  这次征河东,姜耀留下贾诩守家。杨修就是这次出征兵马唯一的谋士了。他认为自己非常有必要给姜耀献计献策,展现自己的价值。

  果然,姜耀反问道:“不知杨主簿何以教我?”

  杨修道:“河东郡有县二十,大小城池三十座左右。主公想要在一个月内全取河东郡,肯定不能一座城一座城打下去的。臣以为,不如效仿曹操故智,向大阳城内传信,围而后降者杀无赦。”

  曹操爱屠城,是出了名的。

  那他为什么这么爱屠城呢?难道天生性格扭曲,以杀人为乐?当然不是。关键在于,攻城太耗人命以及人力物力了。为了减少麾下大军的伤亡,曹操就定了这么一条规矩:如果一座城池被围困之后再投降,就要男女老幼全部屠灭。

  尽管这条规矩并没有严格执行,但曹操的确确实屠城甚多。后来,不知有多少城池害怕曹操屠城,不待曹军围城完毕,就主动投降,给曹操免了不少麻烦。

  姜耀道:“那你以为,大阳城内的守军,会被吓住,开城投降吗?”

  “会与不会,在两可之间。但是,不教而诛为之虐,主公派人试试总不算错。若大阳城不肯投降,主公再下令攻城便是。”

  “那如果大阳城真是被我军强攻而下,我就真如曹操一般,将全城男女老幼尽皆屠灭吗?”

  “呃…”

  姜耀这话,还真把杨修问住了。一言不合就屠城,当然不符合杨修受到的儒家教育。但是,如果威胁之后却不屠城,那姜耀说话跟放屁有什么差别?

  仓促之间,杨修竟无言以对。

  “杨主簿虽然天生聪颖,家学渊源,但是毕竟太过年轻,又没有经过什么实务啊!”姜耀摇了摇头,道:“以后考虑问题,要再虚心一些,仔细一些,想清楚了再说。”

  杨修满脸通红,深深一躬,道:“谢主公教诲。”

  姜耀道:“其实,你说得也不全算错,河东郡三十来座大小城池,我肯定不能一座座打下去,威胁肯定是要威胁的,只是屠城大可不必。吾以为,可以告诉河东人,如果不接受我的劝降,城破之后,主将全家一体诛绝,屯长以上军官,十中杀五。动员起来的骑士、民夫,十中抽一而杀。然后,全城剩余军民百姓,尽皆没入官中为奴。如今天下板荡,最缺的就是粮食。以这些官奴进行军屯或者民屯,正是吾镇东军的强大之基。”

  “主公以为,大阳人会被吓住吗?”

  “那就要看大阳百姓的造化了。杨主簿,不如,今天就由你,向大阳城的军民百姓传我的军令?”

  “臣遵令。”

  杨修领命而去,功夫不大,就率五十骑出了营寨,来到大阳城南门外,一箭之地站定。

  “楼上的守军听真,我乃镇东军姜大帅麾下主簿,杨彦是也!让你们大阳城守,上城楼讲话!”

  “你等着啊!”

  功夫不大,一名身着儒衫,和杨修年纪相仿,却身材短小,面相黑丑的年轻人,在几十名甲士的簇拥下,走上了城楼。

  “我就是此城的守将,贾逵。城下那藏头露尾的鼠辈,就是什么镇东军主簿,杨彦吗?”

  所谓藏头露尾,指的当然是杨修为了掩人耳目,以铁面具遮掩面容了。

  杨修也不着恼,朗声道:“贾逵?你不是穷的连裤子都没得穿吗?什么时候,竟做了这大阳城守了?”

  东汉除了皇帝和平民外,主要就是两个阶层。一个阶层是士人,一个阶层是豪强。

  士人掌握了知识,家学渊源,可以做官。豪强没有知识,却有财富,兼并土地,鱼肉乡里,是朝廷的重点打压对象。所以,士人虽贵,但并不一定有钱。比如贾逵吧,穷的冬天连厚裤子都没得穿。去姐夫家借宿,天亮以后,就穿着姐夫的裤子回家了。但是,话说回来,贾逵毕竟是士人,有家传的十数万言的兵书战策在,在士人圈子里有不小的名声。一朝被举孝廉,马上平步青云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贾逵道:“其实也没多久。镇东贼犯我河东,大阳城守不敢相抗,就把这城守的位置让给了我。如今。这大阳城内,有守军四百,河东骑士六百,民壮两千,共三千之众。如果镇东贼执迷不悟,一定要犯我大阳城,定会在此地碰个头破血流!”

  “对,镇东贼在大阳城讨不了好去!”

  “滚出河东!”

  “滚回弘农去吧!”

  “河东骑士,三河第一!”

  “河东骑士,天下第一!”

  “有贾先生运筹帷幄,镇东贼休想动大阳城分毫!”

  ……

  大阳守军纷纷叫嚣起来,以助贾逵之声威。

  贾逵只比杨修大一岁,穷了二十多年,一朝得势,听了这些声音,心里面别提多痛快了。

  如果是出城野战,贾逵当然不会认为,城内的这点子实力,面对镇东军能有什么胜算。

  但问题在于,这是守城战!

  贾逵家学渊源,自认各种守城之术了然于胸。镇东军这万把人,如何可能破他三千人镇守的坚城?

  曹操三万大军,都被一万镇东军所败。而如果贾逵能凭着三千弱旅逼退一万镇东军,岂不是马上能名扬天下?成为当世名将之一?河东贾氏,即将因为他而彻底复兴!

  贾逵越想越是得意,简直浑身上下热血沸腾。

  杨修却是满脸冷笑,待人们声音减低,他朗声道:“贾逵,真当你家里留得那几本破兵书,就能包打天下了吗?告诉你,我家主公破你的大阳城,直如探囊取物一般。”

  “那可太好了,我正愁姜耀不敢攻城,妨碍我贾逵建功呢!”

  “这真是好良心难劝该死的鬼,也罢!尽人事,安天命。我现在,就将我家主公对你大阳的处置,说给你听:若是今日投降,我镇东军对各位秋毫无犯,保证大阳军民百姓生命财产之安全。若是不肯投降,此城主将…”

  杨修把姜耀的军令,全部说给大阳城听。

  “啊~~”

  听完了杨修的话,贾逵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道:“聒噪!一片废话,真是聒噪!你回去也告诉姜耀,若是今日投降,我贾逵保证他生命财产的安全。否则,到了明日,他的生死恐怕难以自主,哈哈!”

  “那咱们,就明日战场上见吧!”

  话不投机半句多,杨修不愿与这贾逵做口舌之争,拨马回营。

  “微臣无能,未能劝降大阳城,请主公恕罪!”

  “那是大阳全城百姓,被贾逵这厮连累了,杨主簿何罪之有?”姜耀早有准备,道:“姜修,曹大智、徐轩、胡车儿!”

  “在!”

  “你四人各带轻骑五百,分四个方向,将方圆三十里内所有壮丁、健妇集中于此!”

  “是。”

  “主公!”杨修面色惨淡,道:“主公可是要驱民攻城吗?”

  尽管心里知道,驱民攻城是攻打敌军城池的必要的残酷手段。尽管知道,慈不掌兵义不理财的道理。但是,事到临头,杨修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姜耀微微摇头,道:“吾既然走上了争霸天下这条路,就不介意脏了自己的手。但是,如果面对小小的大阳城,吾都要驱民攻城。那还有什么脸面,和群雄逐鹿中原呢?”

  “那大帅的意思是…”

  “很快你都知道了。且看,我如何轻松破了大阳城!”

第37章 大人,时代变了

  功夫不大,大阳城周围方圆三十里,就升起了阵阵浓烟。很显然,镇东军为了立威,在杀人放火了。

  又过了一两个时辰,一群群面色惨淡、衣衫褴褛的乡民们,被镇东军押送着,成群结队往大阳城方向而来。

  那里面虽然大多数是壮丁和健妇,但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年不到弱冠的少年郎、稚气犹存的少女,甚至襁褓中的婴儿——如果家中无人照看,总不能把婴儿留在家里吧?不放心家中的顶梁柱,自愿跟随的老者也不少。

  见此惨状,贾逵自然也想到了四个大字——驱民登城。

  “诸位,事到如今,万不可心慈手软!”

  县衙内,贾逵向着麾下诸头目看来,道:“镇东军毫无人性,竟然要逼迫无辜的百姓,攻打我大阳城。一旦大家顾及乡邻之宜,不愿意下手,恐怕吾等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就是大家不在乎自己的安危,也得为家人考虑考虑吧?”

  “贾城守放心,我们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咱们河东骑士,都是刀头舔血的汉子,绝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给贼人可乘之机!”

  “镇东贼若是丧心病狂,驱民攻城,那就是自绝于河东!自绝于天下!吾等只会把乡亲们的死记再姜耀的头上,更加勇猛杀敌,为乡亲们报仇!”

  ……

  众头目纷纷表态。

  “很好!”

  眼见军心可用,贾逵意气风发,道:“只要吾等不存妇人之仁,姜耀的驱民登城之术,就全然无用。诸君且回去休息,明天再为国立功。”

  “喏!”

首节 上一节 28/3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