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三国:蟒雀吞龙,开局娶了邹氏 第135节

  一个棉布工坊中。

  “马钧你看,此物就是棉花了。而这个工坊的作用,就是将棉花纺织成棉线,进而织成棉布……”

  姜耀对马钧仔细介绍着一个富楼沙城内的棉布工坊。

  事实上,刚进贵霜王宫后不久,姜耀就发现了一些精美的棉制品,真是甚为高兴。

  在这个时代,华夏是没有棉花的。

  到了冬天,如何御寒呢?

  第一种办法,是动物的皮毛,非常昂贵。第二个办法,是多穿几层丝衣或者麻衣,保暖效果并不好,第三种办法,用木棉的“绵”保暖,或者用芦花、柳絮,那御寒效果就更差了。

  完全可以说,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比棉花更为廉价和方便的御寒手段。大规模推广棉花的种植,让寒冷的冬天有廉价的棉衣,对寻常百姓的意义非常重大。

  棉布也很好啊!

  比价格,它比丝绸便宜得多。论舒适,麻布衣料完全没办法和棉布相比,简直是最适合古代寻常百姓的衣料了。

  事实上,别说古代了,在华夏后世的五六十年代,人们也是以棉布的衣料为主。

  那么,为什么富楼沙既有棉花,又有精美的棉布,而没传到华夏去呢?

  很简单的道理,这时代的人,习惯了处理麻、丝等长纤维的原料,对处理短纤维的棉花有些无能为力。

  现在棉布的成本还在丝绸之上,只能作为一种奢侈品而存在。

  而能御寒的棉花本身呢?

  现在还没有经过一代代的改良,只能在温暖的地区生存。在华夏北方地区,是无法种植的。长途贩运,仅仅帮助贫民百姓御寒的棉花,对商人们来说是不划算的。

  不过,没关系。

  天策军统治了西域和贵霜,既组织奴隶们修路,又肃清了沿途的匪患,还避免了无数国家之间的重复税收。现在,从贵霜贩运棉花,到华夏境内贩卖,已经是一项有利可途的生意了。

  至于棉布?

  这不是有姜耀吗?

  这不是有马钧吗?

  姜耀爱好历史,对黄道婆改进华夏棉花纺织技术,那段历史书上叙述,还是很清楚的。

  比如说,黄道婆将手摇的轧花车,变成了手摇脚踏的轧花车。比如黄道婆,将弹棉花的一尺小弓变成了四尺长弓,比如说黄道婆将一绽纺车,变成了三绽纺车……

  你要是让姜耀自己设计这些机械,姜耀当然做不到。但是,马钧做得到啊!

  看了富楼沙城内的纺织工坊里面纺织棉花的器械,听了姜耀的描述后,马钧简直对姜耀佩服地五体投地。

  “上将军真乃天人也!”马钧由衷赞叹道:“您都描述地这么清楚了,微臣保证,快则一个月,慢则三个月,就做出一套完整的棉花纺织机械来。”

  姜耀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别的不说,只要你能做出这套完整的纺织机械来,就不知能让多少衣不蔽体的穷人,有一套棉布衣服穿。不知能让多少世人,减少冬天的冻寒之苦。如此,足以名传千古了。”

  “那也是多靠上将军栽培。没有上将军的慧眼,哪有微臣这点子微末成就?微臣愿为上将军效死!”

  这可不是马钧的客套话,而是心里话。

  原本马钧和平常人一样,打着学而优则仕的主意,老老实实的做学问,老老实实地谋了个小官当,一直没什么大出息。甚至于,姜耀招揽他时,都因为不愿意冒险拒绝了。

  直到姜耀从曹操那将他要过来之后,他才算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原本他只是个微末小官,一下子成了天策府的高层官员。

  以前想都想不到的美味食物,前呼后拥的气派,十数个百依百顺千娇百媚各个名族的的女奴,宽敞明亮的华丽屋宇,精致华丽舒适的衣裳……让马钧觉得之前完全是白活了。

  还有,原本他只是对机械设备感兴趣而已,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到底多么精彩绝艳。是姜耀的安排,让他的才能大放异彩。改进诸葛连弩,一次能射弩箭二十支,在阿姆河之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天策军上下谁不佩服?

  现在,姜耀不仅让他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还指明了发挥的方向,对于马钧来说简直是闭着眼睛都能成功。这简直是端着碗喂饭吃,亲手把他扶上了名传千古的位置。

  如果不是因为年纪差距太小,而且姜耀的地位太高……恐怕,马钧自己都要怀疑,是不是姜耀的私生子了。

  不管怎么说吧,现在的马钧,对姜耀真是既感激地无以复加,又佩服的五体投地。

  蹬蹬蹬~~

  正在这时,随着一阵脚步声响,陈到来到了姜耀的旁边,微微躬身,道:“启禀上将军,曹操和刘表的使者,都进了富楼沙城了。除了使者之外,曹操送了上将军一个汉女美人,四个乌桓美人。刘表送了上将军一个汉女美人。现在,是不是安排进王宫里面去?”

  “美人?曹操送的那个汉女美人,叫什么?”

  “辛宪英。”

  “刘表送的美人呢?”

  “樊贞。”

  “嗯?”

  辛宪英大名鼎鼎,姜耀当然听说过。不过,樊贞是什么人?刘表只送一个美人就罢了,还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美人过来?

  这老刘,不厚道啊!

  不过,姜耀转念又一想,不对!

  这美人姓樊!

  历史记载中,要嫁给赵云的,桂阳太守赵范的寡嫂,不就是姓樊吗?

  这樊氏可不简单,“二桥流离,甄氏披发,樊氏把酒,冯氏涕泣”,这不是现代人,而是三国末期人们对三国美人的评价。

  换言之,樊氏是顶级的,能与貂蝉、冯氏和大小乔相提并论的美人,当世五大美女之一。

  绝对的国色天香!

  而且,现在才建安十一年,离着赤壁之战的时间还有两三年,离着赵云占领桂阳郡的时间更长!

  恐怕,现在这樊氏并未成婚。

  想想也是,刘表好不容易送个美人过来,总不至于送个妇人,而不是清白之女吧?

  “这样啊……”姜耀想了一下,道:“安排她们入宫。另外,通知辛宪英,准备今晚侍寝。”

  好菜,要留到后面吃,樊贞要慢慢品。

  今晚,还是先品尝了辛宪英再说。

第96章 宝藏美人,惊喜连连

  “遵令!”陈到领命而去。

  然后,姜耀并没有着急回宫享用美人,而是继续今天安排好的工作——带马钧视察富楼沙的一个炼钢工坊。

  富楼沙和华夏的炼钢技术路线是不同的。

  华夏的炼钢,最初是将一个铁块反复加热,折叠锻打,降低其中的炭以及杂物的含量,使其成为钢材,也就是所谓的“百炼成钢”。后来,到了西汉中后期,人们又发明了“炒钢法”。也就是说,将生铁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撒入矿石粉,并不断搅拌,使生铁含碳量降低而成钢。

  而富楼沙炼钢技术路线,却是用埚炼钢法。也就是说,将黑锰矿、竹炭及某些植物叶子密封在一个陶炉里燃烧加热,当这些东西熔化后,其渣滓形成一团金属,然后将此金属反复熔化、冷却四五次,最后炼成钢材。

  华夏技术路线胜在容易扩大规模,提高钢铁产量。而富楼沙的技术路线,则胜在容易调整配方,提高钢材质量。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再过不到二十年,富楼沙的技术路线会生产出一个大名鼎鼎的钢材品种——乌兹钢。

  这种质量特别优良的钢材,被安息商人贩卖到大马士革后,大马士革的工匠们会用乌兹钢,锻炼出到了后世都大名鼎鼎的武器——大马士革刀。

  所以,姜耀将马钧带到这来,希望他能改进富楼沙炼钢工坊的技术,提前将乌兹钢制出来,造出属于华夏的“大马士革刀”。

  对于钢铁,姜耀能教给马钧的东西不多。但是,钢和铁的基本区别,就是里面含碳量的多少。其他杂质的加入,决定了钢材性质的不同……这种提纲挈领的东西,还是能传授的。

  对于马钧来说,已经是受益匪浅。

  当然了,现在的马钧的当务之急,还是发明出一整套新的棉花纺织机械来,诸葛连弩也需要继续改进,还有改进华夏的织绫技术,制造新式水车……

  这种坩埚炼钢技术的改良还要往后排,今天姜耀只是一并将任务布置下去而已,慢慢来,不着急。

  而且,也不是光马钧一个人研究。

  姜耀不但允许马钧随意挑选能工巧匠辅助,而且允许马钧在天策军开办的学校里面,挑选适合的年轻人。

  视察完整个炼钢工坊,又和马钧好好谈了一次话后,天将傍晚,姜耀才回到了王宫。

  吃罢晚饭后,随着姜耀一声吩咐,梳洗打扮已毕的辛宪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妾身辛宪英,参见天策上将。”

  “抬起头来。”

  “是。”

  “嗯?”

  不得不说,辛宪英的娇颜,大大出乎了姜耀的预料之外。

  在姜耀原本的想法中,辛宪英嘛,历史上有名的才女。

  据说,她聪明有才,善于鉴人知事。

  当辛宪英得知曹丕得到世子之位后喜极失态后,就断定曹丕才干有限,魏国恐怕难以长久昌盛。

  高平陵之变时,辛宪英劝说弟弟辛敞对曹爽出工不出力,既保全了辛敞的名声,又避免了辛家被抄家灭族的命运。

  辛宪英的儿子羊琇,跟随钟会参加征蜀之役。辛宪英预料到钟会会谋反,提前做了安排,羊琇才得以安然归来。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说,辛宪英非常聪明而已。

  谁说她漂亮了?

  当然了,既然是曹操送的美人,这辛宪英肯定是有一定的姿色的。所以,姜耀想当然地,将辛宪英排在了樊氏后面。

首节 上一节 135/3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