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99节

  “海路不比水路稳健,风浪甚大,容易迷失航线。”

  “万一出什么差池,只恐延误军机。”

  刘备虽然没出过海,但他知道,出海非常容易受天气影响。

  稍有意外,就可能耽误时间。

  而打仗,最需要的就是准时准点,容不得差池。

  “主公勿忧。”

  李翊耐心宽慰刘备,他知道这些天老刘坚守不战的策略,是顶着很大压力的。

  外有百姓疑虑,内有诸将忿忿不平。

  虽然坚守的策略是他献的,但压力却要由老刘这个拍案定夺的主公承受。

  这也是谋士与主公的最大区别。

  “太史子义身为东莱人,年少时经常往来辽东与江东,不知出海过多少次了。”

  “这徐州自青州的航线,他已是轻车熟路,定然不会迷失。”

  “况子义乃使命必达之人,今领重任,岂会辜负?”

  刘备颔首,选择相信李翊,相信太史慈一定不会辜负他们君臣的信任。

  又过十日。

  四十艘战船组成舰队,正沿着海岸线顺风北航。

  大旗在舰船上迎着海风飘扬,“太史”二字直欲破旗而出。

  太史慈按立船头,与徐盛并肩,目光斜望着陆地方向。

  “这条路我熟悉,再往前便是乐安国。”

  “只要从这条道上去,便能直接绕袭袁军后路。”

  太史慈用手指了指前方,脸上浮现坚毅之色。

  “亏得有子义,否则我等不知还要走几日的路程。”

  徐盛发出一声慨叹,在太史慈的指引下,舰队完全没有迷失方向。

  一路顺利北上,成功绕到了乐安国。

  “到了!”

  太史慈顺着日落方向,向着海岸线再三确认,眼神渐渐明亮起来。

  “乐安到了,可以着陆了!”

  ……

  今晚还有一更,兄弟们千万别错过!另外再次

第85章 刘备军难道是长翅膀飞过来的?(求订阅!)

  “……呼,终于到了。”

  徐盛长舒一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渡海不比渡水,海上更加颠簸。

  一群大老爷们儿挤在一条船上,一待就是十来天,环境更是脏乱差。

  徐盛宁肯在马上杀敌,也不愿再出一次海了。

  倒是太史慈年轻时曾任州郡的奏曹史,出海走水路是家常便饭。

  “今袁谭主力俱屯于琅琊诸县,与主公大军对峙。”

  “其在乐安的兵力反倒空虚,疏于防备。”

  “我等可先于寿光县登陆,一路南袭,攻取乐安,以断袁谭归路。”

  “待其粮道被我阻道,则前线纵有百万袁军,亦将不战自溃,不足为虑也!”

  太史慈所率领的,乃是徐州最精锐的丹阳部曲。

  李翊将这支部曲交给他,意思就很明显了,此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太史慈这一路上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每时每刻皆不敢松散懈怠。

  众部将下船,着陆。

  徐盛在陆上深吸一口气,慨叹道:

  “还是陆上好,平日也没少走水路,今日海上绕袭,方知出海不易。”

  太史慈牵唇一笑:

  “军师擅用奇计,今日这条海上绕袭,瞒天过海之计,不可不谓天马行空。”

  “日后我等怕是少不了要走海路,文向最好趁早习惯。”

  徐盛闻言,反倒笑了:

  “适才戏言耳。”

  “徐某平生快意无经纬,何惧东海几风浪?”

  “倒是军师他,倒也真敢用计,海上风险甚大。”

  “若是我等耽误时日,怕不是要延误军机,误了主公大事。”

  太史慈提起李翊时,眼眸中尽是崇拜。

  “军师之筹划韬略,非我等所能料也。”

  “主公也常言军师长于谋略,才识超群,古今罕有。”

  “我等能与此般奇人共事,当真是邀天之幸。”

  太史慈感慨唏嘘,沉浸其中。

  徐盛自嘲似的笑道:

  “子义之言,亦吾心中所想。”

  “既如此,我等当更应以公事为重,勿负军师重托。”

  太史慈颔首,心中豪气顿生,抬手向南指道:

  “今可速去攻打乐安,截断袁谭归路。”

  一声令下,两千丹阳兵斗志昂扬,直奔乐安呼啸杀去。

  ……

  琅琊,北部诸县。

  袁军大营。

  大帐内,酒香弥漫。

  “父亲常言,刘玄德雄姿杰出,有王霸之器。”

  “今失徐北,却缩首如龟,退居城内,不敢与我军交战。”

  “看来是传言有误,他刘备不过庸人之姿耳。”

  袁谭端起一盏酒,一饮而尽,眸中满是轻蔑之色。

  本来在出征徐州前,他心中还有几分顾虑。

  可没想到战事如此顺利,一举便拿下琅琊以北的县城。

  而刘备赶到之后,竟不赶紧领兵收复,反而据城自守。

  真鼠辈也!

  长久下去,刘备在琅琊必失人心。

  袁谭脸上已经微醺,他承认自己之前是高估刘备了。

  郭图在旁侧为袁谭斟满酒盏,小心翼翼地说道:

  “刘备此人宽仁有度,善于笼络人心,能得人死力。”

  “我军尚未与刘备正面交战过,都督还是小心为上才好。”

  不错!

  张郃难得与郭图意见达成一致。

  “这刘备不过北地一武夫,靠织席贩履为生,今竟坐得徐州牧的位置,必有过人之处。”

  “近日听闻其新得一军师,名曰李翊,此人足智多谋,善于用兵。”

  “我军南下,军马疲敝,徐州兵以逸待劳,对上我军本不该落入下风。”

  “如今却选择了固守,只恐别有图谋。”

  “末将以为,刘备李翊这君臣二人,未可轻视也。”

首节 上一节 99/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貂蝉:我家夫君太慎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