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222节
比如曹操吧,灭扶桑不但获得了佐渡金山、以及石见银山,还把扶桑的古坟都盗了,获得了扶桑自从有人类以来,所有的金银财物!
刘备也牛逼啊,先把南非占了,获得了世上最大的金矿!
孙权不但获得了东南亚的铜矿资源,而且得姜耀传授了“湿法炼铜技术”,也就是用铁直接从天然胆水中置换铜的技术。
这项技术有多么牛逼?
这么说吧,宋代的铜产量达到了唐朝的九倍,就是依靠的“湿法炼铜术”,而且成本只有原来的“火法炼铜”的三分之一!
有铜就能制铜钱,铜就是钱,孙权相当于直接能开动印钞机印钱!
就更甭提,孙权还有将南洋小岛上的鸟粪,运回国内,作为化肥资源这条财路了。
对于孙权来说,负责他治下那不到一百万适龄儿童的免费五年教育,还不是小意思?
姜耀更是牛逼!
他麾下能压榨的异族最多!
他抢劫了整个天竺和波斯,这两个从古至今,都是繁华富庶的所在!
他在北美洲的墨西哥银矿,当世储量第一!华夏什么时候,以白银为一般等价物的?答案就是在明朝中期,美洲白银的疯狂涌入,让白银成为一般等价物成为了可能。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也才有了实施的可能。
还有,煤油的巨大利润。
在清朝末期,煤油的销售额远远超过了大烟,这意味着怎样的暴利?
所以,现在的华夏诸侯,都成了暴发户,钱实在是太多了。
钱多了怎么花?
办教育啊!
无论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还是对于朝廷来说,教育都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在历史长河中,普鲁士,也就是后来的德国,开创了义务教育的先河。
彼时,普鲁士怀揣统一德意志的雄心,却受实力所限,难以达成。为了积蓄力量,普鲁士政府决心推行义务教育,他们力求通过这一政策,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忠诚于政府、敬畏上帝、勤勉节俭”的国民。
正是这一深谋远虑的举措,使得普鲁士军队在随后的征战中势如破竹,最终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
这一成功的范例,迅速引起了全球各国效仿。
毕竟,义务教育最大的魔力在于,它能够将百姓的思想观念,从狭隘的对家族忠诚。升华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进而充分激发国家的整体潜能。
在以后战争中,两个实力相当的国家交锋时,若其中一国实施了义务教育,而另一国没有。那么,很显然,前者将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是因为,受过义务教育的军队,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士气和主观能动性上,都将远超对手。
再说通俗一点:未受义务教育的军队,是用金钱和待遇来换取士兵的卖命,正所谓“封妻荫子”。
而受过义务教育的军队,则是通过教育来激发战士的为国牺牲精神。
一个人的生命,究竟价值几何?
若要让人心甘情愿地牺牲,又需支付怎样的代价?
毫无疑问,义务教育的实施,以较小的投入,换取了国民对国家深厚的忠诚与热爱。对于朝廷来说,实在是再划算不过了。
姜耀虽然不能提普鲁士这段历史,但是,道理还是很容易讲清楚的。说穿了,他就是要寰宇的资源和异族的血汗,让华夏子民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异族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华夏子民人人都有,这也有利于稳固华夏诸王的统治不是?
当姜耀提出,由大唐朝廷,负责诸侯领地内的学子的课本和文具的时候,刘备和孙权、曹操,更是毫不犹豫地赞同了。
倒不是贪图姜耀那点补贴,而是知道,这是姜耀的天下大政之一。若是再不答应的话,那可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书同文,车同轨!
以后,华夏从本土十三州,扩散到寰宇六洲之地,各地民俗不同,风情各异,就更提无穷无尽的方言了。几十年后,如何保障,这依旧是一个统一的族群,如何对抗分离的思想呢?
只有书同文!
尽管寰宇各地的方言、民俗完全不同,甚至受异族的影响,可能会有很多外来语加入。但是,书面语言完全一致,他们受的五年教育更是完全一致,并且在受的教育中,强调华夏一体的思想。如此以来,华夏的统一才能得到保证。
当然了,在场的军民百姓们,不知这番前因后果,都觉得这五年免费教育,太过匪夷所思了。
这……这是真的吗?
姜耀干脆轻咳一声,道:“魏王、蜀王、吴王,你们都上台来。”
“遵旨!”
随着姜耀一道旨意下,曹操、刘备、孙权,走上了千秋台。
当即,姜耀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与天下华夏子民约:从今年起,我大唐全境,所有华夏百姓,皆可接受五年免费教育!凡朕以及后世子孙,如违此约,天厌之,地弃之,天下人共击之!”
魏王曹操会意,朗声道:“魏王曹操谕曰:从即日起,我大唐魏国治下,所华夏百姓,皆可接受五年免费教育!如违此约,天厌之,地弃之,孤或者后世子孙,天下人共击之!”
“吴王孙权谕曰:从即日起,我大唐吴国治下,所华夏百姓,皆可接受五年免费教育!如违此约,天厌之,地弃之,孤或者后世子孙,天下人共击之!”
“蜀王刘备谕曰:从即日起,我大唐蜀国治下,所华夏百姓,皆可接受五年免费教育!如违此约,天厌之,地弃之,孤或者后世子孙,天下人共击之!”
这就是姜耀、曹操、刘备、孙权共同做了保证了,甚至拿他们的荣誉以及后世子孙的江山稳固,做了保证!
谁能不信?
怎么可能依旧不信?
“五年免费教育?我大唐对华夏百姓,真的要实行离五年免费教育了?陛下圣明!吾皇圣明啊!”
“国家,家国,今日真家国一体矣!”
“在我华夏,一人可以无家,不可无国也!”
“好!真是太好了!儿童无论富贵贫贱,人人有书读!此诚我华夏诞生以来,从未有之德政!”
“我大唐,威武!我大唐,万岁!”
“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啊,微臣跟随陛下打天下,会开创如此伟大的朝代?!值了!微臣这辈子,真是值了!”
“万岁!吾皇万岁!蜀王千岁!魏王千岁!吴王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啊!
……
四人的话音刚落,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响起!
全体军民百姓,甚至包括达官贵人,齐声欢呼起来。
他们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如同海啸翻腾,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激动和对这个盛世的赞美。这一刻,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无法阻挡的力量,直冲云霄,震撼天地!
没办法,对教育的重视,是刻在华夏人的骨子里的。
现在可好,朝廷直接实行免费教育!
以后,无论有任何意外,他们的子孙都有受教育,出人投地的机会!
这是何等的德政啊?
人们岂能不激动异常?
事实上,这还没完。
“胡言乱语,信口雌黄!”
待人们的声音渐低,忽地有一个儒生模样的老者站起,高呼道:“陛下的功业,岂能如尔等庸夫所言,那般渺小?‘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之世!这是吾华夏圣贤所向往的大同世界啊!而如今,这大同之世即将在我们大唐实现!陛下不愧是唯一且真正的天子,他的成就,已然超越了尧舜禹!因为,即便是上古的贤君尧、舜、禹,他们也未曾实行过五年的义务教育,甚至连一年都未曾有过!吾大唐的伟业,已然超越了他们!纵观历史长河,唯有大唐天子,我们的陛下,才是最伟大的君王啊!”
这番话,字字珠玑,句句在理,无人能够反驳!
在一般华夏人的观念的中,最理想的君王,莫过于尧舜。
那么,尧舜究竟是如何治理天下的呢?没有明确的记载,任由儒生们去揣测。在儒生们的想象中,尧舜所创造的,是一个被称为“大同之世”的理想社会:老者得到赡养,孩童得以受教,贫穷者有所依靠,困难者获得援助,鳏夫、寡妇、孤儿、独老、病残者皆得到抚养。
这些标准中,哪一项最难实现?无疑是“孩童得以受教”!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教育是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才可能去考虑的事情。
然而现在,大唐却已经攻克了这一难题!
五年的义务教育!
“孩童得以受教”,大唐已经完全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不经意间,他们大唐的君王,已经超越了尧舜!
甚至是无可辩驳的超越!
至于说,‘老有所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其实也相距不远了。毕竟,随着不断的移民,华夏内部的资源极大丰富。在实行了均田制的情况下,这些只是极少数人的问题。
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唐一统寰宇的将来,一定会得以实现。
甚至于,五年免费教育很可能会变成七年、九年!
甚至于,连平民百姓,都很可能会获得退休的俸禄!
不远了!
这些年华夏的极速发展,告诉军民百姓们,这一切都不会远的,用不了多久就会实现!
大同之时,正清晰可见地向华夏子民走来!
现场近百万百姓们终于恍然大悟!
“对啊,‘幼有所教’,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德政!”
“我大唐皇帝的功业,已经远远超越了尧舜禹!”
“用‘千古圣君’来形容陛下,都已经显得不够了!”
“自古以来最伟大的君王,非我们的陛下莫属啊!”
上一篇: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