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255节

  当天傍晚时分的时候,李纲率五十名侍卫,前去觐见姜耀。

  不过,姜耀此时手中仅有梁山精锐五百,不愿被宋廷窥测到。李纲等人在离着姜耀军营十里,就被姜耀军的探马拦了下来。

  直到三天后,那两千西军到了,才允许李纲等人进入军营。

  “李纲见过姜耀!”李纲向着姜耀微微躬身。

  关于这个礼节和称呼,李纲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乃朝廷重臣,怎么可能向一个贼寇低头?

  但是,话说回来,皇帝赵佶在姜耀的手里啊,不表现一定的低姿态还是不行。

  所以,和姜耀不论官职,只是当一个陌生人看待。

  “你就是李纲?”

  姜耀向这位现在刚刚在大宋朝廷上崭露头角,后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臣看来。

  此人看年纪在三十岁上下,面容清秀,肤色白皙,一双细长的眼眸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眉形修长,微微上扬的眉尾透出一股子书卷气。鼻梁高挺而直,给人一种正直坚毅的印象,他的嘴唇不厚不薄,轮廓分明,头发被整齐地梳起来,露出宽阔的额头,更显得他神采奕奕。

  姜耀微微一笑,道:“但不知李纲你是为何而来?”

  “姜耀你何必明知故问?吾当然是为了官家而来。到底有什么条件,你提出来吧!”李纲开门见山地道。

  姜耀道:“既然你李纲如此快人快语,姜某人也就有话直说了。如果你们大宋朝廷想要赵佶回宫的话,也很简单。就在这汴梁城外,赵佶祭祀天地,将皇位禅让给我姜耀。然后,尔等大臣向吾行君臣之礼就行。”

  李刚微微摇头,道:“我大宋朝廷,不可能答应如此荒谬的要求。”

  “不答应也没关系。如果你们大宋朝廷仅仅想让赵佶活着,我还有更低的条件。”

  “什么条件?”

  姜耀将早已准备好的条件和盘托出,道:“将八百里水泊梁山,以及梁山周围的郓城县、济州、高唐州、东昌府……等十三个州府,割让给我姜耀。另外,再给我两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如此一来,吾就保证,不伤赵佶的性命。如果不答应的话,那就别怪我姜耀翻脸无情……杀了赵佶!”

  “你做梦!两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我们怎么可能拿的出来?国库中根本就没那么多金银!”李纲都要气疯了。

  李纲觉得,这钱根本就不是姜耀要的,而是赵佶要的!

  好你个官家啊,怎么如此不当人子?

  自己策划了这场绑架案不说,还要大搂一笔!

  好么,两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你怎么张得开这张口?国库里面到底有多少金银,你心里没有点逼数吗?

  然而,姜耀却知道,大宋朝廷绝对能拿的出来!

  国库里面没有,城中那些士大夫里面没有吗?

  别说什么此举会惊扰到城中百姓,这个时代金银并不是一般等价物,平民百姓手里哪有多少金银?要得到这些金银,就得从大宋国库和那些士大夫手中搜刮。

  事实上,这比历史中的靖康耻,要的可要少多了!

  在历史记载中,大宋朝廷与金国签订了投降协议:只要金军不踏入汴梁城内,不俘虏尊贵的宋皇赵佶,大宋需向金国献上巨额贡品:黄金足足一千万两,白银更是高达两千万两,还有珍贵锦缎一千万匹。且这一切,都需在短短十日内悉数交付。

  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诚然,若单纯从数字上看,大宋朝廷每年约六千万贯的庞大收入,貌似能勉强应对这场财政危机——理论上,这些收入折合成黄金约有六百万两,白银则可达六千万两。

  然而,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大宋的税收体系复杂,收入囊括了铜钱、粮食、布帛等诸多实物,全部折算方得六千万贯之巨。若真要筹集真金白银,整个大宋国库的储备都绝无可能能满足金人的贪婪胃口!

  金人似乎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体贴”地提供了另一种支付方式:女子折价。一份详尽的“价目表”随之出炉,令人瞠目结舌。

  公主的身价标定为一千两黄金,赵佶的妃子亦是如此。而那些地位稍低的嫔御、贵女们,则各有不同的标价。大宋宗室的女子,身价跌至两百两黄金,而普通的宫女、妇女,只能以五百两白银计价。令人痛心的是,美貌的歌女、娼优,乃至普通的民女,都被明码标价,成为了这场交易的牺牲品。

  按理说,无论是尊贵如大宋君王,还是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女,都不可能接受这样屈辱的条款。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宋皇赵佶不仅接受了,还全力配合金人的要求!

  为了凑齐那看似天文数字的金银,汴梁城内的年轻女子几乎被搜罗一空。面对百姓的反抗,朝廷的回应却是残酷镇压。开封府的差役们如同饿狼一般,闯入民宅,肆意抓捕,无数家庭因此支离破碎,人民苦不堪言。

  如今,姜耀仅仅要黄金两百万两,银一千万两,是恰好将城中贵金属搜罗一空,又绝不至于大宋朝廷凑不出来的数字。

  他微微一笑,道:“总而言之,半个月内,不将这些金银送来,吾就会处死赵佶!如果送来了这些金银,就会劫持他往梁山居住。你回去告诉太子赵桓,两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换一个皇帝之位,是很便宜的。当然了,如果他不愿意换,非要老爹的性命,换一个皇帝位,背上弑父的名声,那也由他。”

  “这样啊……好吧。”李纲无奈道:“吾这就回去,将姜耀你的要求,禀告太子和朝廷诸公。至于他们如何抉择,我可不敢保证。”

  ……、

  ……

  “打听清楚了吗?”

  李纲从姜耀的军营出来后,向身旁的侍卫问道:“姜耀手下,到底是谁的兵马?”

  那侍卫微微躬身,道:“禀李御史,虽然不能确定是谁的兵马,但是我们从他们的甲胄、口音,都可以确定,俱是我大宋精锐西军!而不是什么贼寇。”

  “总人数多少?”

  “两千多人,不到三千。”

  “吾就说嘛!这么多西军,除了官家本人,谁能调得动?”

  李纲暗暗寻思:莫非是官家倦政,却又舍不得皇帝的权位,想要了这么大笔金银之后,保留皇帝尊位去梁山纵情享乐,才演了这样一出戏?仔细想想,这笔交易也不是不行啊!

  毕竟,随便换个人做皇帝,都会比他强得多!

第184章 大宋第一美人茂德帝姬羊入虎口

  当李纲带着姜耀的三个条件回到政事堂后,无论是太子赵桓,还是郓王赵楷,乃至于大宋群臣,都明白了赵佶被掳的“真相”了。

  这事儿就是赵佶干的!

  两千多精锐西军,除了赵佶谁能调得动?完全超出了太子赵桓或者郓王赵楷的能力范围!

  而且,那随姜耀而去的大相国寺和尚鲁智深,也是西军的底子!

  至于说,赵佶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汴梁不待,而去梁山?

  不用问,李师师的原故呗。

  在汴梁城,赵佶和李师师只能偷偷摸摸的约会,李师师绝不可能进宫。

  但是,在梁山,赵佶和李师师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双宿双飞了。

  赵佶本就飞扬跳脱,荒唐之极。再被李师师一撺掇,可不就做出了如此荒唐事了吗?

  红颜祸水啊!

  昏君啊!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大宋版的“烽火戏诸侯”!

  当然了,事情是这么个事情,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太子赵桓不愧是赵佶的儿子,极度聪明但又极度自私,瞬间就做出了决断。

  他眼眶泛红,哽咽道:“君父落入贼手,我为人之子,为人之臣,恨不得舍身相代,又何况舍去一些金银呢?别说两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了。就是两千万两黄金,一万万两白银,又何惜之?”

  “呃……”

  群臣心里一阵腻歪。

  你赵桓特么倒是说得轻巧!

  那可是两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啊!折合成铜钱,就是三千万贯!

  而大宋朝廷一年的总收入才六千万贯!这六千万贯,养尊处优的士大夫们要拿,大宋百万官兵要拿,皇帝奢靡享受还要拿,一年能剩下多少?一点不剩,还有着几百万贯的亏空。

  蔡京为什么能总揽朝廷大权这么多年?还不是因为他搂钱的本事远超群臣,能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把场面给勉强支应下来了吗?

  现在可好,赵佶得了三千万贯,赵桓得了皇位,最后的烂摊子却要群臣收拾。

  这也太不讲理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群臣心中尽皆不以为然,却还真不好反对。

  很简单的道理,为了君父的安危,出点钱怎么了?太子赵桓首先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无人可以指责。

  而且,同时得罪皇帝和太子,真嫌自己的官路太顺畅了吗?虽然大宋不杀士大夫,但全家流放沙门岛,跟被砍了脑袋也强不了太多。

  “……”

  群臣既不好出言反对,又不愿意赞同,都把目光投向了“公相”蔡京。

  蔡京想了一下,道:“太子至仁至孝之心,可昭日月。我大宋有如此太子,实在是朝廷之福,万民之幸啊!不过,话说回来,虽说姜耀的条件可以答应下来。但是,朝廷也不能完全被动,必须向他提三个条件。若姜耀不能答应这三个条件,江山社稷为重君为轻,说不得,吾等也顾不了君父的安危了。”

  赵桓问道:“哪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官家现在是境况,究竟如何?是不是还活着?要想吾等答应姜耀的条件,必须允许几位朝廷重臣和官家见上一面,确定官家的安全。”

  赵桓点头道:“蔡相公老成谋国,考虑得甚是周详。那第二个条件呢?”

  “第二个条件,官家如果仍然健在,怎么能少得了人伺候?单单李女史一人太过单薄。臣以为,应让九华玉真安妃、郑贵妃、王贵妃、刘贵妃、乔贵妃、王贵妃、崔贵妃,这七位贵妃,带一些宫人过去侍奉。不知太子以为如何?”

  “如此甚好。”

  “蔡相公所言极是!”

  “圣人身边,确实少不了得力之人伺候啊。”

  “夫妻团圆,理应如此。”

  ……

  包括赵桓在内,政事堂内的众人,竭力保持着严肃的面色开口赞同,个个都险些笑出声来。

首节 上一节 255/3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