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167节
三日后,孙权即率四千亲卫,扬帆出海。
二十七日后,象林县城外的吴军大营内,即升起了吴王孙权的大纛。
如今的林邑国国主区沓急匆匆登上城墙,面对着声势浩大的吴军,只能硬着头皮要求与吴王孙权对话。
“孤就是吴王孙权。”
眼看着林邑国灭在即,孙权早已从当初赤壁战败献妹求和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意气风发之极,朗声道:“对面,可就是占奴区沓吗?”
所谓占奴,指的当然是“占人”了。
既然孙权早就打算将全部“占人”贬为奴隶,称呼包括区沓在内的所有“占人”为“占奴”,似乎也无不可。
但是,这话听在区沓的耳朵里,简直肺都要气炸了。
你孙权才是占奴!
你全家都是占奴!
区沓心中暗骂两声,但形势比人强,脸上还得表现出和善而恭谨的笑容,朗声道:“不错,在下就是区沓。吴王形貌奇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骨体不凡。在下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孙权微微点头,却并不领情,他冷笑道:“区奴你生得甚是白净,不像其他占奴似的,不但黑了吧唧,而且长得像林子里的猴子,甚是丑陋。你若是阉了入宫,伺候人肯定是一把好手,孤也会很高兴。”
“你……”区沓深吸一口气,强忍怒火道:“吴王何必如此咄咄逼人?我象林城内,还有万余勇士,还有三四万百姓。未必就没有和你一拼之力!你只要保证我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我们愿意投降,做你忠心耿耿的子民。”
然而,孙权却微微摇头,坚决地说道:“但是,孤现在不缺忠心耿耿的子民,只缺随意压榨的奴隶。”
区沓微微咬牙,语带威胁,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吴王,你别欺人太甚!”
孙权却冷笑一声,霸气回应道:“本王就是欺你太甚了,你又能怎么着?”
“我……我……我就不明白了!”区沓无计可施,气急败地道:“你们汉人有比我们林邑广袤地多的土地,有着远比我们林邑多得多的财富。为什么,还要贪图我们林邑的土地和财富呢?”
孙权却理直气壮地道:“这是什么胡话?什么你们林邑的土地和财富?这天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华夏领土,哪里有你们占人半分土地?”
区沓勃然怒道:“孙权,你也太霸道,太不讲理了吧?”
“霸道不霸道,讲理不讲理,那就要看你是不是华夏人了。”孙权冷笑道:”区沓,你是区连的孙子吧?区连身为我华夏象林郡的功曹,却反叛大汉,建立林邑国。非但如此,他还将原象林县的华夏百姓,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斩尽诛绝。那时候,他是不是霸道?是不是不讲理?”
“他……”
孙权继续冷酷地说道:“现在,他的报应来了!不仅仅报应到你的身上,还将报应到全体占族的身上!孤要将你们占人男人,全部阉了做奴隶。孤要将你们占人年轻美丽的女子,全部分给有功将士为奴婢!”
“我……我祖父……”区沓心中一阵悲凉。
祖父区连,一直是区沓心中的骄傲。若无区连,哪里来的林邑这个专属于占人的国度?哪里有区沓的荣华富贵?
但是,现在来看,祖父当初真的做得对吗?
他当初为大汉象林县功曹,若是能安份守己,心向华夏,几十年过去,谁还能知道,区家是占人,是异族?现在,华夏定下铜雀之盟,区家自然可以安享太平。但是,他反叛大汉建了林邑国,孙权现在,就要对区家以及占族,展开最为惨烈的报复。
如果祖父早知今日,会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祖父啊,祖父,您知不知道,当初的决定,究竟招惹了怎样的敌人?您知不知道,后世子孙,以及后世的族人,究竟要遭受怎样的报复?”区沓心中暗暗想着。
当然了,无论现在区沓怎么想,都无关紧要了。
孙权大手一挥,道:“传孤的命令,攻城!覆灭林邑,收复华夏故土,为七十年前死去的华夏同胞们报仇雪恨,就在今朝!”
“遵旨!”
很快地,吴军的全面进攻开始了。
抛石车、井阑、云梯、冲车等来自中原的先进攻城武器在发威。
“冲啊!杀啊!覆灭林邑,就在今朝!”
“收复华夏故土!”
“杀!杀!杀!为同胞们报仇!”
“留土不留人,去死!占奴们,给爷爷去死!”
“胡无人,汉道昌啊!“
……
吴军将士们,疯狂呐喊着,攻向了象林城的城墙。
……
……
三日后,孙权正式进驻了象林县城。
“黄金三十万两,白银两百万两,铜五十万斤,还有不计其数的玳瑁、贝齿、吉贝、沉木、沉香、珍珠、犀牛角、珊瑚等宝物?”
孙权听了鲁肃的禀报之后,脑瓜子嗡嗡的。简直都怀疑,他灭的不是林邑国,而是东海龙王的王宫了,疑惑地问道:“林邑总人口,有十万没有?怎会如此海量的财富?”
鲁肃微微躬身,道:“启禀至尊,您把林邑看得小了。虽然林邑平地上人口不多。但是,加上山林里的蛮夷,人口都接近二十万了。而且……微臣也是审问俘虏才知道……林邑在四十年前,发现了一座新的矿山,产出的金银铜甚多。而且,虽然在咱们华夏人看来,林邑是非常偏鄙之地。但是,在海外蛮夷看来,这里是一等一的繁华所在。不知多少蛮夷小国,来此贸易,所以林邑聚敛了不知多少天下奇珍。”
这话是真的。
别看不起小小的林邑。他们四十年前发现的那座矿山,虽然总储量不算太高,但是易于开采,让林邑着实发了一笔横财。
两百年后的南北朝时期,交州刺史檀和之要伐林邑,林邑王范杨迈为了避免这场战争,开出的条件,就是献“金万斤,银十万斤,铜三十万斤”。光赔款就这么多,林邑国库的富裕程度可见一斑。
而且,林邑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大发贸易之财。
顺便说一句,林邑的主流文化,既不是华夏的主流文化,也不是林邑的本地文化,而是来自天竺的婆罗门教。境内修建了大量的婆罗门教的庙宇,一人多高的纯金银神像,就有足足十八座。这里和海外的交流程度,也可见一斑。
不管怎么说吧,林邑积攒的这些天文数字的财富,全便宜了孙权……和姜耀了。
“可惜啊……三成的战利品,要给姜耀。”
想到这么大笔的财富要不翼而飞,孙权真是一阵阵肉疼,道:“能不能想办法,隐瞒下来一些,少给姜耀一些?”
“绝不可能。”鲁肃赶紧将孙权那愚蠢的念头消灭在萌芽之中,道:“蒋琬不仅给咱们治病,而且派人把咱们的缴获盯的死死的。再说了,王上,以后的日子还长,咱们需要天策军的地方还多着呢。王上万不可因小失大啊。”
孙权微微点头,道:“孤也知道,不能因小失大。林邑国也就占了海边一点地方,广大的内陆地区,还等着咱们去占领。林邑南边,那些矮小的黑色人,性格温顺行动敏捷,是顶好的奴隶,姜耀叫他们什么昆仑奴,应该有不错的销路,这些都需要姜耀的支持……对了,占城稻,你打听的怎么样了?”
“还真有。”鲁肃颇为兴奋地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微臣对那些奴隶说,谁有这种稻子的消息,就免除他全家人奴隶的身份。很快,微臣就找到了这种神奇的稻子。虽然不怎么好吃,但是极耐干旱和贫瘠,最关键的是,从种到收,只要两个月左右。即便在咱们江南地区,一年三熟,都绝无问题。”
“一年三熟?世间果然有如此神奇的稻米?”孙权既非常高兴,双目中又显露出丝丝的恐惧。
高兴的是,孙权统治的地区,现在的稻米还是一年一熟。如果推广一年三熟到占城稻,吴国的实力将膨胀到何等程度?
恐惧到是,姜耀是怎么知道的?莫非,姜耀真的是“天策”,真的天命所归?
还有,连如此隐秘的军国利器占城稻,姜耀都能知道。那他刚才还想隐瞒些金银财物收入,那不嫌太过找死了吗?
“这样……”孙权吩咐道:“该给姜耀的金银财物以及奴隶,说三成就是三成,咱们一点都不少给他。这占城稻的种子,咱们也分一半,给姜耀送去。还有,答应姜耀的五名美人……”
鲁肃道:“五名林邑最美的美人,已经选好。”
“也给姜耀送去,越快越好。”
“遵旨!”
第118章 纳曹操儿媳,道家秘术
姜耀最近的心情,相当不错。
其一,当然是因为,纳了南蛮美人祝融焱,也就是传说中的祝融夫人,暴击孟获后,获得的孟获宝藏。本来,姜耀觉得,一个蛮王而已,他的宝藏能有多少好东西?纳祝融夫人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收集的王后和太后名额,各自加一。
不过,仔细清点后才发现,这孟获宝藏里面的好东西还真不少。
金四十三万八千两,银七十四万九千余两,铜八十七万斤,还有珍贵的铁力木一万三千余根。
仔细询问过祝融焱才知道,虽然孟氏一族,如今仅仅统治着南中蛮人。但是,一百多年前,曾经向南方扩张,建立了一个大大的蛮国。只是后来的蛮王实力不济,难以维持那么大的疆土,才渐渐退回南中地区。孟氏一族的家底,应该是相当丰厚的。当然了,祝融焱只是孟获的未婚妻而已,又没过门,对孟获宝藏的详细情况,就不清楚了。
单纯根据这点信息,姜耀已经能将事情的真相推测个七七八八。
在历史记载中,孟获被诸葛亮击败后,宣布归顺蜀汉,永不叛乱。诸葛亮非常高兴,把他带回成都为高官,享受容华富贵,最后孟获在蜀汉官至“御史大夫”。
恐怕,即便是“七擒七纵”,孟获也依旧打着东山再起的心思。但是,诸葛亮“七擒七纵”仅仅攻的是孟获的心吗?非也!还有屡战屡败的南中蛮人的心。南中蛮人都想投降了,孟获无可奈何,也只能发誓投降诸葛亮,永不背叛。无可奈何之下,他将孟氏一族积攒的财物秘密隐藏起来,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诸葛亮虽然不知“孟获宝藏”的存在,但是识破了孟获心思,把他本人带回了成都。名为给与荣华富贵,实则软禁起来。终孟获一生,也没有起用这些宝藏。孟获一死,这“孟获宝藏”的具体所在,也就永远无人得知了。
以至于到了两千年后的二十一世纪,南中地区都有个传说“打开孟获城,世上无穷人”。这里的“孟获城”,大概指的就是蕴含着极大财富“孟获宝藏”了。
当然了,对于姜耀这等人物来讲,孟获宝藏里面最珍贵的,还不是这笔数量相当可观的金银铜,而是一万三千余根“铁力木”。
铁力木多么牛逼?
木质极为坚硬,分量极重,硬度不逊于钢铁。长期埋在地下或浸泡水中也不会腐烂变形,非常适合打造家具、建筑、造船、桥梁和机械。
后世大名鼎鼎的北灵山真武阁,三千余个构件,全部用铁力木制成。数百年间,经历无数场地震,若干次暴风袭击,都安然无恙,被无数人视为奇迹。
铁力木制成的红木家具,更是家具中的佼佼者,即便在古代,售价都非常昂贵。
然而,正是由于铁力木做成的家具如此昂贵,以至于此木的最佳用途被古人们忽视了——做帆船。
这种硬木制成的船只,将是古典时代最为坚固的船只,原始的大炮都很难对这种木船做成威胁。
事实上,别说铁力木了,就是比铁力木次一级的刺橡木,在风帆时代都是敌军炮兵的噩梦。
在历史记载中,公元一六九六年,俄国彼得大帝率领海军,和土耳其海军,在亚速海面上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海战。土耳其海军眼看着要落败,集中所有大炮,向着彼得大帝的旗舰进行射击。结果,彼得大帝的旗舰,是用“神木”刺橡木制成,那些炮弹刚刚碰到船体,就被轻易反弹。就连桅杆中了数发炮弹,都安然无恙。
土耳其海军以为彼得大帝有神灵保佑,吓得大惊失色,输掉了这场关键的战争。此战过后,彼得大帝把这种神奇的刺橡树封为俄罗斯国宝,专门派兵日夜守卫生长着刺橡树森林。沃罗涅日这座远离海洋的内陆城市,也因为生长着这种特殊的神木,而以“海军的摇篮”的称号载入了俄国史册。
孟获储存这些“铁力木”,当然不可能是为了制作船只,应该是为了打造兵器。毕竟,南蛮技术落后,缺少铁器,用这种硬度不输于钢铁、分量极重的木材做刀、枪、箭头、狼牙棒,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铁力木的生产非常缓慢,生长数百年才得以成材的铁力木,即便在此树的产地,都称得上宝物,被孟氏一族收藏,并成为了“孟获宝藏”的一部分。
现在可好,全便宜姜耀。
上一篇: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