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159节

  姜耀站在铜雀台上,手持祭文,高声念诵,道:“伏惟建安十四年正月初一,姜耀告龙门山洛水之灵曰:灵帝无道,董卓进京,祸乱天下,天下汹汹,群雄逐鹿,百姓流离,已十六年矣!”

  “吾姜耀不才,提三尺剑,诛胡虏,削诸侯,解民倒悬。今有司州、并州、兖州、凉州四州之地,又为华夏新辟楼兰、两河、白沙三州。”

  “今,七州之地,一千三百余万生民无主。诸将曰,宜进天策秦王位,上顺天意,下慰民心。吾未知上天之心奚鉴,山川之神奚助,不敢不告。尚飨!”

  确实,姜耀的王号是天策秦王。

  姜耀之根基,在于八百里之秦川,理应称秦王。

  姜耀之行事,是极尽的秦制,理应称秦王。

  这个时代之前,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个时代之后,有个也称“天策上将”的人,其王号是秦王。

  所以,姜耀理应称秦王。

  至于加“天策”二字,当然是为了和大汉朝廷册封的王位,进行区分。

  以后,天策军也不必改名,仍为天策军。

  “参见天策秦王,愿为天策秦王效死,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姜耀的话音刚落,四万五千名天策野战军大礼参拜,声震云霄。

  紧跟着是天策府的文武官员,齐齐大礼参拜,道:“参见天策秦王,愿为天策秦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前来观礼的众诸侯以及使者:“参见天策秦王,天策秦王,英明神武,福寿绵长!”

  最后是观礼的近六万百姓:“参见天策秦王殿下,秦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些礼仪和话语,当然是事先早就安排好的。

  眨眼间,现场只有十丈铜雀台上的姜耀在昂然而立,高台下十万众尽皆大礼参拜,跪伏于地,鸦雀无声。

  如果说,刚才姜耀念诵祭文,是他和神灵进行的关于“天策秦王位”的沟通的话。那么,现在这场面,就意味着,他麾下七州之地,一千四百万军民百姓的拥戴,以及其他华夏诸侯的认可了。

  姜耀,名正而言顺,今日即“天策秦王”之王位!

  “诸君平身!”姜耀站在高台上,朗声道:“吾之前曾经对人说过,这次登基为王,不仅仅是吾本人的事情,更是对天策府治下的军民百姓有个交代,对天下人有个交代。那么,宣旨吧!”

  “遵旨!”

  姜耀为王的第一天,当然要宣布很多旨意。这么多文字冗长、辞藻华美的旨意,当然不可能由姜耀一个人念诵。

  事实上,按照制度,别管是一道旨意,还是很多道旨意,只要是事先准备好的,都有专门宣表官宣读。

  首先,姜耀当然要对后宫的女人们进行册封。

  邹氏,为天策秦王贤妃。

  李采薇,为天策秦王良妃。

  郭照,为天策秦王淑妃。

  甄姜,为天策秦王德妃。

  伏氏,为天策秦王惠妃。

  这五个人,就是为姜耀诞下子嗣的五个女人了。姜耀现在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李彩薇为姜耀诞下了长子姜奕,郭女王为姜耀生下了次子姜宸。邹氏为姜耀生下了长女姜丽质,甄姜、伏寿分别为姜耀生下了次女姜雅姝和三女姜璟雯。

  姜耀虽然不立正妻,却并不意味着,她们没有“妃”号。只是没有最尊贵的“天策秦王妃”之号罢了。

  除了她们五个之外,还有六位美人得了妃号。

  孙尚香,为天策秦王令妃。

  曹宪,为天策秦王妍妃。

  毕竟,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子,曹宪是曹操的女儿,身份尊贵。这点面子,姜耀还是要给天下诸侯的。

  另外,两个暴击小能手,貂蝉和甄宓,服侍姜耀最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分别被封为天策秦王珍妃和天策秦王庄妃。

  还有,马云禄和幽兰女王,分别受封为天策秦王贵霜左妃和天策秦王贵霜右妃。

  其余美人,暂时就没有妃号了。

  妃号下面,还有夫人、良娣、良媛、昭训、承微、才人、美人七等,姜耀后宫所有美人各有封号。当然了,这些封号,现在就没有必要当众宣布了。

  只公布有妃号的十一名美人即可。

  封完了后宫的女人之后,就该封赏群臣了。

  姜耀麾下的爵位,依旧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现场只公布公爵和侯爵。

  姜耀这次,总共封了三名公爵和十八名侯爵。

  贾诩为宣国公,食邑五千户,折年俸一万五千石。

  程昱为鄂国公,食邑四千户,折年俸一万两千石。

  霍峻为胡国公,食邑三千五百户,折年俸一万石。

  三人以下,就是十八位侯爵了:魏延为义阳候,食邑两千户,折年俸六千石。陈到为安成侯,食邑一千五百户,折年俸四千五百石,徐晃为杨候,食邑一千五百户,折年俸四千五百石。另外,马腾、马超、张辽、高顺、姜修、李谭、胡车儿、杨彦、魏阳、马钧、段煨、李堪、曹大智、徐轩、郑福尽皆封侯。

  “吾这就封公了?”

  尽管事先早就得知了这个结果,霍峻还是犹在梦中。

  虽然按照道理说,霍峻现在的官职是天策大司马,在天策军中位仅在姜耀之下,还立下了长沙保卫战的大功,封个公爵也算理所应当。

  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到底干了什么?有没有什么艰难险阻?有没有殚精竭虑?有没有深入虎穴?有没有什么临危受命?有没有命悬一线?

  没有!都没有啊!

  仅仅就是投降了姜耀,按照姜耀的吩咐,完成了些事情,就成了天策军的大人物,就受封公爵了?这公爵来得也太容易了吧?

  “说到底,是主公太强大了,带领吾等没费多大的力气,就建立了偌大的功业。这还真是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啊!吾当初,在穰城兵败后,主动投降主公,真是今生最为英明的决定。”霍峻暗暗想着。

  事实上,何止是霍峻啊!

  如今,包括贾诩在内,天策军这些受封的公侯,都有类似的想法。

  没办法,天策军的强大,是整体实力的强大,靠的是姜耀的奇思妙想、后世知识和惊天武力,靠的是系统奖励的忠心耿耿的士兵和物资。

  除了姜耀之外的高层人物,尽管细究起来立的功劳不少,而且天策军这么大的地盘仅仅二十一位公侯实在不多。

  但是,这些公侯的确没卖太大的力气,都有一种“多亏跟对了主公,自己只是跟对了人才获得如此爵位,实在是幸运”的感觉。

  事实上,别说是他们了,就是诸侯的使者都有类似的感觉。

  “吾在天策军中日久,对诸将有所了解。”曹昂听完了这些公侯的名字后,面带不屑之色,道:“也就是,贾诩、程昱、霍峻、魏延、张辽、高顺、马超、马腾、徐晃,还算个人物,即便在别的势力那里,也能得个爵位。至于其他人,尤其是像什么曹大智、徐轩、郑福,都是什么啊?完全是德不配位。”

  荀攸却微微摇头,道:“据吾所知,曹大智、徐轩、郑福在天策军中,仅仅任指挥使而已,麾下五千军士,官职并不算高。今日,姜耀为酬他们的从龙之功,对他们进行封侯,非但并不算过分。而且……”

  “如何?”曹昂追问道。

  荀攸继续道:“能起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天下英才就会想了,像是曹大智、徐轩、郑福这等庸才都能封侯,他们如果投靠了天策军呢?以后,天策军打仗的机会多着呢。立功的机会,也多着呢。恐怕,想要投奔姜耀的贤才,多如过江之鲫啊!”

  “说的也是。”曹昂微微点头,道:“不幸中的万幸,姜耀封的这些公侯,都没有实际封邑,只是将食邑的租税,折合成俸禄而已。朝廷封的公侯,却是有实际食邑的。和姜耀争夺起天下人才来,咱们并不算吃亏。”

  荀攸却依旧摇头,道:“话恐怕不能这么说。汉高祖霸上封侯的典故,昂公子听说过吧?恐怕姜耀现在封的这些公侯,都是关内候。而关内候,本来就是没有实际封邑的。”

  汉高祖刘邦霸上封侯的典故,曹昂当然听说过。

  当时,刘邦破秦进入关中,受封汉王后,在霸上对麾下的功臣将领进行了一次封侯,都是有封号而无封地。后来,这些侯爵,被称为关内侯。但是,后来,刘邦平定天下后,这些“关内候”都获得了晋升,成为了拥有实邑的“彻侯”。

  曹昂道:“所以,公达先生的意思是,姜耀不是不封实际封邑。而是,以此激励麾下的公侯,待他平定天下成为皇帝后,再进行实封?”

  荀攸苦笑道:“恐怕还不止如此。昂公子您仔细想想,姜耀封的这些公侯爵位,可都不在关中啊。吾估计,姜耀在原来华夏十三州范围内,不会对麾下公侯进行实封了。诸公侯想要实封,只能封到华夏十三州之外了。”

  曹昂面色微变,沉默片刻后,由衷叹道:“以华夏为关中,一统寰宇么……姜耀果真是好胸襟、好气魄啊!”

  然而,今天姜耀的封赏仅仅是刚刚开始而已。

  事实马上就要证明,姜耀的胸襟和气魄,比现在曹昂的想象中,还要大上许多。

第111章 铜雀之盟,分赃大会

  册封完公侯之后,就开始普遍性的赏赐了。

  其一,天策府所有野战军、官、吏、工匠,每人赏赐酒两斤、肉两斤、钱五百文。所有府兵,赏酒、肉各一斤,钱两百文。所有仆从军,各赏酒、肉各半斤,钱一百文。现场所有观礼之人,额外赏酒、肉各半斤,钱三十文。

  其二,从即日起,天策军统治范围内,官盐价格下调至每石两百文。

  其三,从即日起,司州范围内,无分男女老幼,无分户籍,无分贵贱,一律免费种痘。三年后,免费种痘的范围,扩充到司、并、凉、兖四州。五年后,天策军所领七州,全体军民百姓,免费种痘。

  旨意发出,全场顿时欢声雷动。

  发钱发酒肉,大家当然喜欢了。

  但是,最令人兴奋的,还是后面两条。

  两百钱一石的白盐,是什么概念?那是西汉前期的食盐价格了。

  自从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以来,即便上好的年景,官盐盐价都在八百文左右,在灵帝时期甚至达到过恐怖的八千文每石。

  私盐的价格大概是官盐的一半。大概是好年景每石四百文,大灾之年比官盐便宜不了多少。

  原本,天策军的官盐,也是八百文一石,现在,直接降低到了原来的四分之一。不但比大汉朝廷的官盐价格低得多,而且到了让私盐都完全无利可图的地步。这是让了多大的利?

  非但如此。

  私盐的质量,能跟天策军的官盐比吗?因为改进了制盐的技术,天策军的官盐洁白似霜雪,毫无杂质,只有纯正的咸味。

  之前,在天策军统治范围内,对于富裕一些的家庭来讲,即便能买到便宜的私盐,也会选择购买天策军官盐。甚至于,“走私”天策军的“官盐”,卖给其他诸侯统制范围内的达官贵人,都是相当赚钱的灰色生意。

  完全可以说,光降低价盐这一项,姜耀就给治下每个五口之家,一个月减轻了一百五十文以上的负担。一个月一百五十文,一年就是一千八百文,这又是什么概念?普通百姓一个壮劳力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如此。

  一个人辛苦劳作,一年才能有多少结余?多了一个月的纯收入,日子能活泛多少?军民百姓们能不欢声雷动吗?

首节 上一节 159/3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