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146节
诸葛亮心中一动,道:“恐怕,鲁子敬此行是秘密的,不欲令旁人知晓。主公可一方面派人封锁东吴使者到来的消息,一方面令人将他领进州牧府,绝不可大张旗鼓地开门相迎。”
“军师此言有理。”
刘备依言照做。
功夫不大,就在凉亭内,见到了东吴使者鲁肃鲁子敬。
分宾主落座,略微寒暄几句后,刘备开口问道:“不知子敬这次到成都,到底所为何事呢?”
鲁肃朗声道;“吾当然是为了,和刘益州商量,平分荆州之事而来。”
“大胆!”诸葛亮怒道:“我家主公,多靠了刘荆州之助,才拥有了益州五郡。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图谋他的基业?鲁子敬,你这是在质疑我家主公的品行?还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鲁肃却面色肃然,微微摇头,道:“哪里,孔明先生误会了。吾东吴若是不相信刘益州的品行,又怎么愿意与其结盟呢?不过……”
“不过怎样?”
“刘荆州行将就木,天下皆知。敢问刘益州,若是刘荆州去世之后,长子刘琦不服,起兵攻打刘琮,要夺荆州之主的位置,你会帮谁?”
刘备道:“二人都是刘荆州的骨肉,吾只能两不相帮。”
“那如果,两位公子争斗,同归于尽,荆州不就无主了?所以,我们东吴,要和刘益州商议一番,如何平分荆州。荆州无主,刘益州以同宗之人的身份,得了荆州部分基业,不会影响您的名声吧?”
“哪里。鲁子敬所言,也太过无稽。两位公子相斗,是大军征伐,又不是两个人打架,怎么可能同归于尽……呃……”
忽地,刘备心中一动,道:“你是说,曹操?”
“刘益州英明,就是曹操。”鲁肃道:“实不相瞒,我们东吴已得消息,曹操集结大军二十万于豫州,厉兵秣马,严阵以待。他想干什么?总不是,要捋天策军的虎须吧?”
刘备面色微变,道:“那可麻烦了。如今,天策军主力,尽在西方。如果曹操不顾忌姜耀的面子,强行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荆州,即便两位公子团结一致,恐怕都难当一击啊!”
鲁肃苦笑道:“更可怕的是,刘琮和刘琦,根本就不可能团结一致。据我们东吴所知,刘琦谋了个江夏太守的职司,和黄祖一起在江夏招兵买马,积蓄实力。准备刘表一去世,就起兵攻打长沙,夺取荆州之主的位置。如果,曹操趁机南下,荆州焉有幸理?”
诸葛亮会意,道:“所以,东吴的意思,是咱们双方联手,共抗曹操?然后,平分荆州?”
鲁肃道:“要把荆州吞下去,不但要共抗曹操,还要共抗姜耀,非你我双方精诚合作不可。为表诚意,吾主已经表玄德公为益州牧了。所以,吾刚才一直称呼玄德公为刘益州。”
官爵这玩意儿,没有自己封自己的。
原本刘备的头衔是豫州牧,那是曹操代表大汉朝廷封的。
所以,人们通常对刘备的称呼,是“刘豫州”。刚才,刘备还以为,鲁肃为了讨好他,才用了个“刘益州”的敬称。毕竟,他已经有了半个益州了嘛。
没想到,孙权已经上表了。
孙权向朝廷上表,让刘备做“益州牧”。别管曹操代表的朝廷批不批吧,刘备都可以自称“益州牧”了。
当然了,这种官爵的“表”,只是表达善意罢了,算不得多么大的诚意。
很快,鲁肃就抛出个诚意的重磅炸弹。
“另外,我家主公,有意和刘益州联姻。”
“联姻?联什么姻?”刘备微微一愣、
鲁肃道:“我家主公有一妹,名曰孙尚香,年方二九,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尚未婚配。据吾东吴所知,刘益州也中馈乏人。不如,刘益州就娶了我家孙尚香小娘子为正妻,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如何?”
刘备推拒,道:“吾年近五旬,而孙尚香小娘子还不到二十,这……这不大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自古美女爱英雄,和年龄有什么关系?请刘益州万勿推拒。这样吧,现在刘益州和孙尚香小娘子先定亲。只待击败曹操,就正式完婚。如何?”
其实,鲁肃想的是,待击败了曹操,就要求刘备去东吴成亲。如此以来,刘备的地盘,不就尽属东吴了吗?舍了一个孙尚香小娘子的幸福,换取半个江南之地,这买卖做得过!
“这样啊……”
刘备往四下里看了一圈,见诸葛亮都微微颔首,遂点头道:“如此,备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其实,刘备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东吴献美,要和我结盟,对付曹操和姜耀?
想不到,吾刘备,也有一天,和姜耀一般,一方势力主动献上美人啊!
不对,姜耀都没这个待遇!
东吴送给他的,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步练师而已,哪有孙尚香地位高贵?
待吾击败了曹操,取了半个荆州,真不知还有多么好的日子,等着吾呢!
哈哈!
第103章 要想姜耀原谅,得加码!
建安十三年,六月二十三。
刘表在长沙城内,咽下去了最后一口气,遗命幼子刘琮继承他荆州牧的官位,长子刘琦继承他“成武侯”的爵位。
没错,就是长沙。
自从将半个南郡献给天策军后,荆州的治所已经从襄阳,迁到了长沙。
……
六月二十五。
报丧的使者,来到江夏郡。
当那使者将“成武侯”的大印交给刘琦的时候,刘琦出离愤怒了。
他将侯印恶狠狠地摔在地上,并且马上起兵三万,以奔丧为理由,南下攻打长沙,要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
六月二十九。
曹操得知了刘表的死讯以及刘琦起兵的好消息。
曹操大喜,二十万大军尽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了江夏郡。
……
七月初五。
曹军势如破竹,已取了半个江夏郡,饮马长江,江夏水师向曹操投降。
曹操大喜,全军渡江,收取荆州江南诸郡。
毕竟,荆州八郡,天策军占了一个半。再除了曹操占的这半个江夏郡外,其他郡县都在长江以南。
曹操要取荆州,若不渡江南下,如何能够实现?
……
七月十五。
曹操大军先锋五万,抵达长沙城外,经过两天一夜的大战,轻松击破刘琦大营。
刘琦率领数千残兵败将逃向南郡,很可能是想北渡长江,请求天策军庇佑。
那又如何?
曹操本来就没想杀死刘琦,过分得罪姜耀。
至于说,天策军可能的干涉?
曹操二十万大军在手,凭天策军留在华夏的那点子实力,凭什么干涉?
只要取了眼前的长沙城,荆州六郡唾手可得。到了那时候,即便天策军的姜耀,在华夏也不是他的对手了吧?
此时此刻,曹操心中豪情万丈,胜券在握。
……
七月二十。
曹操渡过长江的大军,已达二十万之众。
益州的刘备,和东吴的孙权,以“扶危济难,兴汉讨贼”为名誓师,加入了这场战争。
刘备出水陆大军五万之众。
孙权出水陆大军六万之众。
但是,曹操依旧对胜利充满着信心。
很简单的道理,孙权的江东之众,如何是曹操北方精锐的对手?刘备顺利攻取益州,不也是多靠了从袁绍那拐带而来的一万多精骑的老底子吗?更别提,曹军还有巨大的人数优势了。
曹操率领南下的大军,就高达二十万之众,还有新降的两万江夏水师,这就是二十二万之众,人数足是孙刘联军的两倍左右
就算加上长沙城内那两三万荆州军,难道还能翻天吗?
什么?曹操仅仅收降了江夏水师,他的水师实力不如孙刘联军?
那有什么?这年头的水战,不是主要是接舷战吗?水军和陆军,没太大的区别。英明的曹老板早有准备,将几艘战船,用铁锁连在一起。即便不通水性的北方士兵登上这种战船,也会如履平地,能够发挥十成的战力。
所以,曹操将麾下的陆军精锐,充实到了江夏水师之中。江夏水师的战士们负责操船,曹军水师负责接弦后的战斗,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堪称完美。
说句实在话,曹操这次之所以出动二十万大军,一方面为的是对付荆州军,一方面防的就是孙权和刘备的干涉。
对于各种情况,曹操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对于荆州六郡,曹操势在必得!
……
……
上一篇: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