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279节
现在姜耀的真龙卫已经达到八人。
而平定大小金川,最需要的就是极其精锐的力量。
姜耀立下不世之功,就在眼前!
第200章 功成爵就,兼祧双美
“盼星星盼月亮,可把贾爵爷您盼来了!”
“贾爵爷来了就好,这大小今川之战,和我们俩的身家性命,可就全指望你了。”
……
当一个月后,姜耀率领两千索伦兵前线时,可把讷亲、阿尔泰高兴坏了,率领三百多名心腹将佐,出营二十里相迎。这二人一左一右,满嘴都是热烈欢迎的奉承话,仿佛姜耀不是他们的下级而是顶头上司。
本来么,讷亲是皇亲国戚、前军纪大臣领班,乾隆手下第一重臣,消息得多么灵通?
他早就得了消息,木果木大败,乾隆震怒,要他的脑袋。就是那阿尔泰,也要锁拿进京,恐怕得落个赐自尽的下场。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位贾蓉贾爵爷,就是他们俩的救命恩人。
还有更关键的。
这俩大清重臣,已经被大小金川给打怕了,患上了严重的“恐金症”。
要想在一年内平定大小金川,可不得靠着这位贾爵爷吗?要不然,一年后,他们俩照样活不了。
姜耀见二人这副样子,想到了后世网络上的一个讨论。
穿越成穷途末路的太平军怎么办?到底要投降谁?网上的结论,就是胜保。胜保虽然作战稀松,但是对降将着实不错,加以重用。
实在投不了胜保,那就只能投曾国藩了。结果得看运气,要么被曾国藩砍了,要么顺利转换阵营。
千万不能投僧格林沁,投了此人,死路一条,没有其他的可能。
大概是,业务不行的领导知道自己不行,对业务线上的人,是比较尊重和重用的。但是,如果业务能力很强的领导,对同样有一定业务能力的手下,就看不上眼了。
讷亲、阿尔泰的情况,也大概和胜保类似,对于精兵猛将份外客气。
一阵寒暄之后,姜耀终于开口进入了正题。
“现在前线的情况,究竟怎么样?你们给我交个实底。”姜耀开口问道。
讷亲压低了声音,道:“情况很不好。不瞒老弟你说,木果木之战,阵亡的将士不是四千,而是两万。温福率领的那两万多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咱们现在的兵马,即便加上这两千索伦兵,也不到五万了。”
阿尔泰恨恨地道;“温福这厮丧师辱国,仅仅因为战死就免了罪,子嗣还能继承他的爵位。倒是我们俩活着的,要狠狠的吃他的挂落。不对,是咱们仨,连贾爵爷你都连累了。”
“这样啊……”姜耀想了一下,道:“那咱们军中,还有多少当地土司助战?”
“二三十个总是有的。”
“温福如此大败,岂能少得了土司内应?依我看,宁杀错勿放过,都杀了吧。还有那个什么妖女阿扣,也一并杀了。”
在历史记载中,投靠清军的土司,不少人其实是大小金川的内应。
要不然,蛮兵不过三千左右,怎么能灭得了温福两万多人?
至于那大小金川鼎鼎大名的妖女阿扣,虽然可能姿色不错,但已经被玩烂了。
阿扣的父亲是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后因边界纠葛和逐渐向外扩张势力,被嫁给小金川县土司泽旺。阿扣看不上泽旺,与小叔子良尔吉私通。后来,甚至怂恿父亲杀了丈夫,立奸夫良尔吉为小金川之主。
等清兵来征大小金川,阿扣又“舍身取义”,主动来到清军大营,周旋于几任大清主帅之间。
恐怕,无论讷亲还是阿尔泰,抑或是战死的温福,都过了手。
姜耀虽然荤素不忌,但对这样玩烂的女人,还是实在下不去手的。
“啊?阿扣也杀了?”阿尔泰有些不忍,面色尴尬道:“知道贾爵爷来,阿扣高兴地很,很想见见你呢。”
讷亲却是识大体的,道:“听贾爵爷的,杀了!只要能平了大小金川,一个阿扣又算得了什么?再说了,都一年多了,阿尔泰你还没玩够?”
“我……我就是觉得杀了有些浪费。”阿尔泰挠了挠花白的头发说道。
看那意思,也不准备反对了。
讷亲又向姜耀看来,道:“阿扣也就罢了,一个女人而已,死不足惜。但是,那二十多个土司,能不能留几个?咱们要破大小金川,少不了当地人帮忙。”
姜耀却傲然道:“帮忙?用不着他们。甚至用不着诸位出多少力,凭我和这两千索伦兵,足够了。”
顿了顿,姜耀向身后的两千索伦兵看来,道:“你们说,是不是啊!”
“爵爷所言甚是,愿为爵爷效死!”
两千索伦兵齐齐跪倒在地,声震云霄。
虽然索伦兵是清朝的王牌部队,但是,清廷对于索伦兵,实际是相当坑爹的。
因为清廷信奉的是“猎犬不能给吃太饱,要不然打猎就不卖力了。”
从军饷上来讲,普通的八旗官兵一个月可以获得二到四两白银的收入,一年还能拿到二十四石两斗的老米。但是,索伦兵每年只能拿到二十四两银子,而且还没有粮食补给。
对于索伦人更是坑爹。
清廷要求索伦部落只能待在东北苦寒之地,进行狩猎生活,不许迁移、不许耕种、不许住瓦房、不许穿棉布衣服,只能穿兽皮鱼皮衣,住草棚地窨子,以保持“勇健之气”。
说白了,就是要索伦人长期保持原始、赤贫、半饥半饱的状态。
《清实录》中,甚至有明确的记载,要索伦人“专习耕作,恐日久本业俱忘,于边疆无益”。
不耕种,光狩猎,那生活能好得了吗?
某年,索伦部落发生天灾,部众大量死亡,当地官员怜悯索伦人,让流放到当地的罪犯教索伦人耕种。
索伦部落几代人都没吃过这样的饱饭,上表感谢乾隆隆恩。
没想到。乾隆得知后大怒,命官员把索伦人的耕地全部毁掉,严令索伦部落耕种。
还有更坑爹的!
索伦部落的男丁成年后,就会被征兵入伍,一辈子都在军队中服役,年纪最长的索伦兵超过八十岁!
索伦部青壮年常年在外打仗,新婚夫妇一别几年是常有的事,怎么生孩子呢?
于是乎,部落头领只能组织这些索伦家眷长途跋涉,去军营里找自己的丈夫,名曰:“讨孩子”。
然而,就是这样,乾隆都担心会影响索伦兵的战力,害怕索伦兵“沉迷温柔乡”中,命这些妇人最多只能在军营中待上一夜。
姜耀简直不理解,都压迫到这种程度了,索伦兵怎么不反?
不反,就给他添上一把火!
姜耀临行前,清廷给了四十万两犒赏银子,用来奖励有功将士——光蓝翎和花翎怎么成,也得来点实际的啊!
姜耀可不管那么多,直接在开拔前,每个索伦兵发了一百两银子的安家费。
一百两银子啊!
一个索伦兵近五年的工资!
索伦兵们顿时欢声雷动。
非但如此,姜耀还告诉索伦兵们,待破了大小金川,每个人发两个女奴,大家好好乐呵乐呵。
这群常年得不到满足的索伦兵,就更欢声雷动了。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两千索伦兵,看姜耀的目光,简直比他们的亲爹都亲!
讷亲看见军心如此可用,也甚为高兴,道:“那到底如何破大小金川,贾爵爷给个章程?”
“章程么……”姜耀微微一笑,道:“你们今晚就知道了。”
……
……
姜耀虽然没到过大小金川,但是在后世看过无数资料,对大小金川还是比较了解的。
大小金川,的确非常难攻。
完全可以说,开发西南,压制当地土司力量,改土归流,清朝和明朝是一脉相承的。
大小金川是西南地区改土归流,最后、最硬,也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那么,到底难在何处呢?
大小金川,处于深山老林之中,地形险峻,气候变化多端、恶劣之极就不用说了。即便到了六月,大雨、大雪、冰雹,都可能出现。不是当天,根本就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
最关键的是,这里为了防备野兽和敌人,有修建碉楼的习俗。
碉楼,高十米到五十米,用巨石建成,多矗立在悬崖峭壁之上,端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千多年积累下来,大小金川的碉楼足有三千三百多座。
这怎么打?
在历史记载中的清朝,为了破这些碉楼,最后采用的是最野蛮也最老实的办法——用大炮轰!
最后,花费了七千万两银子,阿桂、福康安、海兰察、岳钟琪……后世闻名的名将都上了,用无数火药炮弹以及人命,硬生生推平了大小金川。事后统计,战后光炮弹都剩下了三万多发。
这么说吧,乾隆所谓“十全武功”,总共花费军费一亿五千万两。但是,花在大小金川之战上的,就高达七千万两,占了“十全武功”的一半!此地到底多么难以攻打,可见一斑。
那么,姜耀有什么法子呢?
当夜晚间,讷亲眼睁睁地看着,姜耀就率领八名真龙卫,抬着一根巨木,走入了黑夜之中。
“咚咚咚!”
上一篇: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